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幻境,太過拙劣,找出了缺陷,便可以憑借這處缺陷,逃出幻境。”
李懷禎不由想起了盛靈淵說過的話:“時間倒流、空間扭曲、生死逆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應作如是觀。”
“應做如是觀?”
隻見眼前出現了一座金山,金山之上,無數耀眼奪目的寶石、靈藥、法寶隨意地堆放著,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一個修士心中一陣狂喜,這難道是傳說中的寶藏?
他迫不及待地衝向金山,伸手抓起一塊拳頭大小的寶石,頓時感到一股強大的靈力湧入體內,修為似乎也有所提升。
他貪心地繼續抓取,將各種寶物塞進儲物袋...
突然,金山開始崩塌,無數寶物向這位砸來。
他驚恐地想要躲避,卻發現身體仿佛被禁錮了一般,動彈不得。
這時,李懷禎在他身旁說道:“貪欲無儘,終成空!”
這位修士猛然驚醒,發現自己仍然站在原地,手中空空如也,那金山和寶物都消失不見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幻境...
李懷禎微微仰頭,“應是如是觀”這句話,它強調了客觀觀察、接受現實、以及基於事實進行判斷的重要性。
應是指的是事物本來的樣子,即客觀存在的狀態。
如是指的是按照它所呈現的樣子去看待。
觀指的是觀察、認知。
在觀察事物時,要儘力摒棄主觀的偏見、成見、喜好或厭惡,力求客觀地看待事物本身,而不是希望它成為的樣子,或者害怕它成為的樣子。
如是也包含了接納的含義,即接受事物當前的狀態。
世間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之中,很多時候,事情並不以自身為轉移。
“應是如是觀”,盛靈淵告訴李懷禎,是想要讓他要坦然接受現實,包括那些不完美、不如意的地方。
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順勢而為,做出合適的應對。
“應是如是觀”是基於事實進行判斷的重要性。
隻有客觀地觀察、真實地了解情況,才能做出理性、準確的判斷,避免被表象迷惑,逃脫幻境。
如是觀指的是對事物真實麵目的觀照。
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是“無常”、“無我”、“苦”的。
“如是觀”能夠幫助洞察事物的本質,破除執念,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