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無極好奇之際,雙手抱胸道:“此話怎講,還望賜教?”
空遠歎道:“吐蕃國王要古思羅到中原打敗大宋各大門派,算是一廂情願。吐蕃也非我大宋對手。就是遼國、西夏也不敢說,要殺到東京,何況吐蕃。大理國倒是本本分分,算是我大宋的兄弟之國了。”
普安不解道:“同樣是以佛家為國教,為何大理國與我大宋世代友好,西夏卻屢犯邊關。這是為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空遠介紹道:“這就是人各有誌了,不可強求。西夏乾順雖說是個佛教徒,可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麵對遼國與我大宋,夾縫中求生存嘛,故而要理解他才好。而大理國卻不同,遠在我大宋西南邊陲,有我大宋保護,沒什麼憂患。吐蕃與交趾也不敢輕舉妄動,大理國自然不需要金戈鐵馬。”
子午道:“大師果然是大師,一語道破。”
普安道:“目下我大宋尊崇道家,你們少林寺一定羨慕嫉妒恨吧?”
空遠哈哈大笑,輕輕搖了搖頭,歎道:“這般追問,老衲如何作答,還是沉默寡言的好。”
張明遠想了想,笑道:“聽說太子喜歡佛家,不知有無此事?”
空遠道:“不錯,太子還擺駕過少林寺與老衲有一番促膝長談。”費無極道:“太子此人如何?”
空遠聽了這話,搖搖頭,一臉不悅道:“無可奉告,你們對太子議論紛紛可不好。”
普安試探起來空遠,隨即道:“我覺得太子挺好的。”武連道:“太子還小。”餘下道:“太子不小了。”子午道:“再小也比明紅的弟弟大,再大也是皇上的兒子。”
空遠捋了捋胡須,笑道:“老衲觀太子此人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恐怕非雄才大略之人。”
費無極驚道:“如若太子登基大寶,豈不有些乾戈。”張明遠道:“沒辦法,太子登基大寶,誰能阻攔。”
空遠道:“這登基大寶,隻是遲早之事。”子午道:“如若太子登基大寶,莫非大師不高興?”
空遠詫異萬分,搖搖頭,苦笑道:“有什麼好高興的,又有什麼不高興的?”
普安安慰道:“說不定太子登基大寶,國教就變成佛家了,少林寺會重振雄風。”
空遠擺了擺手,歎息道:“恐怕沒什麼可能了。太子優柔寡斷,皇上年富力強。老衲恐怕等不到那一日了。”
武連道:“聽說少林寺有一個達摩祖師,他是天竺來的?”空遠點點頭,雙手合十,虔誠道:“達摩祖師乃少林寺祖輩,天下人皆要尊敬。”
武連笑道:“少林寺武功如何?”空遠道:“莫非你擔心我少林寺明日會輸給吐蕃古思羅?”餘下道:“當然沒有。”隨即擺擺手。
普安搖頭道:“少林寺天下第一,想必吐蕃法王古思羅也是自討苦吃。”
空遠道:“這倒不然,且看明日如何?如若可以化乾戈為玉帛也很好,免得大動乾戈。明日老衲要與吐蕃古思羅談論一番。”
張明遠道:“不錯,可以言和就不必大動乾戈。”
費無極冷笑道:“就怕吐蕃古思羅不肯善罷甘休,如之奈何?你們素聞吐蕃古思羅一慣雷厲風行,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雖說模樣凶巴巴,可也講義氣。”
子午環顧四周,走向窗邊,看向外邊,歎道:“少林寺真舒服,鬱鬱蔥蔥,風景優美。”
普安也站起身來,對空遠畢恭畢敬,道:“不如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素聞少林寺天下聞名,如若來了不走一走,看一看,敲一敲,瞅一瞅,豈不可惜?”
空遠笑道:“明遠、無極,你們意下如何?”
張明遠道:“自然很好,就怕大師不高興。”費無極道:“也怕大師公務繁忙,我們多有打擾,就罪過了。”
空遠雙手合十,笑道:“你們還是孩子氣,我們也算老相識了,大可不必拘禮。我佛家說的就是,無憂無愁,無拘無束。”
費無極道:“莫非我入錯教派了,我就喜歡這般無拘無束。”
空遠神情肅穆,莊重道:“目下乃是掌門人,你這般說話就好笑了。莫非你能放下身段,離開儒家,到我佛門,豈不貽笑大方?”
費無極道:“隨便說說,開個玩笑。師父在天有靈,聽我這般胡說八道,豈不傷心難過了。”
張明遠道:“無極,老大不小了,還開這般玩笑,豈不是大大的罪過,你可知罪?”費無極道:“當然,當然,罪過,罪過。”空遠道:“三教合一有何不可,你們何必這般模樣?”張明遠驚道:“原來大師也主張三教合一?”
空遠道:“當然,當然。”嘴上這樣說,心裡樂個不住,如若三教合一,佛家就厲害了,佛家擁有儒家和道家所有的,也有二者沒有的。如若三教合一,佛家將會一家獨大。
費無極道:“三教合一也不錯。我們就可以吃肉喝酒,讀書寫字,娶妻生子了。”張明遠道:“當然,當然。”
空遠麵露難色,笑道:“喝酒吃肉,娶妻生子,罪過,罪過。我佛家可不能這般。”
普安道:“方才大師還說希望三教合一,是也不是?”餘下補充道:“為何目下又變卦了?”武連緊隨其後,笑道:“豈不自欺欺人?”子午笑道:“三教合一,人生就圓滿了。”子午笑道。
費無極道:“以後絕不再提三教合一的話了。”張明遠道:“三教合一,又不是說各自規矩都廢了,都破戒了。”
空遠道:“當然,三教合一,玄空道長最主張,可惜他駕鶴西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費無極道:“不過懸空寺還在,那裡就是三教合一的遺跡。”
空遠道:“人生在世很是苦,正所謂:生老病死苦、愛恨情仇苦、怨憎離彆苦、有失有得苦。”
費無極神情肅穆,歎道:“大師所言極是,如若不是看破紅塵之人,恐怕難以有此見識,自然是高人才可成此境界了,凡夫俗子恐怕不能。”
空遠道:“佛家還有七寶,正所謂:金、銀、琉璃、珊瑚、硨磲、赤珠、瑪瑙。”子午道:“七寶?有什麼用?還望大師賜教?”
武連道:“我們來少林寺,是來看武功的,大師給我們道家子弟說許多佛門之事,這恐怕不合時宜?什麼苦啊苦的,人活著要開心,為啥苦?”
空遠笑道:“苦儘甘來,憶苦思甜,苦中作樂。苦後自然就有甜了,是也不是?”武連道:“當然,當然。”
普安道:“這沒什麼不好,聽一聽也不錯,就當一種學問好了,不是在說三教合一麼,難道了解一番也有錯,豈不可笑?”
子午道:“所言極是。這佛家果然博大精深。可惜來自天竺,非我中原本土。”
餘下道:“這便是我道家與佛家的區彆。不過佛道儒,既然說三教合一,也不必太過排斥。”
空遠道:“不錯,年紀輕輕有此見識,可見後生可畏。”
費無極道:“這三教合一,到底好也不好?”張明遠道:“大師以為如何?還望賜教,但說無妨。”
空遠環顧四周,語重心長道:“三教合一,也好也不好。不過目下天下紛爭,我大宋麵對遼國與西夏,這般虎視眈眈之輩,自然要摒棄前嫌,放下爭執。豈不聞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之事。因此老衲因為,各大門派自然可以攜手並肩,行俠仗義,保家衛國,才乃我少林道義所在,中原魂魄所在。”
張明遠道:“我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費無極道:“大師請。”空遠起身道:“好,跟老衲四處走一走也好。”眾人相隨,一同走了出來。
空遠且走且談道:“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建造的,你們早有耳聞。”
費無極道:“當然,孝文帝這人與西夏乾順都是雄才大略之人。我聽西夏人說,乾順總自比為孝文帝。二人皆是虔誠的佛教徒!”
張明遠道:“莫非大理國段和譽不是?”空遠歎道:“段和譽也是。”眾人歎息不已。
空遠接著道:“孝文帝不愧為雄才大略的國主,他安排小乘佛教的天竺高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建造了這舉世聞名的少林寺。其後孝明帝時菩提達摩老祖到了少林寺,發揚光大了少林寺。隋文帝、唐太宗皆為少林寺發揚光大做出許多大事。如今我大宋少林寺雖說暗淡下來,可各大門派還是推崇我少林寺為武林至尊。”
武連問道:“少林寺最著名的是哪些地方?”空遠道:“大雄寶殿、達摩洞、鐘樓鼓樓、塔林。這四個地方作為我少林寺四大聖地。”用手比劃開來。餘下追問道:“此話怎講?”
空遠笑道:“大雄寶殿,自然作為少林寺最大正殿,諸多佛事,皆在此處。達摩洞乃少林寺武功道義之所。鐘樓鼓樓,自然是晨鐘暮鼓之地,唐太宗李世民也刻碑撰文於此,正所謂,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流傳至今,乃我少林寺最輝煌之時。”
普安道:“塔林又當如何?”空遠雙手合十,虔誠有禮,緩緩道:“曆代祖師高僧皆圓寂於此,自然令人敬畏。”
子午聽了這話,神情肅穆,應聲道:“我們目下想去大雄寶殿看看,不知可不可以?”空遠笑道:“當然可以。”子午四人緊隨其後。
空遠在前,張明遠、費無極隨後,眾人一同進入大雄寶殿。但見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
子午問道:“達摩洞在室外?”空遠點頭道:“你們要去看看?”張明遠喜出望外道:“當然,方才所說都要看看。”
眾人隨空遠而去,到了達摩洞、鐘樓鼓樓,一一觀看,讚不絕口。四下已是黃昏時分。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