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也是一排七個人裡,排在最前麵的兩個。
毛丫很多人都不熟悉。
張玲子可就不一樣了。
“得益於”張玲子平時潑辣愛搞事,還愛湊熱鬨的性格,彆說是四號家屬院了,就是其他家屬院,都有不少跟她相熟的。
“以前也沒發現,這張玲子長得還行啊,怎麼在板報上,看著眉清目秀的。”
另一個軍嫂指了指半身像下麵的文章。
“不止長得還行,小薑乾部寫的這篇文章上還說了,張玲子還是主動申請去培訓,還說以後養殖場辦起來,也願意去最苦最累的一線工作呢!真是看不出來,她還是這麼個樂於奉獻的人!”
邊上的軍嫂附和:“我之前還以為這培訓就是去上上課,沒想到這麼辛苦。”
“是啊……”
不隻是婦聯辦公室前的軍嫂們在討論。
後勤部工作人們也在因為這次的板報內容而議論紛紛。
“你們看這期婦聯的板報了嗎?”
“聽說是之前那個捐獻了小黃魚的小薑同誌畫的呢!”
“是啊,怪不得,我就說她看著就麵善,果然畫出來的板報也好看得很!”
雖然不知道,人看著麵善和板報畫得好有什麼必然聯係。
但辦公室的同事們還是紛紛點頭認同。
主要是——
“多虧了這期板報,你們沒看,這幾天一直來後勤部鬨騰的那幾個人都不來了。”
說這話的人是後勤部負責接待的年輕乾事。
說到鬨騰的那幾個人,乾事白淨的臉都忍不住皺在一起,很是頭痛。
這個話題果然引起了辦公室裡眾人的熱議。
邊上一個同事譏笑了聲。
“嗬,之前她們不是還說白主任是以權謀私,故意不選她們去培訓嗎?現在知道培訓這麼辛苦,一個個屁都不放了。”
“哈哈,她們還以為這養殖場的培訓就跟我們辦公室其他培訓學習一樣,就是上上課聽聽講座呢,哪想到還要去養殖一線乾活啊。”
聽到這話的另一個乾部搖搖頭。
“哪怕是上課聽講座,也一樣不輕鬆啊,要做筆記要背誦,培訓結束之前還要考試,哪樣是能混日子混過去的。”
“那些鬨事的人可不會相信。”
這話也對。
要不是因為不相信,那些被白主任篩掉的軍嫂們也不會耿耿於懷到,連著幾天都來後勤部鬨事。
說是鬨事也不準確。
因為要是真鬨事,後勤部是可以直接讓保衛科來抓人的。
但她們就是搬了板凳來後勤部坐著。
然後不管是誰經過,她們都要拉著人抱怨幾句自己沒被選進培訓名單的事情,還得訴苦家裡有多艱難,有多需要這份工作,自己又有多能乾雲雲。
事實上,來報名養殖場培訓的軍嫂裡,有七八成都是能乾,且家裡條件一般,自己的學曆和能力也一般,需要這份工作的。
剩下的兩三成是家裡條件還行,隻是在家裡待不住,來試試看湊熱鬨的。
真正學曆高的,能力強,或者是有工作經驗,且有工作意向的軍嫂,大多在剛隨軍那一兩年裡,就會被後勤部安排去各個單位。
就如何婉晴這般,她自己要是沒那麼著急,在隨軍後的一兩年裡,後勤部自然而然會給她找合適的單位。
隻能說,一切都是陰差陽錯。
話說回來,會被白主任從名單裡篩選出來,要麼是如何婉晴毛丫這樣,有學曆或者是有工作經驗的,要麼是如張玲子等人一般,家裡條件在一眾申請人員名單裡,都屬於比較緊張的,且本人有較強意願的。
張玲子都敢立下軍令狀,主動請纓培訓結束後去最辛苦的養殖一線工作,白主任當然不會把她篩掉。
這些理由,她們說了一遍又一遍。
奈何,有些人就是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這幾天,後勤部被她們攪和得上班都不得安寧。
今天才終於安靜了一點。
本來大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有幾個年輕的乾事心裡惴惴不安,生怕那幾個搞事的軍屬是想到了什麼新的法子來折騰人。
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今天婦聯出的板報。
負責接待的年輕乾事雙手合十,默默祈禱:“希望以後小薑乾部可以多出幾個養殖場相關的板報,讓那些人再也沒臉來鬨事。”
後勤部的乾部們都知道的事情,白主任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想著因為一期板報造成的輿論影響,她忍不住想起昨天薑琴來找自己說的事情。
原本就不算多的猶豫,此時也完全消失了。
幾乎大半個家屬區的人都在討論關於板報的事情。
連板報最下方的生活小常識都被大家掛在嘴邊。
薑琴寫的生活小常識就真的是小常識。
還都是以前黃翠喜在老家時告訴她的。
比如說,發酵麵團要用冷水還是熱水,凍梨要用什麼梨什麼樣的溫度最好,如何清洗內臟和臘肉臘魚,怎麼做臘腸,千絲餅怎麼做出千絲的效果等等。
基本上都是北方人的生活小常識。
寧省地處祖國的東南方。
還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倒是王娟看著那些小常識,腦子裡很快閃過一個想法。
喜歡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請大家收藏:()隨軍住大院!躺平後全家聽我心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