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小滿這小隊娃娃兵成功潛入敵後的同時,正麵廣闊的草原與森林交界地帶,大戰已然爆發!
敵人發動了多波次的猛烈攻擊,試圖強行衝垮伏魔觀弟子的防線。
伏魔觀的外門弟子們並未固守一地,而是早已按照平日演練的陣法,化整為零。
以五至七人為一作戰小隊,如同溪流彙入大海般,主動散入了廣袤的戰場之中。
畢竟,這裡有半數的弟子來自龍組。
我軍最擅長的,就是敵後穿插。
這些小隊彼此呼應,依托地形,將巨大的戰場分割成了無數個小型絞殺區。
伏魔觀的劍術源自謝靈運所授。
古代聖賢說劍多矣,最為經典之名篇,當數莊子。
莊子《說劍》篇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裡不留行”。
又說:“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
劉向在《說苑》中更是生動地描寫了快速敏捷、若即若離、應敵而動的高超劍技。
“魯石公劍,迫則能應,感則能動,昀穆無窮,變無形象,複柔委從,如影如響,如龍之守戶,如輪之逐馬,響之應聲,影之象形也......”
有靈力修為,外門弟子能施展的劍術,其實已經遠超古賢。
常破虜小隊如同戰場上的尖刀,負責正麵硬撼敵人的突擊隊伍。
手持一柄長劍,每一劍大開大合,劈出都帶有風雷之勢,竟能將呼嘯而來的火球術劈飛!
他進入伏魔觀修習道法,雖然是半路出家。
但他那個家可不一般。
小時候,他是把常威的果子當水果吃的。
這樣的打法,吸引了大量火力,為隊友創造了無數機會。
“組長,左翼三點鐘方向。”緊跟在他身後的老兵,大聲提醒著。
常破虜餘光一掃,硬頂著如雨般的冰刀,長劍劃過一道慘烈的弧線,直接將正在等待cd的魔法師給劈成了兩半!
“爽!下一個!”他抹了一把臉上濺到的血汙,眼神更加興奮。
錢月夏小隊則如同戰場上的芭蕾舞者,靈動而致命。
他們小隊更擅長利用森林複雜地形進行遊擊和刺殺。
錢月夏身法飄忽,劍走輕靈,專門負責拔掉敵人的偵查哨、落單的小組以及試圖偷襲的吸血鬼、女巫,和忍者。
他的劍往往在敵人發現他之前,就已經點中了他們的要害。
“師兄,前方灌木叢,兩個,潛行。”
錢月夏點點頭,身影如同鬼魅般融入陰影,
下一刻,灌木叢中傳來兩聲極其輕微的罵聲:“八嘎!”
隨即歸於寂靜。
而顧蘇橋的七人小隊,則更像是戰場上的磐石與大腦。
他們的陣法最為嚴謹,擅長防禦和聯合施法。
固守在森林邊緣,抵擋敵人潮水般的進攻。
沈雲諫作為隊長,沉著冷靜,不斷指揮隊友變換陣型。
合力撐起巨大的金光咒屏障擋住魔法齊射,聯手施展範圍性的雷法,將衝近的敵人成片炸翻。
“坤位,土牆起!離位,神宵準備!”
顧蘇橋作為主力,默默將一麵土牆驟然升起擋住風刃,身後鮑燕青誦念法咒,緊接著天空落下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