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杜寒隻是淡然一笑:
“此禮僅為便於訓練,僅限於右百戶所內施行,我還能造反不成?跪來跪去多麻煩,今後你們見我就如此行禮,見其他長官則按規矩行事。”
“但這終究不太妥當……”
李政還想再說些什麼,杜寒對他輕輕搖頭,讓他把話咽了回去。
這次小風波堅定了杜寒的決心。
他知道,軍中禮儀是軍隊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要組建新軍,就得從細微處著手改革。
傳統的隊形不符合他的構想,傳統的禮儀同樣如此,傳統的戰場通訊方式亦然。
就在這一刻,杜寒萌生了引入信號旗的想法。
這種通信方式信息量龐大,即使到了21世紀仍在廣泛使用,遠超這個時代簡陋的旗號係統。
說什麼不能用現代方法訓練軍隊?一個正經的現代人回到古代,不用現代經驗,卻固守古代落後的做法,才真是有毛病!
連這點改變都不敢嘗試,你回去乾什麼?
杜寒內心不斷給自己鼓勁,看著底下的喧鬨人群,他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人群逐漸平息下來。
“我知道你們有些不服,但你們很快會明白,我為何要重賞他們!”
杜寒挺胸抬頭站在土台上,洪亮的聲音傳遍四周,“今日我要立個規矩:在我的右百戶所,不分男女老少,不論軍戶匠戶,不管新舊成員,隻要有成績,我都會重重獎賞!”
眾人一聽有賞,頓時嘈雜起來,先前改軍禮的小事立刻被拋之腦後。
不久前,他們還隻是食不果腹的流民,隻求一日三餐的溫飽,從未奢望過今日這般光景。
如今雖談不上豐盛,但每日都能吃飽,不必再為下一頓發愁,本以為已享清福,卻不料百戶還有額外賞賜。
“多謝百戶!”
“多謝百戶!”
人們激動地歡呼致謝,有人甚至忘記了杜寒的叮囑,越喊越起勁,最後乾脆跪倒在地。
熱鬨的分賞儀式結束後,大家各自散去忙碌,李政按照規矩將閒散之人全部遣出。
附近有大小湖泊,魚群頗豐,他命人前去捕魚。
即便沒有漁網,也沒關係,隻需挖掘溝渠引水放乾即可,棒打麅子、瓢舀魚的方法隻要人手足夠,操作起來並不複雜。
任務分配完畢後,李政挑選了幾名年輕力壯者隨行,趕著大車去尋找曹變蛟,按杜寒指示再次籌措物資。
七個隊長及王函等八人繼續接受杜寒的強化訓練,直到傍晚,每個人都疲憊不堪,手腳麻木,但動作卻愈發規範,連齊步走都漸入佳境。
畢竟明軍也注重隊列整齊,經過一天的學習,他們很快掌握了新舊技巧的融合。
即便現在仍不清楚為何如此操練,但支撐他們努力的唯一動力,便是那誘人的銀錢。
特彆是王函的努力更讓其他人感到壓力倍增,這人剛得了五十兩賞銀,難道還要再拿一次不成?若真如此,以後如何在同行間立足?七個夜不收若在軍事比拚中敗給一個讀書人,傳出去定會被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