這一年。
是奠定基石的一年。
在呂誠絕對武力的保障和淮安體係的高效運作下,社會經曆了短暫震蕩後,迅速走向穩定與繁榮。
統一的市場和貨幣體係激活了經濟活力。
大規模基建創造了大量就業,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生產水平穩步提升。
治安狀況極大改善,醫療保障覆蓋全民,義務教育得到落實,民心安定,對未來充滿希望。
密特拉軍團成為新國防軍的絕對核心。
規模進一步擴大,裝備持續更新,牢牢守衛著新生的秩序。
原各地投降的武裝力量經過嚴格整編和改造,部分納入國防軍體係,部分轉為生產建設力量。
還有一部分。
則投入了磐石要塞,投入古德裡安麾下,與海獸進行無休止的戰鬥。
得益於整合了天和、維恩和李氏的技術遺產。
浮島的科技水平迎來了飛躍式發展,尤其在能源、材料、醫療和通信領域。
在這片蒸蒸日上的景象下。
呂誠並未忘記梅格那句一年之約。
他知道。
眼前的一切和平與發展,都可能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呂誠已將共和國的日常治理重任交付給,以韓紹元為核心日益成熟的行政團隊。
他自己則投入更多精力在兩件事上。
一是借助係統和九州鼎等奇珍,更深層次地感悟和提升自身力量。
二是通過戈迪安的情報網絡和新東淮城的零星互動,試圖洞察梅格真正的意圖和可能的手段。
一年的時間。
就在浮島日新月異的重建與呂誠悄然的準備中,飛快流逝......
......
2169年11月14日。
李氏醫學院大二上學期的課程已過半。
雖然李氏已然沒落。
但作為浮島頂尖學府,醫學院受到的影響並不多。
隻是行政層大換血,其他一切如故。
中心城七環街上。
深秋的雨水帶著刺骨的寒意,敲打著診所的玻璃窗,在外界形成一片朦朧的水幕。
與窗外濕冷的街景不同。
誠月義體診所內卻明亮而溫暖。
這是呂誠用於完成為期一周,線下實操課的地方。
與其他選擇學院合作診所的同學不同。
他直接動用了一部分資源,在中心城七環一個不算特彆繁華但人流穩定的街區,盤下了一家店麵。
自己當起了老板兼主治醫師。
診所不大,陳設卻極為專業且先進,不少檢測設備甚至堪比大型醫院,自然都是通過淮安的渠道弄來的。
此時。
呂誠剛完成一單生意。
眼前的客人更換了老舊型號視覺義眼,正嘗試著眨巴眼睛。
呂誠脫下一次性無菌手套,扔進專用的醫療廢物回收桶道:“試試聚焦,看有沒有色差或者延遲。”
客人是個穿著邋遢工裝服的中年男人。
聞言,小心翼翼地轉動著眼球,看向牆壁上的視力表。
“謔!清楚了!比俺原來那個破玩意強太多了!連那邊小姑娘臉上幾顆雀斑都看得一清二楚!”男人興奮地嚷嚷起來。
呂誠對此隻是微微點頭。
他本身就有醫學基礎,學習能力又強,對於自身力量的掌控也極為精準。
更換義體,對他來說並非難事。
呂誠微微一笑。
不同於前世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