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管是書寫和閱讀也是朝越來越簡單的方向發展。
楊賜因為年事已高,隻是掛名而已,自然不可能讓他在操勞什麼。
他現在每天沒事就是到處轉轉,找蔡邕幾人下下棋、聊聊天、一起做做文章。
整個一退休老頭生活。
九月十日。
這天是雁門書院開學的日子,也是三郡所有學校開學的日子。
對於雁門書院,楊升並沒有摻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四百多所小學上麵。
經過教育部這段時間培訓,目前已經有了三千六百多人可以任教的教習了。
這些人早在幾天前就全部去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每人負責教授一科,最少教兩個班級。
當然這些人隻負責這一個學期的教習。
等寒假學生們放假了,他們也會繼續回到教育部學習。
之後挑選出色的擔任山長和副山長。
至於教育部裡麵,當然也還有不少人正在培訓。
預備著哪裡缺人手,或者明年這些人升二年級在放出去教書育人。
最出色的還是被他放到了軍中。
而且還有好些人雖然得道了詔令,但因為黃巾才剛剛平定,都還在來的路上,他現在更不愁缺教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每個學院最少都分配到了十人以上。
這天也正是開學之日。
所有在雁門三郡地區居住,有身份牌的人都可以待著自己家不論男女。
年齡隻要是七到十歲的孩子必須到所在的鄉鎮報名。
然後統一入學。
免除一切學費,並且發放被褥、三套統一校服、皮鞋。
統一印刷的課本、作業本、洗漱的香皂等等。
至於筆墨,楊升也思考過直接用毛筆啟蒙不適合。
他直接花十萬積分兌換了鉛筆製造方法。
所以入學的孩子先不使用毛筆,而是用鉛筆。
他認為這積分就是該省省、該花花。
一直攢著又不夠換自己想要的,還不如直接點采用就近原則。
於是在鉛筆之後,鋼筆也誕生了。
鉛筆作為孩子們前期啟蒙使用,是因為這個時候容易寫錯字。
但隨之又出現一個問題,他沒有橡皮。
於是橡皮擦也問世了。
不是生產的,而是直接兌換的。
一個積分能換一萬塊,他也也不小氣,直接換了幾大倉庫。
至於鋼筆全部作為獎勵發給了所有任教的教俞。
平日可以用來批改作業和書寫,也算是對他們的肯定。
雖然花了他十幾萬積分,但他覺得這東西值得。
而且入學的事情一直辦理了快兩天才辦完。
隨後就隨即開始分班。
教學樓雖然隻有一層,但全是安裝了玻璃的教室。
裡麵由楊升親自設計,能坐下五十個孩子。
最前麵是講台和黑板。
一切完全照搬現在的東西,除了沒有電燈之外,其他幾乎一模一樣。
也是上五天休息兩天,放假的時候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要求各村必須組織人手負責接送。
起初好多人都擔心自己去任教,會不會誤人子弟。
畢竟大家的理解當中都是一對一的啟蒙教學。
現在突然改變了,一時之間怕自己會手忙腳亂的。
周毅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也是他人生第一上課。
原本他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教室,但隨著他站在講台上。
下麵的孩子身穿整齊的校服,立即起身。
隨後躬身齊聲道:“老師好!”
聽著這一聲老師好,他都不由得一陣恍惚。
畢竟這一套教學流程他們在思教部學了個十足。
每次有人來給他們上課都會起身行禮,並喊道:“先生好!”
原來是這種感覺啊!
嗯!
他很快調整了起來。
對著下麵的學生們回道:“同學們好!”
看著下麵幾十雙眼睛好奇的看著自己,而且從他們眼神中他看到了一個詞,渴望。
那是對知識的渴望。
喜歡三國之楊家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楊家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