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居高位,不管見誰都麵不改神色,剛才卻因那人輕了半分。”
“穀嬤嬤,你眼裡不輕易有‘害怕’這兩個字。”
穀嬤嬤有點慌,腦子突然不靈光,木訥的接話:“蘇.....他確實讓人……安心。”
白衣女子眉眼一閃,終於不語,目光微垂,嘴角一點點收起笑意。
她站了片刻,像是理了理情緒,然後慢慢抬頭,看向牛郎閣方向,語氣低輕卻極為清晰:
“……原來如此。”
“他無舊淵王宮服飾,可你卻帶他同行。”
“他不以真容示人,卻無人訓斥,目露崇敬。”
“你平常不呼他名字。。。。。”
“但剛才....你喚他一聲‘蘇公子’,便已夠了。”
穀嬤嬤心頭一震,當時她是極低的聲音說的,連自己都聽不真切,此刻隻能解釋道
“他的名字叫蘇白”
白衣女子意味的看了穀嬤嬤一眼,沒接話,自顧自繼續道:
“他救我穀中女子一命,是恩人。”
“這一禮,是我代她謝的——至於其他,我會守口如瓶,直到他願意自己開口那天。”
穀嬤嬤心思徹底亂了,蘇公子名諱可是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泄露的,沒想到被這白衣女子幾句話就套出了,她都沒反應過來,長籲一口氣。
穀嬤嬤躬身回禮,拂袖轉身,風起衣袍輕揚,離去背影略顯慌亂。
白衣女子立於樓台之上,眼神尚未從遠方牛郎閣的方向收回。
穀嬤嬤離去的背影還未走遠,她卻已轉身沉入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衣袂未動,一道極輕微的破風聲悄無聲息地飄至她身後。
她眉頭微挑,卻未轉身,隻道一句:
“你今日倒來得慢了。”
風聲落定,身後一名身著淡銀色錦裙的女子無聲現身。
她身形纖細,膚色冷白,眼瞳呈現出異樣的琉璃碧色,光線映照間隱隱浮現蠶絲般的流紋。耳後垂著一對半透薄翅,如柔紗靜懸,隨風輕顫。
她的聲音細膩低柔,似含絲音:
“你素來不急,我倒怕來早了,擾了你探話。”
白衣女子轉過身,望著那張幾乎無歲月痕跡的麵容,眉目依舊冷靜:
“千年都熬下來了,倒成了話癆?”
銀裙女子莞爾一笑,輕盈落座,動作極有節奏感。
這位女子,便是神蠶穀最古老的存在之一——“白綾娘子”。
她本為神蠶一脈的始代分枝,傳言其初誕時吞月煉繭,得長生之機,後以“千絲歸魂術”名動大域,是女兒穀最隱秘的底牌之一。
白綾娘子指尖輕點桌麵,忽然低聲道:
“這些時日穀外有趣得很……你可聽說了?”
白衣女子端起香茶,抿了一口,未答。
白綾娘子也不等回應,緩緩道:
“先是傳說他以一己之力撕裂巨猿舊巢,又說他分身千萬,在十萬妖山各處救人於水火……最有趣的是,有人說他修的是‘幽冥醫訣’,能從冥河中撈魂。”
“他們說這人叫‘蘇神’,已然不是人,是神。”
白衣女子終於淡淡開口:“都是謠言。”
“可偏偏——有些謠言,比真話還難反駁。”
白綾娘子垂下眼睫,撫袖一笑,似風吹青絲:“當年百宗聯席斬妖也未引起這麼大動靜,他才入鬼龍山幾日,就攪得山中山外都起波瀾。”
“你查得如何?”
白衣女子道:“他未顯真容,謹慎非常。若非穀嬤嬤情緒鬆動,我也難以確認他的身份。”
“如今呢?”
“確定無疑。”
白綾娘子手指一頓,笑意收起:“那我們……真的要見他一麵。”
白衣女子看著她:“你活了一千三百二十歲,沒那麼容易被一個‘傳聞’打動吧。”
白綾娘子搖頭,聲音一字一頓:“不是因為傳聞。”
“是因為機會。”
她緩緩站起身,目光凝在夜色中牛郎閣的方向,語氣前所未有地認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嬰之災’,是天道循環之厄,也是契機,我見過一次……五百年前,在極北遺淵。那一場嬰禍,如同藥引,引發道門內訌,最後道門七脈都受牽連。”
“而這次,他安然無恙地帶著百個孩子走出來,而且——還活著。”
白衣女子神色微動。
白綾娘子目光沉靜如潭: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無論是人是妖、是神是鬼,都值得我女兒穀敬他一次。”
“哪怕他不願高調,不願被提名,我們也要以最高禮儀,給出一份態度。”
她語聲低緩,字字篤定:
“因為這可能是——我等有生以來,唯一一次,有機會與那種人交集。”
“錯過,就永遠錯過。”
白綾娘子輕輕一笑,步子未動,眼神卻仔細地在她臉上來回看了幾眼,忽而搖頭歎息:
“你這模樣,是我生平所見,鐘靈毓秀、天骨芝蘭,眉眼裡連風都舍不得吹重一分。可惜啊……”
她頓了頓,唇角帶笑,卻半是調侃半是真心:
“可惜太冷了些,冷得不近人情。”
“你這樣的人,本就該遇上個不講規矩的——最好是那種敢對你無禮三分,還偏偏不討你厭的。”
白衣女子一愣,轉過頭來輕輕瞪了她一眼。
白綾娘子卻已轉身,收了笑,眼神落向遠處,語氣低緩:
“他若想低調,那我們便不提‘蘇神’之名。”
&34;隻說是‘為百嬰之恩設宴’,誰若識得,看一眼便明白;誰若不識……也配不上這場禮。”
白衣女子轉身而去,對那羽紋紫裳的年輕長老道:
“紫雲,那就準備紅毯吧,彆鋪錯方向。”
白綾娘子站在原地,銀翅輕輕一振,披風卷起細絲如月光織成。
她望著晨光微露的東天,眉眼平靜,唇間緩緩吐出一句話:
“神不入俗世,但偶爾……會行過山門。”
喜歡妖邪請自重!本官隻想摸魚請大家收藏:()妖邪請自重!本官隻想摸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