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開皇元年
江北硝煙初散,江南草木猶腥,鏡湖之畔,殘碑斷碣間猶見陳朝甲胄,牧童笛聲裡儘是離人愁緒。蔡佳軒持竹杖,王嘉馨挽青裳,自漠北南下,見沿途州縣皆掛新朝黃旗,卻難掩百姓麵有菜色。這日行至鏡湖東畔,見湖水澄明如鑒,倒映青天流雲,竟無半分波瀾,二人相視一笑,知是悟道機緣已至。
時維孟夏,湖岸蘆葦正青。蔡佳軒擇一磐石坐定,竹杖斜倚身側,指尖輕撫杖身斑駁紋路——此杖自北地煉化以來,曾降熊羆、鎮妖邪,今已溫潤如玉,隱隱有青芒流轉。王嘉馨立於岸邊,素手輕擷一朵芙蕖,忽然擲向湖麵,漣漪驟起處,倒映碎作金鱗萬點。
“夫君可曾見水中月?”她轉身輕笑,鬢間九龍劍穗隨微風拂動,“世人皆道逐月不得,卻不知月在天心,亦在波心。”
蔡佳軒凝眸湖麵,見漣漪漸平,中天白日竟與湖底金烏相映成趣,忽覺心神一震。恍惚間,竹杖化作青牛尾帚,他身著道袍,立於函穀關外,見一位白須老者騎牛而至,紫氣自東而來,彌漫八百裡秦川。老者回首,目光如電:“童子可悟‘道可道,非常道’?”
“老師!”他脫口而出,卻見場景驟變。鏡湖化作弱水三千,他身披鱗甲,原是東海一尾金鯉,正奮力躍過龍門。浪花飛濺間,一位身著霞帔的仙子踏蓮而過,眉心一點朱砂痣如血似火——正是王嘉馨前世嘉馨仙子。
“道心不可執,情念不可斷。”仙子聲如鳳鳴,玉指輕點他額心,“待汝曆經紅塵劫,方知大道在人間。”
漣漪再動,畫麵轉至東晉建康。烏衣巷口,他仍是寒門子弟,蹲身撿拾玉簪時指尖觸到溫潤白玉,抬眼便見王嘉馨衣袂飄飄,如廣寒仙子臨世。周圍士族子弟的嗤笑猶然在耳,而她眼中卻無半分輕慢,隻輕聲道:“公子可曾讀過《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場景急轉,長江渡頭血雨腥風。王嘉馨口吐鮮血仍緊攥他衣袖,王氏家臣的刀劍映著冷月,而她解下玉佩時,碎玉聲竟與當年簪花落地聲重疊。“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她鬢發沾血,笑容卻比春日桃夭更豔,“蔡郎可敢與我共赴刀山火海?”
鏡湖忽然翻湧如沸,血色彌漫間,他見自己揮劍斬向三十六個世家殺手,劍氣縱橫處,寒光照亮她蒼白的臉。謝道韞乘舟而至,清談聲若珠落玉盤:“情之一字,雖匹夫亦可抗王侯,雖凡俗亦可通天地。”
畫麵漸轉,大漠黃沙撲麵而來。他手持竹杖,正與黑熊精周旋。百姓慌亂中采摘的竹枝,經他以先天一氣煉化,竟化作斬妖利器。王嘉馨立於山岡,素手結印超度亡魂,風卷經幡聲中,他忽然明白:大道非避世清修,乃為生民立命。
鮮卑公主慕容雪的幻術宮殿轟然崩塌,她化作原型前的悲鳴猶然在耳:“若能換得真心,縱為妖又何妨?”匈奴大軍屠城時,孔雀後裔吞噬生魂的景象何等慘烈,而王嘉馨含淚誦念往生咒,讓他懂得慈悲與雷霆本為一體。
最痛處,是周弘濟被心愛之人算計,鎖入捉妖塔時的絕望眼神。“人妖殊途,人心卻比妖心更險。”王嘉馨輕撫塔身,淚落處竟生青蓮,“蔡郎可曾想過,為何妖魔多有情,而世人多薄幸?”
雲霧漸散,泰山之巔,碧霞元君化身老嫗,以杖指點他眉心:“師弟可還記得,當年在兜率宮誤觸八卦爐,致使三昧真火外泄?”畫麵重現,他見自己身為道童,因好奇掀開爐蓋,星火墜落人間,竟成多年後五胡之亂的業火。
“你道是因‘道’生禍,卻不知‘道’本無善惡。”老嫗長歎,“情念若能化為護世之心,便是大道之基。嘉馨仙子為你受罰,卻甘之如飴,你可明白?”
王嘉馨此時亦現仙身,眉心朱砂痣化作女媧石碎片,與他額心道紋遙相呼應。她輕聲道:“當年在娥皇宮,我見你對‘無為’二字心生疑竇,便知你必有紅塵一劫。如今曆經輪回,可悟‘無為’非‘不為’,乃‘不妄為’?”
忽然風止波靜,鏡湖如同一麵太古青銅鏡,清晰映出兩人身影。蔡佳軒見自己額心道紋與王嘉馨眉心朱砂痣隱隱相連,化作太極圖陰陽魚,而竹杖上青芒與九龍劍穗的金光交織,竟成先天八卦之形。
“蔡郎看這倒影,”王嘉馨輕拂水麵,“看似你我二人,實則天地萬物皆在其中。若執念於‘我’與‘非我’,便是作繭自縛。”
他忽然頓悟,當年老子傳他《道德經》,他卻困於“清淨無為”,以為情念是修道阻礙。卻不知,曆經紅塵愛恨、生離死彆,仍能心懷悲憫、護佑蒼生,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竹杖忽然騰空而起,化作一條青龍盤旋湖麵,龍吟聲中,鏡湖底竟浮現出先天道文。蔡佳軒伸手虛握,道文化作流光融入體內,刹那間,他看透前世今生——從道童到凡人,從金鯉到劍客,每一世輪回,都是為了悟透“情與道”的真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暮色四合,湖麵上霧嵐如紗。蔡佳軒站起身,竹杖輕輕點地,竟在水麵踏出一朵金蓮。他伸手握住王嘉馨的手,二人踏蓮而行,倒影與真身重疊,分毫不差。
“原來真如自在,不在深山古刹,不在黃庭道經,”他望向漫天星鬥,“而在這人間煙火、愛恨嗔癡之中。你我曆經萬劫,卻始終相守,便是‘道’的印證。”
王嘉馨點頭,指尖凝聚一滴湖水,映出萬家燈火:“看這鏡湖,容得下星月雲霞,也容得下汙泥濁水。大道亦如是,容得下清修,也容得下紅塵。夫君可還記得謝道韞說過‘情至深處,鬼神可通’?”
忽然,遠處傳來漁歌:“月在天心水在瓶,人間煙火總關情。千帆過儘初心在,不向蒼天問濁清。”二人循聲望去,見一老漁夫駕著小舟駛來,船頭掛著半盞油燈,照亮他鬢角霜雪。
“二位可是要渡江?”老漁夫抬手拂袖,竟有紫氣縈繞,“老漢在此打漁三千年,頭一回見有人能讓鏡湖現先天道文。”
蔡佳軒恍然大悟,抱拳行禮:“原是大道點化,弟子愚鈍,今日方知‘道在邇而求諸遠’之謬。”
老漁夫哈哈大笑,化作一道流光消散,空中留下兩句偈語:“鏡花水月皆幻相,本心清淨即真如。”
是夜,二人於湖畔結廬而居。蔡佳軒以竹杖劃地,布下先天八卦陣,護住方圓百裡百姓;王嘉馨采集鏡湖靈水,煉製祛病丹丸,分發給附近村民。次日清晨,湖麵升起七彩祥雲,竹杖青芒與劍穗金光衝天而起,竟引得百鳥來朝。
百姓跪於岸邊叩首,以為見了真仙。蔡佳軒扶老攜幼,溫言勸慰:“吾非仙也,乃世間一凡人耳。但求眾生皆得溫飽,妖魔不敢作祟,便是吾二人之道。”
王嘉馨取出玉簪,輕輕插入發髻:“昔日廣寒門遺落之物,今日終成證道之緣。夫君,你看這鏡湖,明日又會映出怎樣的人間百態?”
他望向東方既白的天空,握緊她的手:“不管映出什麼,有你在旁,便是自在真如。”
鏡湖無聲,卻將這一幕永遠倒映在時光深處,待後世有緣人,再去尋那一縷青芒、一抹紅顏,以及那超越生死輪回的,情與道的真諦。
喜歡竹杖奇緣錄請大家收藏:()竹杖奇緣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