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直在聽,也跟著點了點頭。
“小凡說得很對。我當年能拿江山,其實主要靠老百姓的支持和咬牙堅持下去的勁頭。”
“如今大明太多年太太平,銳氣淡了。如果真能有一位大儒站出來振奮人心,那確實是造化。”
他頓了頓,目光流露出一絲探究。
“悟道全靠個人,你憑什麼說一定能幫我?”
趙凡神秘一笑,並未多言。
“太祖爺,此事天機不可泄露,日後您老自然明白。”
黔西北龍場驛,深山絕域,濕寒刺骨,荒無人煙!
王守仁貶謫至此,區區驛丞,生活困苦不堪。
他每日處理驛站瑣事,餘下心力全撲在聖人之道上。
數日前,他效仿前賢格竹探理,卻隻落得心力交瘁。
又嘗試靜坐澄心,欲摒除雜念悟道,結果仍是徒勞無功。
天理何在?本心何寄?此路已到絕境,進退維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守仁獨坐石室,望窗外淒雨,萬念俱灰,心如死水。
他感到已至窮途末路,再如何掙紮也無法突破那層壁障!
正當他心若寒冰之際,門外驟然響起爽朗笑聲,瞬間劃破死寂!
“伯安先生,久違了,看您氣色,想來一切安好!”
王守仁聞聲抬頭,隻見一位青衫客卓立門前,身後數人相隨。
門口那人,正是趙凡。
王守仁站起身來,雖然沒見過,卻覺對方氣度不凡。
“敢問閣下……”
趙凡笑道:“我叫趙凡,早聽說過先生的名聲,今天終於見到,實在榮幸。”
“這些是我的家人和朋友。”
王守仁趕緊抱拳,
趙凡又道:“伯安先生,聽說你最近一直在思考‘格物致知’這事。”
王守仁聽了一愣,隨即答道:
“趙先生真是看得通透,這裡麵的道理我還沒徹底搞明白。”
趙凡微微一笑,“其實聖人之道,從來不在遠處。”
“先生,這個‘心’字,才是全部關鍵。”
王守仁想了想:
“心是人的主宰,萬事發於其中,一切念頭由此生發,這是儒家不少前輩常說的道理。”
趙凡答:
“你說的是基本意思,真正的關鍵還沒抓住根。”
“有一句話,我請先生靜下心仔細去體會。”
“天地很大,但隻要念頭向善,良知不丟,尋常人也能做到聖賢。”
王守仁心頭一震,原本如霧團團圍困的念頭,仿佛一瞬間全都看得明白了。
“一念向善,良知不滅?”他輕聲一遍又一遍咀嚼,神情中眼前亮了許多。
趙凡接著說:“先生格竹,格的是外物,找的是外理。”
“殊不知,真正的‘理’,不在竹中,不在物外,正在先生這顆心中!”
“心即是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所謂格物,非格那外在之物,而是掃除自心私欲障礙,恢複心的本體光明,此即致良知!”
“良知,人人本有,不假外求!依良知而行,便是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體,原是一體!”
趙凡每一字,每一句,都如洪鐘大呂,重重擂在王守仁的心頭!
喜歡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