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力不從心_兩宋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兩宋傳奇 > 第99章 力不從心

第99章 力不從心(1 / 2)

回到軍營大帳,童貫命宇文虛中執筆,給宋徽宗上了一份奏折。奏折被快馬加鞭急匆匆送往東京去了。

宋徽宗正在延福宮作畫,見到八百裡加急奏折,便搖搖頭,不情不願之際,緩緩放下手中禦筆,拿起童貫送來的奏折,細細看來,其文曰:

臣仰遵睿訓,付以北事,寅夕竭慮,深恐不逮,上辜委寄之重。臣竊惟複燕大計,昨正月間,女真下中京,餘睹往雲:中契丹分力枝梧女真之際,我乘機會進兵,收複殊省事力,既失此便,巳為後時。臣奉詔來北,星夜倍道,於四月二十三日到高陽關,整促行軍之備。即見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須之用百無一有。如軍糧雖曰:見在粗不堪食,須旋舂簸僅得其半。又多在遠處,將輸費力。軍器甚缺,雖與太原、大名、開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適用,至於得地版築之具並城戍守禦之物悉皆無備。

蓋河朔二百年未嘗講兵,一旦倉卒,責備頗難。臣近聞易州軍民萬人延頸引兵以獻城壘。又西兵未來,未敢出應,致彼複疑。

宋徽宗看畢,緊鎖眉頭,歎道:“這童貫曾誇下海口說,我大軍一到,契丹人聞風喪膽,抱頭鼠竄,幽州城的中原人必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可他如今見到的居然是: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大軍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不加訓練,驕橫懶惰不堪。軍需物資要什麼沒什麼,這軍糧充其量隻有帳麵上的一半。豈有此理?”說話間趕忙召集群臣,抵達延福宮大殿商議對策。

王黼戰戰兢兢,歎道;“陛下,總之,童大人的話,就是河朔一百多年不曾打仗,一旦戰事四起,恐怕要誤事。這可如何是好?”雙腿不由哆嗦開來。

李邦彥嚇的一身冷汗,默然不語。高俅擦了擦額頭汗珠,驚道:“陛下,如此必得快速補充糧草,火速運往太原府和雄州。如若遲疑不決,恐怕後患無窮。”

梁師成道:“陛下,我看童大人危言聳聽,西軍北上,種師道和種師中兄弟二人統領,必無差錯。”

朱勔道:“不錯,這童太師為了剿滅江南方臘賊寇,把應奉局也停辦。如今為了北伐幽雲,朝廷給的錢夠多了,莫非還不知足?”見宋徽宗一臉不悅,眾人便不再說話。

宋徽宗見眾人並不言語,愣了愣,笑道:“怎麼,為何啞口無言了,你們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但說無妨。”

高俅道:“河北軍和西軍不可相提並論,西軍經年累月對抗西夏,河北軍卻因‘澶淵之盟’,這些年一直修生養息。不過聖上不必擔憂,微臣即刻令人火速趕往太原府和雄州,派大將前去,鼓舞士氣。他們必可以一當十,打敗遼國。”

李邦彥見高俅不停給自己擠眉弄眼,便心領神會,立馬歎道:“陛下,童大人這些年在西軍,自然知道軍中軍需缺口極大,這步兵軍靴,便是一大開銷,入不敷出。何況其它物資。我官軍打敗遼軍,易如反掌,不過糧草輜重,還要足備才好。如若供不應求,便要費儘周折。”

王黼道:“不錯,伐遼乃國家大事。如若久拖不決,一旦金國滅遼,恐怕幽雲十六州就會被女真人占據。我大宋將錯失良機,幽雲十六州便不為我大宋所有。”宋徽宗聽了這話,大驚失色。

朱勔道:“陛下,江南方臘已滅,此乃聖上神威所致。如若收複幽雲十六州,那陛下便可告慰太祖皇帝在天之靈了。”

宋徽宗聽了這話,心神不寧,緩過神來,點了點頭,喜出望外之際,握著朱勔的右手,笑道:“愛卿所言極是,朕多年以來有三大夙願,其一,征討西夏。其二剿滅草寇。其三收複幽雲十六州。如今三件事,隻缺伐遼這件事。如今耶律延禧如喪家之犬,遼國也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如若坐等完顏阿骨打滅遼占據幽雲十六州,我大宋再去商討此事,恐怕並不容易。童愛卿勞苦功高,平定西夏,剿滅方臘,如今又北伐幽雲。他在前方為國為民,朕自然要讓他無後顧之憂。至於他的奏折,恐怕也確有其事。不過朕心意已決,北伐幽雲,不可動搖。諸位愛卿必要同心同德,為朕分憂才是。”眾人皆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蔡攸尋思,此番童貫伐遼,其中的油水不少,如若讓童貫一人獨吞,如何是好,我定要主動請纓,前往太原府,攔下那調撥糧草之事,與童貫平分也是極好,想到此處,喜上眉梢,便拱手道:“陛下,童太師勞苦功高,雖說他乃棟梁之才,可以一當十。但他畢竟一人也分身乏術,微臣願前往太原府,助他一臂之力,為陛下分憂,為國家出力,還望陛下應允。”

宋徽宗聽了這話,喜上眉梢,立馬讓他在延福宮隨時待命,不必回府邸去了。蔡攸大喜過望,其餘人羨慕嫉妒,不在話下。宋徽宗又讓送信人回太原府去複命,告訴童貫,不必擔驚受怕,朝廷自有妙策。

那送信人回到童貫軍營大帳,報告了此事,童貫大驚失色,尋思道:“看來皇上還不相信老夫所說。形勢不容樂觀,我帶兵二十多年來,從不敢打無準備之仗。此番如若貿然發兵,後果不堪設想。但皇上如今遠在東京,不知前方軍情,即便知道,也束手無策。再說高俅、李邦彥、朱勔、王黼、蔡攸,這些家夥,必定會在陛下跟前造謠生事。我看北伐難上加難。可如今誇下海口,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若臨陣退縮,便要丟人現眼了。老夫看,此乃因果報應。老夫害死了劉法將軍,如今莫非是他冤魂不散,來報仇雪恨不成?老夫如今倒成了劉法第二。不過有老種,還有王稟和楊可世。這三人之中,可找個替罪羔羊,便是萬不得已了。楊可世乃老夫親手提拔,實乃心腹愛將,自然不可害他。王稟也是一員虎將,雖說為人耿直,但豪爽義氣。此番老夫三言兩語便說服的他心服口服,他便心甘情願抵達太原府,在老夫麾下聽用。畢竟老夫剿滅方臘,這王稟可是衝鋒陷陣,勇猛無敵。此人成為老夫愛將,也易如反掌。惟有種師道,這老家夥,年事已高,脾氣卻又臭又硬。他嘴上不說,心裡自然並不服氣。當年種師道見了我,就趾高氣昂,居然不跪拜。如今上了年紀,能把我放在眼裡就怪了,但此人在西軍中威望極高,不可輕動。皇上對張明遠和費無極最是恩愛有佳,我又不可怠慢他們。得罪他們,便是得罪皇上,得罪皇上,便會有蔡京的下場。這建功立業,還要靠皇恩浩蕩才是,至於伐遼之事,還要從長計議,給皇上的奏折,要情真意切,將肺腑之言托出,皇上是文人墨客,性情中人,如若我好言訴苦,他必會垂憐。”想到這裡,惆悵無比,走到帳門口,一股冷風襲來,渾身打顫之際,又趕忙轉過身,急匆匆退了進去,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宇文虛中站在一旁,道:“太師,此番伐遼,要謹小慎微才是。”

童貫道:“我何嘗不知,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多年以來,本官帶兵打仗曆來都是運籌帷幄,可此番麵對契丹人,也有些擔驚受怕。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偏偏我大軍如此情狀,怕是令人擔驚受怕了。”

宇文虛中勸道:“事已至此,還要從長計議。”

童貫雙手抱胸,冥思苦想之際,宇文虛中近前將紅色披風給童貫披上,童貫喝了一口茶,站起身來,與宇文虛中一同走到帳外,但見夜色昏暗,唯有幾顆星辰,忽明忽暗,一閃一閃。

次日,童貫帶著張明遠等人到了河間府分軍,那十萬大軍分為東、西兩路軍。以雄州和廣信軍為東西路軍的防區,座座軍營,人聲鼎沸。天上飄著小雨,淅淅瀝瀝,點點滴滴。

張明遠在軍帳內,歎道:“這打仗,也不是說人多勢眾就穩操勝券。自古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比比皆是。”

費無極道:“不錯,兵不在多,而在智勇雙全。精兵強將,實為當務之急。如若讓一群烏合之眾前去,豈不白白送死?”

子午道:“師父,師叔。弟子以為,此番北伐,這麻煩,不在此處。”普安聳了聳肩,驚道:“此話怎講?”


最新小说: 非富即貴 昨日重現:暖陽與你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開局九叔大弟子,鬼怪見我繞道走 重生2007:財運亨通 易經智慧:開啟人生新境界 神魂天帝 招惹反派少年後被纏上了 A爆!黑白兩道真千金又掉馬了 楚小姐,弄丟我的這六年怎麼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