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秋收已經接近尾聲,他叫來了張楊和王必兩人。
吩咐二人依照市價收購百姓手中多餘的糧食。
一來可以運到雲中、定襄兩地去作為來年百姓的種糧。
二來也可以避免這些糧食流出去,以後成了資敵的物資。
三來也能拉動一下雁門地區的經濟。
這天。
天色剛剛亮起。
十幾輛馬車正在駛出了洛陽,準備往北而去。
而城門口此時有十數人正在相送。
看其打扮,幾人都頭戴進賢冠,穿的也都是絲綢的衣服。
而且每個人的腰間都係著玉帶,佩著劍和精美的玉佩,幾人的氣度也十分不凡。
隻聽其中一人說道:“伯喈啊,你應該改改你的脾性了,我等好不容易趁著陛下大赦天下,將你喚回朝中。”
“誰知你又...。”
“哎!”
“何至於此!”
而在幾人對麵,是一個胡子花白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老者。
隻聽老者反駁道:“老夫等人所修的七經,是老夫獻給陛下和大漢士子們的禮物。
就憑他們幾個閹宦也妄想染指?
老夫就是毀了也不會讓他們得到!”
“哼!”
說完還冷哼了一聲。
看著這個倔強的老頭,眾人也不好再說什麼。
這時楊賜站出來,說道:“伯喈啊!此去雁門山高路遠,你要保重啊!
雁門太守楊升乃我楊家子弟,我有書信一封勞你代我轉達!”
嗯?
蔡邕聞言,頓時就知道楊賜這是怕自己不好意思,所以才以帶書信的名義讓自己去見這個楊升。
他敢保證。
楊賜的信裡麵絕對交代了讓楊升好好對待他們一家。
但蔡邕拱了拱手,還是接了過去。
並沒有說謝。
而是說道:“伯獻放心,邕必定帶到!”
看著接下書信的蔡邕,楊賜等人都鬆了口氣。
旁邊另一個老者,此時對著十幾個準備護送蔡邕一家的武士交代著什麼。
隻聽老者說道:“史阿!此次伯喈北去雁門,一路就勞煩你們師兄弟了!”
而被叫做史阿的,則是一個二十出頭,手持長劍的年輕武者。
隻見史阿抱拳道:“翁叔公放心,就憑在下手中長劍,定能保的伯喈先生一家安全抵達雁門!”
此人正是燕山大俠王越的大弟子。
而老者則是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當朝太常馬日磾。
馬日磾聽到史阿的保證,點了點頭。
原本他是想讓王越出山的,但這個史阿不久前出手不凡,想來應該是得到王越的真傳。
這時楊賜來到了兩人麵前,問道:“翁叔怎麼樣?”
馬日磾回道:“該交代的已經交代了!”
嗯!
楊賜點了點頭。
接著小聲對著史阿說道:“我已經去信雁門,讓楊升出兵來上黨來接伯喈,史阿!可要小心啊!”
史阿先是愣了一下,隨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但心裡的壓力隨著這句在無限增加著。
剛開始以為是個簡單的護送任務,誰知這麼多朝中大佬前來送行不說。
還每個人都在自己麵前或明或暗的各種提點。
現在聽楊賜的話,甚至已經到了出動邊軍的地步了。
這要不要這麼誇張?
但看著當朝太尉一臉認真的樣子,不像開玩笑。
哎!
史阿歎了口氣,心裡在打鼓,希望此行能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