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中平五年的九月,是再貼切不過的。洛陽之外,各地黃巾,此起彼伏,朝廷無力鎮壓。九月又有南匈奴與白波黃巾合力攻略河東。讓本來便難平定的黃巾賊,更加難對付。異族與暴民勾結,幾乎使得黃巾軍與官軍有了正麵對抗的能力。以往黃巾在正麵戰場上幾乎是一觸而潰,而現在這部白波黃巾,卻已戰力不俗。使得河東之地,人人自危。求援之信,雪花片一般,不斷飛到洛陽。
而朝堂之上,內鬥也不斷升級。宦官與外戚,幾乎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宦官集團率先發難,以天下未靖為由,請大將軍帶兵平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要將何進趕出洛陽城。此議一出,朝堂上迎合者雲集。天下兵權,皆由大將軍掌控,此危機存亡之秋,大將軍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乃義不容辭。此議雖是理由充分,看上去也是為國為民。然而反對者也不少。什麼大將軍乃國之柱石,不可輕動。什麼大將軍親自出證,需從長計議,準備萬全,反正就是不能去。
於是朝堂之上,吵成一片,比買菜的菜市場還糟雜。次日,外戚集團也不甘示弱。直接拋出請誅十常侍,以清君側,正朝綱。為達目的,甚至有武烈之臣,朝堂之上,以命相諫,撞柱而亡。朝堂一片混亂,弄得劉宏頭疼不已,隻得匆匆散朝。這樣惡劣的內鬥,便成了九月下旬朝堂的主旋律。兩股勢力,誰也不讓,劉宏想偏幫十常侍,馬上就有朝臣跳出來指著鼻子罵昏君。撒潑打滾,群臣互毆,簡直比無賴還流氓。可若放任何進,隻怕自己百年之後,這何進又是下一個王莽。即使自己再不孝,這祖宗基業,劉姓江山,也萬不敢丟在自己手中。
朝廷就在這對外無力鎮壓暴亂,對內無力統一決策的混亂中,日複一日。
朝堂之上,一連爭吵數日,也沒個結果。劉宏頭痛欲裂。實在不想再看他們這般內鬥下去,於是頂著壓力,將擾亂朝堂之臣,全拖出去打板子。最後還不顧反對,下旨命何進出京平叛。朝堂一片嘩然。連十常侍都沒想到,皇帝這次會這麼挺自己這方。帝王之術,重在平衡,何進出京,平衡便會被打破。一場清洗,眼看近在眼前。鬥勝的十常侍集團,瞬間趾高氣昂,走路都眼睛看著天。而外戚集團,一個個灰溜溜的,垂頭喪氣。都知道何進出京,他們這些攀附何進的人,眼看便要被清洗。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雖朝堂上鬥敗,但並不是沒有回旋餘地。於是袁紹糾集著一眾外戚集團,圍在大將軍府,商議對策。
何進坐於主位,閉目養神。雖是屠戶出身,然久在高位,也已養成氣勢,不怒自威。何苗坐於上首,其他皆坐於下位。
何苗首先開口道:“陛下下旨,命兄長出京平叛,諸位有何高見,儘管道來。”
有心腹幕僚,率先開口。
“如今陛下鐵了心維護宦官,聖旨已下,怕是不會收回聖命。主公若不奉旨,災禍便在眼前。不若整頓兵馬,出京平叛。隻要迅速平定馬騰韓遂,到時攜兵鋒與戰功回朝,十常侍應聲可滅。”
還沒等何苗開口,此議便彆其他官員與幕僚反對。
“不可。此議決不可行。咱們若出洛陽,要再回京,便是猴年馬月的事。即使迅速平定馬騰韓遂,陛下也會下旨,將咱們派往其他地方。想回京幾乎不可能。再者咱們一旦出京,歸附咱們的官員馬上便會被清洗。到時候朝中無人,宦官一黨獨大。咱們即使回京,也難有作為。所以出京平叛,絕不可為。”
何苗點點頭,看了反對的官員一眼,覺得有道理。何進也開眼瞧了一眼,頓時讓開口反對的官員喜不自勝。若能得大將軍賞識,度過此關,日後定能飛黃騰達。
“那咱們如何應對陛下旨意?”
“這……”
他雖將出京的弊端分析得清清楚楚,但如何應對陛下的旨意,卻仍未想到。感受著主位上殷切的目光,豆大的汗珠,瞬間在額間溢出。陛下從來都是金口玉言,何況聖旨已下,似乎一切都成定局。若不出京,眼看便是抗旨不尊的罪名。如何應對,實在愁人。他一時也想不出辦法。
何進看他眉頭緊皺,半晌無語,不由得又閉上雙眼。出京的惡果,大家都看得到,眼下要的是如何應對陛下的聖旨。當何進已對他不抱希望時,他卻又開口回複。
“不如咱們以拖待變。接下陛下的旨意,然後慢慢準備,慢慢調兵。隻要咱們沒抗旨,陛下也不能治咱們抗旨之罪。”
這是一個沒有新意的辦法。朝堂之上便已有朝臣提出過。不過眼下似乎也隻有這個辦法。
袁紹坐在場中,一直沒開口,看著他們絞儘腦汁。最後提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何進何苗都沒說什麼,沒對這個辦法做半分評價。看看其他人,也是一個個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如老僧入定,沒半句話。隻有袁紹,鶴立雞群,似笑非笑的看著場中所有人。一副傲然的姿態,一起何苗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初有何高見?”
聽何苗點到自己的名字,袁紹自然也不再藏著掖著。
“高見不敢說,辦法倒還是有一個。”
聽著袁紹胸有成竹的響亮回答,這次何進也睜開眼,等著他的下文。
“哦?快快說來聽聽。咱們參詳參詳。”
“大將軍即刻稱病,自然無法行軍,也就算不上抗旨不尊。即使陛下下旨催促,將軍也可以重病未愈為由,推擋聖旨。不過稱病之後,平日需低調處事,不要太惹眼,對陛下的態度也需得比以往更伏低幾分。等過上一陣,陛下惱怒漸消,再讓宮中皇後娘娘吹吹枕頭風,拖上一陣,出京平叛,自然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