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行禮退下,公孫穆憂心忡忡地走出大殿,忍不住對司馬淩小聲說道:
“此計太過冒險,稍有不慎,高昌百年基業毀於一旦,可大王如今被野心蒙蔽,聽不進勸啊。”
司馬淩微微搖頭,無奈道:“右相不必多言,如今木已成舟,我們隻能儘力而為,走一步看一步了。”
蘇羽則匆匆回到府邸,立即差人去請李安。
不多時,李安來到蘇府,蘇羽將出使吐穀渾的任務和麴文泰的計劃詳細告知。
李安聽後,臉色微變,但很快鎮定下來,拱手道:
“大人放心,卑職定當竭儘全力,隻是此事難度頗大,還望大人多提供些便利。”
蘇羽拍了拍李安的肩膀:“放心,本尚書自會全力支持你。
你此去吐穀渾,要先試探其態度,若他們有意聯手,便好好地商討出兵細節;
若無意,就巧妙設計出輿論:西突厥阿史那風到吐穀渾求出兵,吐穀渾王欣喜答應助其出兵東突厥。
記住,一切以隱藏高昌的真實意圖為首要。”
“大人放心,卑職定不會讓高昌的謀劃露出破綻。”李安目光堅定,接著說道,
“隻是此番輿論營造與外交周旋,需要一些助力,還望大人能撥給卑職幾個擅長散布消息且口風嚴實的心腹。
另外,再籌備一批足夠分量的奇珍異寶,以便在關鍵時刻作為贈禮,打通關節。”
蘇羽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回應:“人,我會從暗衛營裡挑幾個精乾的給你。
他們擅長隱匿行蹤與情報傳播,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至於珍寶,府庫中有一批剛從西域商隊購置的美玉、香料,價值不菲,晚點便命人送到你府上。”
得到蘇羽的應允,李安起身,再次拱手行禮,隨後告辭離開蘇府,緊鑼密鼓地籌備起出使吐穀渾的各項事宜。
而在館驛中的阿史那風,正煩躁地在館驛內踱步,聽聞高昌國使者求見。
他猛地停下腳步,臉上閃過一絲急切,旋即又恢複了幾分沉穩:“快請!”
使者走進屋內,恭敬地行了一禮,不卑不亢道:“阿史那風將軍,我家大王十分重視與西突厥的友誼。
隻是出兵之事,事關高昌國運,朝中大臣意見不一,大王需要些時日與諸位大臣細細商討,還望將軍能在館驛安心等候幾日。”
阿史那風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不悅,他向前邁了一步,略帶壓迫感地說道:
“本將軍大老遠趕來,誠意滿滿,如今卻要我等?你們高昌王到底什麼意思?莫不是故意拖延?”
使者麵色不改,依舊保持著微笑,從容回應:“將軍切勿誤會!
出兵之事牽扯諸多方麵,糧草調配、兵力部署、戰後利益分配,樁樁件件都需謹慎考量。
朝中大臣們各抒己見,大王需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最有利高昌的決策,還望將軍體諒我家大王的難處。”
“幾日?到底要幾日?使者可知如今我西突厥滅亡,那頡利下一個目標就是你們高昌。”
阿史那風雙眼緊緊盯著使者,“你們現在如此拖延,莫非是想等到東突厥大軍壓境才做決定嗎?
嗬嗬!要知道到那時,可一切都晚了!你們高昌不僅要生靈塗炭,你們世代積累的財富也將被洗劫一空。
百姓淪為奴隸,王公貴族們將失去現有的一切尊榮,被頡利可汗肆意踐踏尊嚴。”
使者微微低頭,神色平靜,待阿史那風說完,才緩緩開口:“將軍所言,我家大王自然知曉其中利害。
正因為事關重大,才需慎重。高昌雖小,但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萬千百姓的生死。
這幾日,大王定會儘快梳理各方利弊,給將軍一個滿意的答複。”
“希望你們高昌王能明白其中的利弊,我在這館驛等你們五日。
若五日後你們還沒有確切答複,那我就去找吐穀渾王。到那時,你們高昌可彆後悔!”
使者聽聞阿史那風這番略帶威脅的話語,心中雖滿是不屑,但多年的外交曆練讓他臉上依舊掛著恭敬的笑容。
“將軍息怒,高昌與西突厥情誼深厚,我們又怎會輕易放棄合作契機?
五日之後,必給將軍一個滿意的交代,還望將軍寬心等待。”
“好,我就等這五日。希望你們高昌王能看清局勢,莫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將軍放心!望將軍在此靜候佳音吧!”說罷,使者穩步退出房間,出門後,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
他輕哼一聲,低聲喃喃道:“不過是個垂死掙紮的莽夫,也敢在高昌的土地上威脅我們,真是自不量力。”
兩日後,李安攜蘇羽籌備的厚禮,率使團浩浩蕩蕩地抵達了吐穀渾王城。
城內異域風情濃鬱,街道上商隊絡繹不絕,吆喝聲此起彼伏。
然而,李安卻無心欣賞這熱鬨繁華之景,他心裡清楚,此次任務艱巨,自己的每一步都與高昌的命運息息相關。
在吐穀渾官員的引領下,李安一行人來到王帳之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穩步邁入王帳。
帳內,吐穀渾王慕容穹端坐在主位之上,兩旁文臣武將依次而立。
文臣之首是大相拓拔昭,此人足智多謀,長期協助慕容穹處理政務,出謀劃策,是慕容穹極為倚重的智囊;
武將之中,當屬定城王赫連雄最為勇猛善戰,他手握重兵,在軍中威望極高,麾下將士對他忠心耿耿。
李安進帳後,先行大禮,恭敬說道:“尊敬的吐穀渾王!
高昌與貴國向來交好,貿易往來頻繁,互通有無,百姓安居樂業,此乃兩國之幸事。
然而,當下西域局勢風雲突變,西突厥已被東突厥所滅,曾經強盛一時的西突厥如今分崩離析。
西突厥的阿史那風將軍,逃亡至我高昌,懇請我高昌王出兵相助,意圖複國。”
此言一出,帳內眾人皆麵露驚訝之色,旋即交頭接耳起來。
李安接著說道:“我高昌王心懷西域和平,不願見生靈塗炭,更不願東突厥一家獨大,威脅各國安危。
經過深思熟慮,我高昌王認為這或許是一個契機。
倘若高昌與吐穀渾攜手,助阿史那風將軍複國,共同出兵東突厥。
不僅能解西突厥之危,戰後還能瓜分突厥的土地與財富,壯大兩國實力。”
慕容穹聽後,並未立刻回應,而是陷入沉思。
這時,大相拓拔昭向前一步,拱手說道:“王上,臣以為此計可行。
東突厥野心勃勃,若不加以遏製,日後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