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立威痛哭流涕,同時憤怒不已。
若非範家叔侄二人,事情不會發展到這一步,葛家也不會遭受滅門。
他下定了決心,將與範家叔侄不死不休,將與麻沙鎮所有造反的農民不死不休。
麻沙鎮農民聚眾造反,起義的大旗已經立起。
等貴賤,均富貴的起義的口號也已經散播出去,陸續有災民來投。
這些災民有誠心要造反的,因為不滿官府的腐敗,不滿世家貴族的趁機壓迫。
但大多數災民都是為了活命而來到麻沙鎮。
因為災民太多,而且還有些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婦孺老人。
如此下去,肯定得出問題。
畢竟婦孺老人隻會成為起義的負擔,而沒有絲毫作用。
於是乎範汝為製定了新的規定,那就是隻收壯丁。
當然了,這裡的壯丁並不隻是強壯的男人,隻要是能提得動武器的男人就是壯丁。
但壯丁也有家人,而且大多數都是拖家帶口。
對於此種情況,為了讓起義做的更大,範汝為也收了,畢竟現在的人還不算多。
這場由範家叔侄帶頭的農民起義就這樣開始,就這樣逐漸壯大。
起義的人多了,便有了勢力,麻沙鎮周邊的其他村鎮,也有豪紳,這些豪紳如果不是主動加入起義的隊伍,那就隻能被搶奪一空,甚至是像葛家那樣被滅門。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葛家被滅門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可就是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起義的農民人數已經達到了近萬之眾,而且因為聲勢的浩大,來投的災民越來越多。
當然了,近萬之眾包括婦孺老人,所以真正能拿起武器搶奪豪紳的農民力量隻有兩千多人。
但這個規模已經算是一場不小的農民起義,直接驚動了建州知州韓瑉。
而且如今起義的農民數目,已然不是一個建陽縣就能平叛的。
也是因為這樣,建陽縣令王昌猶猶豫豫了半個月,最終還是放棄了自己平叛。
而是來到了建州州衙,見到了知州韓瑉。
州衙公堂上,韓瑉一身紅衣官袍,他鐵青著臉,看著堂下恭敬站著的建陽縣令王昌。
“王縣令所治之地,為何會有這麼多的農民起義叛亂?”
開口就是質問,而且是明知故問。
如今這大災之年,農民聚眾起義自然是因為活不下去。
但王昌不敢多說什麼,隻是說道:“下官失職,還請大人派兵平叛這群反賊,否則再任其繼續壯大,後果將不堪設想。”
“現在知道後果不堪設想,早乾嘛去了?”韓瑉怒喝一聲,著實生氣。
而王昌之前沒選擇將此事說與韓瑉,是覺得自己能夠擺平此事,但他實在是沒有想到。
範家叔侄的帶頭下,起義的農民數量會擴張到這個數量,擴大到他不能平叛。
喜歡回到大宋請大家收藏:()回到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