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他還是打算先看一看。
萬一裡麵藏有什麼重大秘密呢。
懷著好奇他接著往下看去。
隻見族譜開頭寫著一段話。
“晉武公,育二子,長子詭諸,承其爵。”
“次伯橋,生而掌合一,始未分。後百日,掌自分,左紋“木”,右紋“易”。”
“王念父之功,以木易為楊,賜地於楊。”
嗯?
意思大概懂了。
這個晉武公生育了兩個兒子,長子叫詭諸繼承了晉武公的爵位。
他的次子叫伯橋,出生的時候兩隻手掌合在一起,始終都不能分開。
一直過了百天之後才分開,他左手掌紋是一個“木”字,右手掌紋是一個“易”字。
後來伯橋長大了,周王念其父在晉國頗有功勳,以木易為楊,賜給他楊姓,還把所賜封地叫楊地。
大概就這意思吧!
隻是,楊姓真是這麼來的嗎?
好像那裡怪怪的。
咦?
那更早之前,商周時期楊戩的楊姓又是哪裡來的呢?
額!
真是自己為難自己了。
想不通,算了!接著往下看去。
嗯?
打頭的是楊苞,官職是韓國的將軍。
直接就到了韓國?
這個時候應該是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期了。
下麵是楊朗,官職是秦將。
應該是遷徙到秦國境內了吧。
果然,下麵出現的人都是秦將,有好幾十個人,一直到末尾的楊章都是秦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章之後是楊敘,沒有官位,此時應該就是秦末了。
感覺前期有些混亂,都看不出誰生了誰,都隻是記下了名字和官職。
也可以想象當時的社會是多麼的動蕩。
但看著族譜傳承一直沒斷過,不得不說還是很厲害的。
接著他在楊敘下麵看到了一個極為熟悉的名字,楊喜!
嘶!
是自己想的那個楊喜嗎?
接著他往下看去,一直看到了楊喜之後的楊敞、楊震等人,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不是弘農楊氏的族譜嗎?
自己這麼落魄的一家人,居然還是弘農楊氏出身?
是不是有點扯了?
一直到最後看完整部族譜他才知道,原來自己這一支是楊震的第六子,楊貴的後人。
楊貴曾經舉孝廉,官至巨鹿郡丞。後來致仕沒有回弘農老家,而是遷到了楊氏縣居住。
在後麵記載著貴生盛,盛不仕;盛生昕,昕不仕;昕生升!
至於楊貴是怎麼來到楊氏縣的沒有記載。
但仔細數數的話,到自己這一代已經是楊震第四代子孫。
嘶!
但自己這一脈在楊震去世後這才幾十年就沒落成了這樣?
而且自己的老爹和爺爺最起碼都不是目不識丁的存在。
僅僅是“不仕”兩個字?
但一想到老劉家作為皇室,都還有劉備這種織席販履的人,他也就是釋然了。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呢!
可是!
楊震這個號稱關西孔子的男人,一生好像隻有五個兒子啊!
而且楊震的長孫楊賜,和自己的父親楊昕一個輩分,此時好像任職司空。
喜歡三國之楊家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楊家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