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作為成功商人,在西市可以說積累了相當不錯的閱曆,她的話讓夏秋陽有些心潮澎湃。
“米娜姐,我會努力的,門麵房的事情謝謝了啊!”
夏秋陽再次道謝,這門麵房的價格他心裡門清,四萬塊錢租三年,整個西市也沒有這樣的行情。
“跟姐還客氣個什麼勁,沒有你的話,老周三周年都過了,還談什麼現在將來的,開店的話有困難就開口,咱們不是外人……你聽見沒有?”
見夏秋陽不吭聲,米娜怒斥道。
“嗯嗯,我會的,真的拉不開栓了,我會開口的,你跟周哥這種大款,不借白不借。”
“對了,晚上帶你去個地方,給你開開眼,也許會對你的思路有啟發呢!”
米娜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
夏秋陽疑惑道:“開什麼眼,在哪?”
“你彆問,下午我給你打電話。”
私房菜最早見於清末,這一時期官府菜逐漸衰落,民間對精致飲食的需求推動私房菜發展,它以家庭宴席形式出現,與官府菜有密切聯係,大概是官廚流落民間後,將官府菜的精細工藝融入私家宴席,形成獨特風格。
私房菜強調“私密性”與“個性化”,無固定菜單,由廚師根據食材和創意現場烹製,常以家庭式環境為載體,兼具社交與飲食文化價值。
米娜說帶夏秋陽開開眼,其實說的就是帶他品嘗當時西市有名的私房菜……這是由某舊時代名廚傳承下來的官府菜演變過來的。
九十年代初能夠接觸到這個的人非富即貴,胖子周當時在西市已經崛起,人脈和社會地位都不可小覷。
西市城牆北段,老城根下,一棟略顯破舊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斑駁的榆木牌子上刻著張記兩個字,其他的毛都沒有。
要不是被人帶著過來,打死夏秋陽都想不到,這裡居然是個私房菜館,而且還是極其隱秘的那種。
張記私房菜隻有四張桌子,接不接客全看老板心情,據米娜和胖子周所說,但凡菜館接客,四張桌子都座無虛席,而且每桌必定會有認識老板的人,否則根本就定不到座,人家不賣給你,有錢也不行。
夏秋陽就覺得,這老板太有尿性了,放著生意不做,是嫌錢多壓身嗎?
“周老板好啊,今天給你們安排到三樓了,不介意吧?”
進門後,一個六十歲上下的大胖子笑嗬嗬問道,夏秋陽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人肯定是個資深廚子,也沒有什麼特彆的特征,就是作為同行的一種直覺。
胖子周笑笑:“無所謂,坐哪都行,隻要你能夠接待,還有個毛的挑剔,對了,跟老哥你介紹一下這位小兄弟……陽子,沒有他的話,我小周的三周年都過了。”
大胖子衝夏秋陽笑笑伸出胖手:幸會幸會,小周跟我說起過這事,聽說你也是個廚子,以後多交流交流。”
夏秋陽點頭笑道:“張叔幸會,交流可不敢當,您是老前輩,是我跟您多學習才對。”
“哈哈哈……年輕人不必太謙虛,現在東風飯店的‘九大碗’知道的人不少,我有幸也得到過一份,你的手藝沒的說,很有思想的一個年輕人,好好乾,經濟搞活後,西市就是你們的天下。”
夏秋陽對這個大胖子的感覺很奇怪,對方似乎是個有故事的人。
三樓的包間,其實就是民房改造成的,老板很有個性的沒有裝修得富麗堂皇,而是用當地農村幾十年前的手法,用麥草泥巴糊牆,那些鍘成寸段的秸稈亮閃閃的反而很好看,泥巴裡摻雜了少石灰,所以牆體看起來是一種灰白色,加上亮閃閃的秸稈顏色反而看著很具特點。
房間中心位置上,一張老式八角型的八仙桌看著古香古色,榆木的圈椅老式太師椅)更是彆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