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戰場中英魂泣,往生咒起渡亡魂(度陰兵)_竹杖奇緣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竹杖奇緣錄 > 第50章 古戰場中英魂泣,往生咒起渡亡魂(度陰兵)

第50章 古戰場中英魂泣,往生咒起渡亡魂(度陰兵)(1 / 1)

北風卷著細沙掠過殘垣,蔡佳軒的竹杖輕點地麵,驚起幾隻枯骨旁的寒鴉。王嘉馨袖中九龍劍穗無風自動,素白裙裾沾滿草屑,二人眼前的村落已化作廢墟——斷壁上還殘留著“義熙三年”的斑駁題刻,距今年歲竟與淝水之戰相隔七十載。

“相公,你聞這風裡的氣息。”王嘉馨駐足掩鼻,暮色中可見浮塵裡隱約有青灰色霧氣翻湧,如無數透明手臂在虛空中抓撓。遠處山坳間傳來金鐵相擊之聲,時而夾雜淒厲的慘叫,卻非人間言語。

村西頭破廟前,幾個衣不蔽體的流民蜷縮在枯草堆裡。蔡佳軒解下青衫披在孩童身上,指尖觸到其脊背時,那孩子突然渾身戰栗:“姐姐...莫去北山,夜夜有黑甲人舉著火把過,馬蹄踩碎石頭響。”

王嘉馨蹲下身,從鬢間取下玉簪點亮微光:“他們可曾傷人?”流民們互相對視,眼瞳裡映著幽藍磷火,其中老者抖著胡子開口:“不傷人,卻搶糧...前日裡張家新收的粟米,第二日便在北山腳下成了灰。”話音未落,遠處忽然傳來悶雷般的蹄聲,群山回應著低沉的嗚咽,仿佛大地在嘔吐亡者的歎息。

蔡佳軒扶王嘉馨起身,竹杖在掌心化作青芒:“去北山。”二人踏過滿地黃沙,月光漸被烏雲吞噬,行至山腰時,遍野斷戟突然發出嗡鳴。王嘉馨袖中雌劍共鳴,劍芒刺破霧靄,竟照見坡下密密麻麻的黑影——皆是披甲持戈的士卒,甲胄上鏽跡斑斑,麵部卻模糊如融蠟,隊列最前方的“將軍”提著缺刃環首刀,正機械地揮動手臂,指揮著無形的戰陣。

“是陰兵。”王嘉馨按住蔡佳軒欲劈砍的竹杖,“淝水之戰時,前秦潰兵有三萬人曾葬在此處,晉軍為阻追兵亦鑿山埋骨...這些亡魂困在往生道外,竟成了執念之體。”說話間,陰兵陣列突然轉向,無數空洞的眼窩對準二人,喉間發出含混的嘶吼,如潮水般湧來。

蔡佳軒旋身舞杖,青芒所過之處陰兵潰散如煙,卻又在片刻後重組。王嘉馨見狀取出黃紙朱砂,指尖凝咒畫出往生符:“莫傷其形,引他們至開闊處!”兩人且戰且退,直至山巔平台,陰兵卻不再追擊,隻是列陣環繞,刀槍相擊之聲震得山石簌簌滾落。

“看那將旗。”蔡佳軒竹杖直指陰兵陣列中央,那裡隱約有杆褪色的“苻”字旗,旗下一具骸骨端坐馬上,腰間玉玨在月光下泛著幽光。王嘉馨瞳孔微縮,認出那是前秦皇室之物:“此將生前應是苻氏宗族,敗亡後執念不散,竟將三萬亡魂困在此處,年複一年重演敗戰之景。”

此時山風大作,陰兵忽然齊齊跪下,甲胄撞擊地麵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骸骨將軍抬手虛握,空中竟浮現出刀光劍影,恍若重現當年晉軍火攻之景。王嘉馨心口劇痛,忽覺萬千冤魂的記憶如潮水灌入腦海——鐵蹄下的哭喊、火海中的掙紮、斷刃穿胸的劇痛...她踉蹌著扶住蔡佳軒,袖中佛珠滾落三顆:“相公,這些亡魂每夜重複戰死瞬間,如此循環七十載,當真是...當真是...”

蔡佳軒握緊她顫抖的手,竹杖輕點地麵畫出太極圖:“嘉馨,可還記得你自幼所學的《盂蘭經》?”王嘉馨聞言靜心閉目定神,指尖結出蓮花印,清音自喉間流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隨著佛音,陰兵陣列開始鬆動,為首的將軍的甲胄上浮現裂紋,眼中幽火漸漸黯淡。

忽然,山下傳來流民的驚呼——不知何時,陰兵竟分出一支向村落而去,鏽刀在月光下泛著青芒,分明是要劫掠糧草。蔡佳軒竹杖暴漲三丈,青芒如銀河倒懸:“你鎮住山巔亡魂,我去阻截!”話音未落已踏劍而去,王嘉馨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想起那日在長江邊,他也是這般義無反顧地擋在自己身前。

村落中,流民們抱頭躲避,陰兵卻視他們如無物,徑直衝向藏糧的地窖。蔡佳軒正要攔截,卻見陰兵穿過糧袋,粟米竟化作飛灰。他猛然醒悟:“執念所化,所求不過是生前未竟之事...”原來這些亡魂並非真要搶糧,隻是重複著潰敗時對糧草的渴望。

此時王嘉馨的佛音自山巔傳來,如春風化雪。陰兵們同時頓住,緩緩轉身望向山巔,為首將軍忽然下馬跪拜,甲胄碎成齏粉,懷中掉出半塊燒焦的木牌,上書“苻融”二字——正是前秦名將苻融,淝水之戰中墜馬而亡的宗室貴胄。

王嘉馨拾起木牌,感應到殘魂中洶湧的悔恨:“公本是名將之後,何苦困萬千亡魂於此?”虛空中響起嗚咽低語:“吾...吾敗軍之將,無顏見先帝於地下...若散去執念,便再無麵目存在...”蔡佳軒此時返回,竹杖輕點苻融殘魂:“存亡皆屬天道,公困守於此,反讓三萬將士不得往生,可是將軍本意?”

苻融殘魂劇烈顫動,甲胄碎片紛紛揚揚落在二人肩頭。王嘉馨取出符紙,以本命真火點燃:“我以佛家念力、願力,助爾往生。待輪回轉世,望公能得太平身。”火光中,苻融的身影逐漸透明,他抬手向二人作揖,身後陰兵陣列亦如晨霧般消散,唯有滿山斷戟化作青草,在黎明前的寒風中輕輕搖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晨霧中,流民們戰戰兢兢爬上北山,隻見王嘉馨跪坐在苻融骸骨旁,雙手結印誦念《往生咒》。蔡佳軒持竹杖立於她身側,杖頭串著七十二枚陰兵箭鏃,在朝陽下泛著清冷的光。當第一縷陽光掠過山巔時,骸骨突然化作齏粉,露出下麵疊放整齊的兵書與斷劍,劍鞘上“大秦苻氏”四字雖已鏽蝕,仍透著一股蒼涼劍意。

“仙人慈悲啊!”流民們見狀紛紛下拜,其中老者指著山坳處驚呼。眾人望去,隻見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地上,竟冒出點點綠意,初升的陽光下,無數白色小花破土而出,每一朵都形如戰士握拳的手。王嘉馨輕撫花瓣,指尖沾著露珠:“這是念魂花,亡魂解脫方得生長。”

蔡佳軒將箭鏃埋入花海,竹杖揮動間,七十二道劍氣沒入地下,化作七十二座石樁,刻滿道家鎮魂文。他望著遠處重巒疊嶂,忽然歎道:“七十年前淝水之戰,多少兒郎埋骨他鄉...嘉馨,你說這人間戰亂,何時方休?”

王嘉馨站起身,衣袖間滑落一片枯葉,恰好落在鎮魂樁上,化作粉色蝴蝶飛去:“相公可記得詠絮謝夫人曾說‘蒼生塗炭,豈獨我王氏之責’?今日超度陰兵,不過是治標之策。若要治本...”她望向流民們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聲音漸低,“需得天下止戈,方無新魂赴舊劫。”

是夜,二人在破廟中休整。王嘉馨取出九龍劍穗,輕輕擦拭蔡佳軒的竹杖:“今日見你以竹杖化劍,竟有上清劍意,可是老道傳你的《青萍劍訣》又有精進?”蔡佳軒握住她的手,感受著掌心薄繭——那是常年握劍所致:“若非你以佛法輔助,單憑我一人,怕是難以化解苻融執念。你我陰陽相濟,方得兩全。”

忽然,廟外傳來孩童哭聲。二人循聲尋去,見一女童抱著具骷髏痛哭:“阿爹...阿爹說好要回家...”王嘉馨淚濕眼眶,彎身在女童身邊替女童輕擦眼淚,以衣袖覆住骷髏:“你爹爹已去了往生道,若你想念,便在心裡畫一朵念魂花,他自會知曉。”女童懵懂點頭,伸手在王嘉馨掌心畫了個圈,月光下,那圈中竟似真的開出朵小白花。

蔡佳軒背過身去,望向星空。北鬥第七星閃爍不定,正如人間運勢。他想起那邋遢老道曾說“劍斬人間不平事,心照天地浩然光”,此刻方知這“不平事”不僅是妖魔,更是人心的貪嗔癡恨。轉頭時,見王嘉馨正為女童梳理亂發,發間玉簪與他眉心痣遙遙相映,忽然領悟:世間所有念,原是慈悲。

三日後,二人辭彆流民繼續北上。臨行前,老者捧來一碗粟米粥:“仙人若路經長安,可替老朽望一眼城牆...吾妻女便埋在城東亂葬崗。”蔡佳軒接過碗,卻見粥底沉著幾粒黑色顆粒——那是陰兵過境時化作灰的粟米,此刻竟重新長出了芽。

王嘉馨解下腰間香囊贈予女童,囊中有她每日抄錄的《心經》碎紙:“若遇難處,焚一張即可。”轉身時,衣袖掃過斷牆,露出牆內隱約的血字:“殺胡令”。蔡佳軒握住她的手,感覺到她微微顫抖——那是漢家兒郎反抗羯胡暴政的慘烈印記,亦是亂世中無數亡魂的呐喊。

行至山腰,二人回望村落,隻見念魂花海已漫過廢墟,在風中掀起白色波浪。王嘉馨忽然駐足,取出隨身玉瓶傾倒,瓶中清水化作細雨灑落,花海中竟升起淡淡金光,隱約有梵音自地下傳來。

“這是?”蔡佳軒挑眉。

“以本命水精煉化的甘露,可洗去亡魂業障。”王嘉馨望著金光漸散,輕聲道,“願他們下一世,生在太平年間,春種秋收,娶妻生子,再不聞戰鼓之聲。”

蔡佳軒將竹杖插入土中,杖頭瞬間長出青藤,纏繞成門扉形狀:“待天下大定,我們便在此處建座道觀,名曰‘止戈’,如何?”王嘉馨輕笑,指尖在藤門上畫出太極圖,藤葉間立刻開出蓮花:“好,便叫‘止戈觀’。隻是相公需記得,止戈非止武,乃以仁心化乾戈。”

暮色四合時,二人踏劍而起。月光下,北山陰兵過境的痕跡已被花海覆蓋,唯有鎮魂樁上的劍氣仍在閃爍,如群星落人間。蔡佳軒望著懷中王嘉馨恬靜的側臉,道:這一路斬妖除魔,終不如斬去人心之魔;這世間最艱難的修行,原是在血腥裡種出蓮花,在執念中照見慈悲。

風掠過耳畔,帶來遠處胡笳聲,卻不再似先前淒厲。王嘉馨在他懷中動了動,輕聲道:“相公,你聽,往生咒的餘韻還在山間回蕩。”蔡佳軒閉目聆聽,果然有細碎的梵音與劍氣共鳴,那是三萬亡魂最後的歎息,亦是新生的開始。

喜歡竹杖奇緣錄請大家收藏:()竹杖奇緣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劍斬六翅蜈蚣,你管這叫小鮮肉? 女兒病死,妻子卻陪著她的白月光 剛成輔助,皇上強行許配公主給我 我是正經勇者,不正經的是她們! 嫁給獵戶後的悠然生活 師尊,你把師兄還給我好不好? 女裝後我在修行界當白月光 七零之八個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她除了修仙一無是處 鴻運老祖混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