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在長安城大出風頭。
成了大唐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
站在長安街頭,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兒,千萬道熱烈的目光傾注在他身上。
不但受到萬千黎民百姓朝拜,還引起仙子降臨,天花亂墜的奇景。
霞光上的仙子隱去了。
唐王移駕回宮了。
人們的信仰達到最高潮。
他悄悄動了動雙腿,改變站姿,讓有些僵直的身體舒服一些。
此時的他感慨萬千,思緒如飛。
千年前臨下凡時,在西天大雷音寺跟師父的對話言猶在耳。
師父將如此重大的責任交給他。
經曆千年,遭受九世輪回重修之苦。
第十世終於不再孤單,師父不但送來護身的三件寶貝,還降下天花,增益他的修為。
一個月前,菩薩獻上寶貝後的當天晚上。
再次跟他會麵。
他問了菩薩幾個問題,菩薩一一回答。
原來第十世取經行動獲得官方認可,是天界所有神明摒棄門戶之見,相互聯手設計出來的。
前九世取經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得到官方支持。
玄奘個人輪回中積攢的心魔突然爆發也是原因之一。
如今天界神明麵臨著一場瘟疫:那是懸在所有神明頭頂的必死之症——天人五衰,已經降臨天界,小規模蔓延。
而這次天人五衰烈度之強,影響力之廣,連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獲得逍遙法身,領悟天道的古神大能亦不能幸免。
神明不得不暫時放下門戶之爭,共同麵對劫難。
天界神明,不管是釋門還是道門,佛祖還是天尊,都放下了門戶之爭,派彆之見,聯手對付即將到來的五衰之劫。
玄奘法師西天取經,也不再是釋門為了擴大影響,爭奪信徒那麼狹隘的行動,而是關乎神明命運,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行動。
一股強烈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湧上心頭。
能擔當如此重任,他禁不住微微發抖。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玄奘注定要成為神明史冊上光芒最耀眼的那個。”
他邁開腳步,緩緩從人群中走過。
跪拜在腳邊的徒弟們急忙攙扶。
成千上萬的百姓還未能從狂熱中醒來,依然匍匐在地,有的喃喃念佛,有的仰望蒼天,雙手合十,祈禱上天;神態各異,皆虔誠莊重。
寬闊的長安街頭到處都是人。
雖然夜色漸深,維持秩序的兵卒,不停的勸說,驅趕。人們仍然不願意回家。
相國寺離此隔了一個街口,不過二三裡路。
卻是寸步難行,每走一步,玄奘就會陷入狂熱的崇拜。
被人摸臉、碰頭,抱腿。
都想沾沾他的神性,希望從他身上沾染幸運的神氣,除災避禍,納福得財。
“佛法廣大,慈悲無邊,秉持釋門要旨,修持自心,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你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釋理,遵守戒律。回家努力生活,過上好日子,也是修行的功課之一。我願諸天神佛賜福,天下蒼生從此不再困苦貧賤。”
他站上一張桌子,微啟金口。一番話如同春風化雨。
既讓人群恢複了冷靜,又再次加強子釋門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
人群三呼佛號,慢慢散去。
將近半夜子時。
長安城的喧囂漸漸息了。
街頭灑下冷冷清清的月光,玄奘法師站在桌子旁。
幾個徒弟陪著他。
“師父,時候不早,我們也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