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望昕一出月子,就迫不及待加入了軍區醫院的備考大軍。
十月份開始填報誌願。
宋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京北大學醫學部。
沈望昕考慮到周誌遠還在軍區任職,不想離得太遠,便選了“沈陽師範學院”,想著將來當一名老師,工作穩定,也能更好地兼顧家庭。
中醫部的其他人大多求穩,填報的多是本省的醫科學校。
隻有吳美玲和馬承宇搖擺不定,兩人都想跟著宋嘉去京市。
這次的高考試卷是由各省、市、自治區擬題出卷,科目分文史和理工兩類。
語文、數學、政治三門必考科目,每科100分。
文科的史地合卷、理科的理化合卷滿分也是100分。
總分共計400分。
英語科目作為選考項目,考生可自願參加加試,但成績不計入高考總分。
宋嘉給吳美玲估了分,她平時模擬考能穩在三百分左右,要是發揮得好,衝一衝京市第二醫學院有希望。
但論穩妥,還是報遼省中醫學院更靠譜。
這事畢竟關係到一輩子的路,宋嘉不敢替她拿主意,隻勸她:“回去跟家裡人好好合計合計,想清楚了再定。”
至於馬承宇,他再怎麼勤能補拙,畢竟沒正經上過高中,基礎薄弱得很。
自習室組織了好幾次模擬考,他拚儘全力也最多隻考過兩百一二十分。
根據宋嘉了解到的信息,今年遼省的錄取分數線應該在190分左右。
以馬承宇的成績,留在本省穩穩能上個本科,可要是想去京市,他這點分數實在懸得很。
準備了這麼久,要是因為誌願沒填好耽誤了前程,那太可惜了。
宋嘉誠懇地建議,“我建議你報本省的醫科院校,以你的分數肯定能上。”
馬承宇的眼神暗了暗,“真的沒辦法去京市嗎?宋醫生,您是除了我爺爺之外,第二個真心教我東西的師父,我想跟著您。”
彆人或許不知道,可馬承宇心裡清楚,宋嘉去了京市之後,怕是不會再回來了。
他想跟著宋嘉,不隻是想多學些本事,更是舍不得這份難得的情誼。
宋嘉是除了爺爺之外,唯一真心待他、手把手教他東西的人。
宋嘉笑了,“你留在沈陽,還能時不時回中醫部幫我看看,盯著點這邊的事。要是我們都去了京市,中醫部剛打下的底子,萬一被人攪黃了可怎麼辦?”
她頓了頓,“你放心,不管我在哪,隻要你想過來找我,隨時都能來,我這兒永遠有你的位置。”
馬承宇聽著這話,鼻子一酸,心裡又熱又脹。
宋嘉是真的把他當自己人,才會替他考慮得這麼周全。
他用力點頭,眼裡閃著光:“師父,您放心,我一定在這兒好好學,把中醫部的事盯牢了!將來等我有了能耐,肯定去找您!”
宋嘉笑著應道:“行。”
中醫部的人大多留在本省,有馬承宇在這兒拉攏著人心,也不至於日後大家各奔東西散了架,真到她需要人手時抓瞎。
11月28號,高考如期而至。
沈望川特意從軍校請了一個星期的假趕回來,陪著宋嘉考試。
秦素芝自上次來家屬院後就沒回去,留在家屬院帶著兩個孫兒,讓宋嘉能專心工作、備考,還變著法子給兩個考生補身體。
沈望昕和宋嘉被分到同一個考場,沈望川早早跟部隊借好了車,負責全程接送兩人。
宋嘉怕遲到,早早就出發,但到考場時,外麵還是站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