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回憶——
在楚芙的記憶裡,最初楚昭被接回楚家後,家裡最先接受楚昭存在的,其實是楚望。
對比如今,楚望與楚昭之間,連表麵上的平和,都無法維持的現狀……
楚望和楚昭關係好,簡直就像是一件,從未發生過的事。
但這確實是事實。
在楚昭被接回之前,楚望才剛過五歲。
作為在楚芙被楚家收養後,又以文瀾和楚滕親生兒子的身份,降生在楚家的楚望——
說實話,幼年楚望的存在,他所帶給楚芙的不安全感,一度是遠超過楚昭的。
畢竟,楚昭雖然是楚家唯一的親生女兒,但如果楚昭受寵,那就不會被楚家遺忘在外麵這麼多年了。
楚家更不會在有楚昭的存在後,還另外選擇收養了她。
對於幼年的楚芙而言,楚昭在真正出現在她麵前之前,隻是一道她無意間,從旁人口中聽到的,不真切地模糊的影子。
楚芙聽到的消息太過零碎,又是那些傭人間的閒言碎語。
而且隻有那麼一次。
家裡其他,那些被楚芙認定的親人們,在他們的口中,從來都沒有楚昭的名字,更沒有楚昭這個人的存在。
即便是待楚芙最親近的楚敘,從她這位性格最溫和的哥哥口中,也一次都沒有提到過,他還有除她以外的另一個妹妹。
所以……
對於楚昭的存在,楚芙其實是不相信的。
這樣的想法,一直貫徹到幼年的楚芙,真正從父親的口中,聽到楚昭的存在——
以及在之後,楚芙親眼見到楚昭的房間,被汪管家安排整理出來,靜候楚昭的到來之前。
也正因此,在楚昭的存在,於楚芙的眼中,變為現實以前——
讓楚芙心懷不安的,一直都是楚望。
——
一步登天。
雖然楚芙不想這樣來形容,自己與楚家的關係。
但楚芙其實很清楚,在她的母親病亡,父親也因為破產跳樓,而她淪落到孤兒院後——
她一介毫無利用價值的孤女,能夠被楚家收養,這是難遇也難求的大幸事。
任誰來看都是這樣的吧。
畢竟,楚芙可是從需要處處謹慎,小心看人臉色的可憐蟲,搖身一變,成了g城名門的千金。
之後,楚芙更是成了讓楚滕和文瀾,都極為滿意,公布於眾的掌上明珠。
她這樣討人喜歡,其實根本不必懼怕楚望的存在。
可是人的情感,如果能這樣輕而易舉地操控,那麼人類就不會被形容成為感官動物了。
楚芙是真心懼怕著楚望的存在的。
她害怕父親和母親,會因為楚望,收回那些投注在她身上的視線。
害怕這些已經被楚芙認定為,是屬於自己的親人們,都會更喜歡,和他們存在血緣關係的楚望,而不是她。
她怕那些溫和的話語,慈愛的眼神,晴日一樣的擁抱……
以及更多更多,於小小的楚芙而言,萬分珍貴的記憶,都會就此消失。
即便楚望的存在,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到楚芙很多。
但新的嬰兒降生,家裡的關注中心,不可避免地向新生兒便偏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長大的楚芙而言,她當然可以理性去看待,這份偏移向楚望的關注。
她也能明白,自己那時候,對楚望的那份關注和擔憂,實在是幼稚的可憐。
但很可惜,對於成人楚芙而言,輕而易舉就可以想清楚的事——
對於幼年楚芙,卻是天大的事。
小孩子的思維很多時候都是單線的。
思維方式其實很簡單。
楚望是親生的孩子,楚芙是收養的孩子。
人不可能不喜歡,和自己具有親緣關係的孩子。
但是,非血緣關係的就不一定了。
……
就像楚芙聽幼兒園老師講過的,名為《醜小鴨》的故事。
最開始,楚芙也是在跟隨著老師的講述,而為醜小鴨的遭遇委屈難過的。
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鴨媽媽的孩子,可是隻有醜小鴨遭受了這樣不公的待遇。
難道說,就是因為醜小鴨長得難看,是它們之中的“異類”——
所以就被它的親生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這樣嫌棄欺辱嗎?
可是書上不是同樣說過,沒有父母不會愛自己的孩子嗎?
所以說,這兩種說法,到底是誰在騙人呢?
幼年的楚芙並不明白。
但幼兒園老師也說過,在她講故事的時候,其他小朋友是不可以隨便發出聲音的。
有問題的話,要等到老師講完,才能向老師舉手提問。
小楚芙有疑問,但她又是個遵守規則的好孩子,所以她將疑惑壓在了心底,放在桌麵上的小手,隨時準備舉起。
醜小鴨的故事還在繼續,辱罵它的人,越來越多。
直到故事來到尾聲,熬過一個苦冬,醜小鴨在其他小動物的驚呼聲中,它垂頭看向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