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殿下憂國憂民之心,臣等自然懂。”
“既如此,那就依殿下所言,臣現在便帶殿下檢閱大軍?”
聽楊安如此說,張須陀與李靖眾人對視了一眼,然後就趕緊笑道。
甚至話剛說完,他便對身邊親兵吩咐:“速速去傳令大軍,讓他們立刻集合,再有就是,為殿下以及諸位將軍準備馬車,不得有誤。”
“是,將軍。”
他身邊親兵領命,楊安滿意嗯了聲,沒多久便與張須陀他們一起進入了焉西郡。
進入焉西郡後,發現城中的百姓很少,大多都是軍士,楊安當即對張須陀詢問:“這城裡的百姓被你們遷往他處了?”
“是的殿下,焉西郡雖然以前是焉耆國國都,但城池規模有限,故此臣也隻能讓百姓遷移出去。”
張須陀如實回應,楊安微微頷首,進而繼續道:“你們這法子也行,不過如此一來,你們的軍需供給就有些麻煩了,回頭可以施行軍墾,讓士卒在閒暇之餘著手農耕。”
楊安這也是被逼無奈的應對之策,畢竟數十萬大軍常年駐守此地,若單純依靠百姓供給,那對百姓來說負擔太重。
故此他準備讓西部軍事基地嘗試軍墾,以此來減輕百姓負擔,可張須陀卻錯愕問:“殿下,若施行軍墾的話,這豈非與府兵製一樣了?”
張須陀覺得楊安此法子不可取,畢竟大隋如今已經全麵實行募兵製了,楊安這就等於公然違背朝廷國策。
可楊安身邊的長孫無忌卻搖頭說:“不,張將軍此言差矣,殿下所說軍墾,與府兵製其實還是有所區彆的。”
“殿下所謂軍墾,僅是讓士卒閒暇之餘參與農耕,可他們的軍籍,餉銀,兵器,戰甲依舊由朝廷統一管理。”
“而且這也僅是利用閒暇時間,大多數時候,士卒還是以駐守邊疆為主。”
“嗯,正如長孫愛卿所言,此事你們西部軍事基地可以先行嘗試一番,看看究竟可行與否?”
楊安讚同頷首,張須陀這才應下道:“行,等這一仗結束後,臣讓人試試。”
“嗯。”
楊安嗯了聲,大概半個時辰後,他便與張須陀眾人,一起抵達了三十萬大軍所在軍營。
此時的三十萬大軍已然集合好了,看見楊安他們來了,所有人立刻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嗯,都免禮吧。”
楊安示意眾人免禮,然後才目光一掃眾人,大喝道:“兒郎們,相信你們應該已經知道發生了何事?”
“我們的邊疆,正在被外敵入侵。”
“麵對如此情況,你們說該怎麼辦?”
“殺,殺,殺。”
他的這話一出,三十萬大軍齊齊嘶吼,楊安滿意笑笑,隨後便再次道:“好,說的好,殺!”
“既然這樣,那就準備出發,隨孤一起前往且末郡,將所有來犯之敵,儘皆擋在國門之外。”
“出發。”
楊安說完便對大軍下令了,張須陀,李靖他們也立刻指揮大軍開拔。
甚至僅僅一會後,三十萬大軍便浩浩蕩蕩向且末郡趕去了。
而就在他們趕往且末郡時,李孝恭與拜占庭帝國國君希拉克略,此時也正率領兩百萬大軍,一路向大隋邊疆衝來。
不過由於長時間的行軍,卻也讓將士們都有些疲憊,甚至就連希拉克略這位拜占庭帝國國君,此時也對李孝恭煩躁問:“咱們到底還有多久才可抵達大隋邊疆?若再繼續這樣下去,本王感覺本王的身體都快吃不消了。”
希拉克略終究還是小看了遠征的代價,就連他身邊的軍務大臣努比亞當斯,也覺得這次遠征有些草率了。
彆的不說,單是沿途所經過的荒漠,便讓他們苦不堪言,但李孝恭卻微微一笑道:“快了,也就再三個月吧,三個月後,咱應該便可抵達大隋邊疆了。”
李孝恭此時眼眸裡有著熊熊戰意,同時也在發誓,這一次,他一定要將楊廣從皇位上拉下來,一定要讓楊廣與楊安跪在他腳下臣服,讓他們為李家的血仇贖罪。
“那好吧,那便讓將士們加把勁,咱爭取儘快趕到大隋。”
聽李孝恭如此說,希拉克略這才頷首,隨後對身邊士卒下令:“讓將士們快些,告訴他們,抵達大隋以後,本王允許他們肆意燒殺搶掠。”
“是,國君。”
他身邊士卒一喜,立即就去通知了,而他們所率領的兩百萬大軍,也在收到軍令後,頓時亢奮了起來,一個個加快速度往大隋趕。
李孝恭更是在心裡一次次祈禱早日抵達大隋,祈禱他能報仇成功。
與此同時,天竺北部達陀羅城,已經將這裡完全轉化為他們地盤的盧本光與羅布,此時也在祈禱。
隻不過他們祈禱的可並非報仇,而是祈禱戒日王不會對他們進行報複。
畢竟若戒日王不對他們進行報複,那便說明戒日王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也就可以繼續擴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