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徽宗在蔡京、朱勔、梁師成、李邦彥的伴駕下,帶著張明遠和費無極師徒六人一同去艮嶽遊賞。
眾人出了延福宮晨暉門,向西直抵艮嶽西邊的華陽門。這艮嶽也稱之為華陽宮,名字很有道教風範。這華陽門紅牆綠瓦,雕梁畫棟,好似天宮的樓宇。
走進華陽門,一條大路直通向東,直達一座高山。路邊,乃八十棵荔枝樹鬱鬱蔥蔥。透過荔枝樹,放眼望去,山下孔雀居然開屏了。幾隻仙鶴也飛來飛去。
宋徽宗喜出望外,用手一指,眾人也看了過去,皆目瞪口呆。張明遠等人定睛一看,有幾個小黃門在山後跑來跑去。
路北側叫做西莊,有許多農家屋舍,鶴發童顏的老者身披天青色的道袍,拄著拐棍,走來走去,好似道家太上老君一般。
西莊路邊有耕田,左邊是金燦燦的麥穗隨風搖曳,右邊是墨綠的稻田裡蛙聲一片。路以南叫做藥庫,便是製藥作坊,但見許多男女在勞作,一個個說說笑笑。
宋徽宗讓張明遠和費無極等人將木盒與葫蘆交給藍從熙的人。宋徽宗叮囑道:“記得一會我們下山來準備妥當。”
藍從熙道:“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宋徽宗又道:“讓種溪帶畫學生來。”藍從熙道:“陛下放心,微臣自然安排。”
宋徽宗道:“華陽宮每日可曾灑掃?”藍從熙道:“陛下放心,微臣親自監督,必無差錯。”宋徽宗笑了笑,示意他退了下去。
眾人四處張望,喜笑顏開。宋徽宗道:“太師,這‘花石綱’如今可好?”
蔡京道:“陛下,自政和七年以後,東南郡官、監司、二廣市舶司都要進獻花石,為了不讓陛下勞思費神,微臣與朱太尉早已上了奏折,陛下也是知道的。沒有聖旨,他們不能直接獻給陛下,由我等代為轉送,自然萬無一失。”
宋徽宗納悶道:“這是為何?”眾人也看向蔡京。蔡京捋了捋胡須,笑容滿麵。藍從熙眨了眨眼睛,蔡京點頭一笑。
張明遠師徒三人麵麵相覷,心中尋思,這老賊明明想中飽私囊,故而要自己轉送,真是豈有此理。
蔡京道:“陛下,如此也是替陛下著想,就怕陛下多有勞頓,也免得那些魚龍混雜,叨擾了聖上的雅趣,畢竟他們實乃凡夫俗子,肉眼凡胎,自然比不上聖上的獨具慧眼,我等跟隨陛下多年,也耳濡目染,知道一些,自然替陛下分憂。”
聽了這話,宋徽宗喜笑顏開。蔡京道:“每有一批‘花石綱’送來,都有好幾十船。所運物:石有靈壁石、武康石及登、萊的文石。竹有二浙奇竹、湖湘文竹。那儋州南海的椰子,福建路的荔枝、橄欖、龍眼,成都府路的佳果木。”
朱勔笑道:“陛下,花木倒是容易成活,果品則要挑選精兵強將快馬加鞭,沿陸路一站一站傳遞,在果品還新鮮之時運到京城,才可讓艮嶽妙趣橫生。”
宋徽宗擔憂道:“如此興師動眾,朕就怕擾民過甚。畢竟明遠恐怕也道聽途說了,這花石竹木,來自蘇杭。”隨即看了一眼張明遠。
蔡京見宋徽宗蹙眉,便勸道:“陛下不喜女色,所愛隻是尋常花草樹木,世人連多看一眼都不肯,陛下不必如此擔驚受怕。如若刁民草寇還有怨言,不過是辦事的人辦事不力,或是官府用人不當。此非陛下過錯,以後微臣吩咐下去,讓他們不要擾民就好。如若陛下還不放心,微臣以為可組建提舉淮浙禦前人船所,由內侍鄧文誥全權負責,並由朝廷定下法度,以後陛下可傳達旨意,指定人船按數量征集,再運入京城。此外不許其他人進獻。如此就萬無一失了。”
此言一出,宋徽宗露出滿意笑容。蔡京使個眼色,餘眾無不歌功頌德,張明遠和費無極師徒也不得不隨聲附和。
蔡京畢竟上了年紀,腿腳不便,故而坐在西莊的小亭子裡,喝茶納涼,梁師成陪著蔡京,故而留了下來。朱勔和李邦彥伴駕左右,張明遠和費無極師徒六人,緊隨其後。
宋徽宗示意張明遠和費無極近前,朱勔和李邦彥不得不退後,宋徽宗又招了招手,子午四人又跟在張明遠和費無極後麵,朱勔和李邦彥隻好麵麵相覷,跟在最後麵,心中雖有不悅,可也無可奈何,畢竟宋徽宗與張明遠乃親密無間的摯友,他們自然不敢造次。
走了幾步,宋徽宗突然轉過臉,示意朱勔和李邦彥不必緊隨其後,二人愣了愣,隻好停在原地,目瞪口呆。
宋徽宗在前,張明遠和費無極師徒六人沿著石階登上壽山,山上鬱鬱蔥蔥,百草豐茂,金色猴子在林木間跳來跳去,來自成都府的長臂猿也在林間穿梭。這讓張明遠和費無極愣了愣,仿佛回到童年歲月一般,在終南山便是如此場景。眾人沿著壽山山道,自西向東走,竹林搖曳,風景秀麗。
下了壽山,跨過一條小溪上的木橋,但聽流水潺潺,嘩嘩作響。過了木橋,又見一座高山,山上疊石千姿百態,依然是鬱鬱蔥蔥,綠樹成蔭,再往北,來到一個亭子,叫做極目亭,雕梁畫棟,自然巧奪天工。眾人憑欄遠望,隻見山下好大一個湖泊,叫做雁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午叫道:“極目亭,這名字取得極好。果然是極目遠望,一覽無餘。”餘下道:“高山仰止,登高望遠。”普安道:“挖湖造山,古來有之。”武連道:“如此浩大規模,不知要多少人多久才可完成。”
費無極道:“有禁軍,不缺人。”張明遠道:“果有此事?”
宋徽宗道:“不錯,高卿帶領禁軍裡的能工巧匠修建艮嶽,蔡京和童貫,還有梁師成、藍從熙他們都鼎力相助,便不費吹灰之力。”一語落地,眾人了然不惑。
張明遠納悶道:“陛下,這艮嶽有何不同之處?”
宋徽宗道:“自秦漢以來,皆是‘一池三山’的布局。朕這艮嶽卻與眾不同,詩情畫意進入園林,便是蘇東坡讚譽王摩詰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朕以為便是‘園中有畫,畫中修園。’疊石為山,妙不可言。如此‘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盛。’天下莫可能及。”
費無極道:“陛下,艮嶽名稱,從何而來?”
宋徽宗介紹道:“道教說,艮在八卦中,為山之象。若作方位便指的是東北方。朕當年登基大寶之初,無有子嗣。有那得道高人指點迷津,他說‘京城東北角,加以少高,便可多男。’故而這艮嶽實乃我大宋龍脈所在,有了艮嶽,多子多孫,多福多壽。江山社稷便可後繼有人。”眾人這才明白過來,艮嶽的由來,原來如此。
張明遠環顧四周,但見壽山疊石飛瀑,嘩嘩作響。那雁池裡,波光粼粼,不由讚道:“如此神仙境界,便是‘人在畫中走,人在畫中遊。’”
費無極笑道:“這是我說的,師兄卻一字不差記下了,佩服佩服。”此言一出,眾人喜笑顏開。
眾人又跟隨宋徽宗往北,但見一座更大的土山,叫做萬歲山。張明遠等人自然心知肚明,艮嶽過去叫做萬歲山,便是以此山為名。那雁池的泥土都被堆積在萬歲山上,故而萬歲山越來越高大,雁池越來越寬闊低窪。湖水波光粼粼,畫坊遊來遊去。萬歲山腳下參天巨木比比皆是,更有那野兔跑來跑去。
宋徽宗指著雜草叢生,道:“這些雜草叢生,可不是嶺南的荒山野嶺。乃是精心栽植。”說話間,兩隻梅花鹿從山坡的草叢跳了出來,瞅了一眼眾人,便緩緩轉過頭,走遠了。
正在此時,一聲炸起,“萬歲山瑞禽迎接聖天子的大駕!”眾人看時,一個男子,帶著兩個道童,跪拜於地。旁邊草叢裡,有兩個大盤盛著肉炙、粱米。
宋徽宗大手一揮,笑道:“薛愛卿,請起。”這人名叫薛翁,是童貫手下的馴獸師,此人原本在東京城瓦肆耍猴戲,一日童貫路過,偏偏見到此人的神通廣大,便帶入延福宮,推薦給宋徽宗。艮嶽裡的珍禽異獸時常上躥下跳,搞的萬歲山亂作一團,宋徽宗早想找人打理一番,童貫最會察言觀色,故而早早替宋徽宗物色到了此人。此人見此美差,便把渾身本事使出來,自艮嶽開建,便在此掌控,此後便與藍從熙一同打理艮嶽。藍從熙一門心思在延福宮,故而艮嶽便讓薛翁實際掌控了。
薛翁道:“今日陛下到來,可大飽眼福,陛下請看。”又有兩頭梅花鹿緩緩走了過來。宋徽宗喜道:“路遇二鹿,此乃吉兆。”
張明遠問道:“陛下,這有何說法?”薛翁介紹道:“二位先生,二鹿相迎,一路順風。”眾人點了點頭,宋徽宗喜上眉梢,命人重賞,那薛翁帶著童子拜謝而去。
費無極道:“可有什麼奇石,還望陛下介紹一番。”宋徽宗引眾前行之際。有許多假山矗立,眾人繞過假山叢,來到最中間的一塊,宋徽宗雙手合十,介紹道:“這艮嶽裡的‘磐固候’近在眼前,你們快頂禮膜拜。”眾人仰頭看去,果然一座高大的太湖石,高聳入雲。
見張明遠和費無極等人無動於衷,宋徽宗一臉不悅,但也不生氣,笑道:“你們不愛石頭,故而不懂禮數。朕不怪你們。”隨即自己跪拜於地,磕了三個頭,這令眾人詫異萬分。
眾人又跟隨宋徽宗登上萬歲山介亭,此處居高臨下,乃是觀看雁池絕佳的地方。眾人坐了下來,早有隨從將果品香茶端上來,宋徽宗招呼眾人享用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