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再看二弟子。
對金蟬子有了全新認識。
金蟬子出身南贍部洲,靈魂中不但有虛神印記,而且印記極深。
虛神印記是南贍部洲人特有的。
他們世世代代,從來到世間便擁有。
其他部洲,比如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東勝神洲這三個地方的世人便沒有虛神印記。
也就是說,隻有南贍部洲的人族受到了虛神的特殊關照。
靈魂中帶有虛神印記。
而金蟬子又其中印記最深的。
這麼深的虛神印記意味著什麼呢?
表麵看似乎沒有不同。
他雖然不愚笨,但也不特彆聰明。
對教義的理解、領悟也不是出類拔萃。
經過長期觀察,佛陀終於從中發現了一絲端倪。
這位二徒弟接連下降幾個層級,投生南贍部洲,並不是隨隨便便的沒有意義行為,也不是犯了大錯誤,被貶謫下界。
而是虛神進行某種行動的計劃中一環。
一般來說,虛神所謂下凡,跟神明的下凡相類似。
神明下凡曆劫,不論出身、貧富,基本都是人身。
極少投胎為畜類。
虛神下凡呢,最次也應該投生為神。
如果成了人,跟神明投胎為畜類差不多。
金蟬子卻直接越過天界,直接成為南贍部洲凡人。
說明南贍部洲和所有被標記了的凡人對虛神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做為特殊標記人群中尤為特殊的個人——金蟬子——的作用更大。
釋門勢力發展迅速,地盤迅速擴大。
收獲的信徒更是多如天上繁星。
信徒貢獻的信仰之力,讓佛陀和一眾弟子修為不斷上漲增強。
但佛陀心底對傳播並不怎麼熱心。
他覺得再努力,收獲的信徒再多,依然不能避開劫難。
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
當他看到了金蟬子靈魂奇異之處,綜合考慮到南部部洲世人靈魂內虛神標記的情況,猛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如果將金蟬子徹底改造,使得他隻對釋門擁有最虔誠的信仰。
那麼就等於將虛神在南部部洲布下的棋子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再通過金蟬子西天取經,把釋門之火燒遍南贍部洲,將那裡的世人也收到釋門,像控製其他國度那樣,將最智慧、最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唐變成釋門眾多信徒國家的一員。
虛神布在南贍部洲的棋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虛神目的是什麼?
兩顆重要棋子都被自己抓住了。
即使劫難來臨,佛陀至少有了跟虛神談判的資格。
金蟬子和南贍部洲人,未來就是釋門生死存亡來臨時。擋在釋門前麵的兩道堅固防禦。
所以當金蟬子主動提出降臨凡世,投生東土,前往西天取經,讓佛法之光照耀東土時。
佛陀求之不得,稍作挽留便答應了。
金蟬子臨彆即將投生時,佛陀暗中給徒弟神魂內種下了多種禁製。
防止徒弟受到凡間浸染,佛性動搖,信仰崩塌,忘記初心。
特彆是東土因為虛神印記的關係,文化力量極其強大。
其包容性、融合性,幾乎能將所有入侵的,試圖取代東土文明的東西,都消化掉了,去掉其中的糟粕,保留其中的精華,進行了本土化改造,
金蟬子下凡前。
佛陀曾經派過好幾個高僧大德前往東土傳教。
奈何收效甚微。
你如果拒絕改造,堅持自我,那東土文化就是鐵板,針插水潑不進。你若是接受改造,東土文化張開雙臂歡迎。
但改造後的釋教還是原汁原味的釋教嗎?
被改的麵目全非的釋教將不再受到佛陀的掌控。
佛陀不能掌控東土。
將東土做為與虛神談判的籌碼,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他隻能將金蟬子派下去。
隻有金蟬子領銜取經,真經在東土大唐才傳播的更深遠,世人接受的教義才純潔。
取經成功,意味著掌控東土計劃成功了一大半。
金蟬子下凡了,順利投生到東土了。
從小為僧的金蟬子長大了,果然宿慧未滅,記得自己師父的囑托。
光大釋教,將原汁原味的釋教經典從西天大雷音寺搬運到東土,讓佛法的光輝照耀著東土貧苦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