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慶典結束,大婚的正席隆重登場,當地人的婚宴都是八涼八熱兩個湯的席麵。
夏秋陽因為晚婚,加上伍秋葉特殊的經曆,所以酒席陽子爸媽非常的在意。
涼菜打破農村慣有的習慣,四葷四素改成了六葷兩素,熱菜也是如此,那時候的農村,大魚大肉就是排麵。
兩道湯也下了血本,清燉甲魚和酸辣肚絲湯在村裡絕對前無古人。
給來賓敬酒是婚禮的重要環節之一,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這個環節有利於新娘和村民相互認識,為以後的相處打下基礎。
作為村裡最有出息卻結婚最晚的夏秋陽,是村裡所有人議論的焦點,所以敬酒的環節對他來說,就格外的隆重。
再加上喝的是墨瓶西鳳這種好酒,村裡三大爺五老叔等不喝酒的都開了口。
僅是頭一茬過去,夏秋陽就已經一斤多白酒下肚,這眼瞅著還有第二茬酒席沒開呢!
分兩次開席是因為夏秋陽院子裡就隻能擺十五張桌子,而且對後廚來說,十五桌是最佳數量,再多的話炒菜就成了大鍋菜,口味啥的就上不去了。
於是伴郎再次被推出來頂缸,直到所有酒席開完,夏秋陽的幾個戰友也全軍覆沒,都醉得不省人事了。
夜幕降臨,一群發小跑過來鬨洞房,卻發現正主已經醉得不省人事,至於是不是裝的,也沒人去計較,於是直接連鬨洞房的環節也省了。
第二天一大早,按照規矩,新媳婦需要給長輩敬茶,這是老規矩不能壞。
伍秋葉端著老娘準備好的茶盤,夏秋陽背著一個大包,裡邊是新媳婦給大伯一家人準備的禮物,不管大人小孩,每人從頭到腳一身新衣服。
給大伯一家和自己父母奉完茶後,就是新人的回門程序,按照老一輩的講究,他們要重走一遍昨天接親走過的路。
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老禮,縱使夏秋陽不願意,也得硬著頭皮走,不過他們是開車走的。
到了娘家後,伍秋葉的兩個姐姐以及本家的姐妹兄弟又是一番嬉鬨,直接把厚臉皮的夏秋陽都給整得不會了,那些老娘們一個個會玩得要死,某人直接乾不過。
尤其是吃飯的時候,一盤餃子裡居然還有辣椒麵、白糖、紅糖做餡料的……直到夏秋陽掏出三張百元大鈔,這才吃上了一頓正常的飯菜。
農村人沒有蜜月這麼一說,在家裡呆了不到一個禮拜,正月十四就出發前往西市了,因為他們要準備開工了。
當然了,也有一個不得不起身的理由,因為正月十三這天,龐老板打了個電話,說他家正月十五要待客,問他有沒有時間去上門做一桌菜。
這種關係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否則就是缺心眼。
“陽子,龐老板到底啥身份啊,你們都是這麼叫他?”
“放在過去恐怕是四品知府,現在是什麼廳級乾部吧!”
夏秋陽模棱兩可的說法讓伍秋葉不滿:“不想說就算了,我就是說閒話,跟我還這麼和稀泥有意思嗎,我還是不是你老婆了?”
“嘿嘿……絕對是,我夏秋陽得一人白頭的那個對象不是你還有誰,這種事彆瞎打聽,我也隻是瞎猜,那個安老板你也見過,聽說就是副廳級,但是你看他見了姓龐的,都是一副下屬的模樣。”
回到飯店,給已經趕到的員工每人發了個紅包後,夏秋陽就直奔海鮮市場,龐老板說了,要做點平時不太能吃到的美食。
於是海鮮就成了首選,因為這是內地,尋常人吃海鮮還是挺奢侈的事情,畢竟那時候的物流不太給力。
夏秋陽根據人數,選了波龍、鮮鮑魚、生蠔、竹節蟶、黃花魚、鹹鴨蛋等食材,這些東西主要就是嘗鮮,另外還準備了關中人喜歡的葫蘆雞、臘羊肉、羅漢肚等等。
要出市場的時候,還買了無籽西瓜、南瓜等水果,打算把龐老板的家宴搞得隆重一點。
正月十五後半天,一輛奧迪在陽子私房菜門前停下,司機下車後直奔後廚,幫著夏秋陽把所有食材裝上車。
他對夏秋陽的態度十分客氣,他們這種給領導開車的,眼力見可以說無可挑剔。
“夏師傅,聽說你過年的時候結婚了。”
“是啊,正月初九!”
“那你可不夠意思了,咱們都是熟人,也不給我通知下。”
夏秋陽尬笑:“嗬嗬……喬師傅見諒,農村這種婚禮都比較亂,忙忘了,不好意思,改天我請客,專門請你喝酒。”
喬輝笑著點頭,其實這就是相互說說而已,也沒人當真。
奧迪車一直開到市外的山腳才停下,眼前是一個六七十年代修葺的老式大門,兩邊都是水泥柱子,門口有武警站崗的那種。
夏秋陽疑惑道:“我還以為老板在城裡住呢,沒想到居然是在山腳下。”
“嗬嗬……這是軍區乾部療養所,老板的父親是老紅軍,這裡的房子老太太一直住著,老板平時很忙,都是節假日才偶爾過來一趟。”
看到車子停下,一名武警直接推開大門,然後打了個手勢,讓車子直接開進去。
道路兩側都是青磚紅瓦的那種老式小樓,看風格應該是五六十年代所建。
“這裡生人根本進不來,所以老板才讓我去接你,老太太對你的飯菜特彆喜歡,上次回來之後,經常說起你的手藝,不過老板身份特殊,也不好經常給你打電話,你看這樣子行不行,以後老太太有要求了,我自己打給你行嗎?”
喬輝說話的時候看了看夏秋陽。
“沒問題,但是要儘量避開晚上,你也知道,我那裡的生意大多是在晚上,咱出門做生意,一家老小還指望這個養活呢!”
喬輝點頭:“這個自然,我知道路數,今天這個電話是老板打的,你也知道,他們那種身居高位的人,一般不會站在我們底層人的角度考慮,你就擔待一下吧!”
龐老板的家在道路的儘頭,從這裡往後看,才發現已經到了半山腰了。
“這裡地方好大啊!”
“嗯……據說這是深挖洞時候修的,山下都給掏空了,這些獨棟的磚木結構房子,還是六十年代修建的,到了,咱們走後院進,汽車可以停到樓下。”
喜歡炊事老兵:奮鬥在九零年代請大家收藏:()炊事老兵:奮鬥在九零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