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占領大宋西京洛陽河南府後便向潼關撲來,種浩獲知軍情大為震動,不敢怠慢,自然早做準備。
京兆府,軍旗烈烈,將領士兵、黎民百姓,儘皆誠惶誠恐。張明遠、費無極和子午四人也在大營,等候種浩調遣。在城外大營,種浩緊鑼密鼓的調兵遣將,以備作戰。
種浩環顧四周,叫道:“眾將聽令!京兆府各路大軍務必加強防備。此番固守潼關事關重大,不可小覷,本將軍要前去禦敵,京兆府就有勞諸位了。”
眾將應聲便道:“是,將軍。我等定當不負重托,願憑將軍調遣。”
“好,如此便好。”種浩想了想忙道:“長安城外要組織好兵力,整個關中大地要連成一片,不可孤守一城,大家可明白了。”
劉參軍應聲道:“種將軍,末將已在關中各路安排妥當,請將軍放心。”
種浩又問道:“好!那西夏方麵可有動靜?”
趙將軍道:“報告將軍,西夏蕭關又換將領了,據探,西夏乾順派了嵬名安惠手下的人,西夏兵力明顯增加。”
種浩尋思片刻忙道:“這是何故?速派人前去探來。”趙將軍道:“是,將軍。嵬名安惠深謀遠慮,詭計多端,不得不防。”
種浩歎道:“所言極是,要小心提防。”趙將軍拱手道:“將軍,就此告辭。”言畢意欲匆匆離去。
種浩趕忙示意他們不必火急火燎,隨即又追問道:“金賊離關中還有多遠?”趙將軍應聲道:“八百裡啦!”種浩命令道:“再探,再報!”
夜色深深,京兆府軍旗烈烈,人心惶惶。諸將退去,種浩才得空與張明遠、費無極等人說話。
張明遠道:“潼關實乃京兆府咽喉所在,如若失守,金軍就勢不可擋了。”
費無極大驚失色:“既然如此要緊,就要全力以赴了。”
子午靠近種浩,問道:“將軍,帶兵打仗可有什麼秘訣?”
餘下也道:“三國時代許多人都會帶兵打仗,比如曹孟德、周公謹、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
普安道:“要說帶兵打仗,能征慣戰者,古往今來,比比皆是。不過要隨機應變,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劉玄德兵敗夷陵。皆是剛愎自用所致,實乃我等引以為鑒之事。”
武連擲地有聲:“要說這剛愎自用,當屬馬謖失街亭。”
種浩捋了捋胡須,點了點頭,微微一笑:“不錯,為將者不可剛愎自用,要隨機應變,審時度勢。不可自以為是,以免一敗塗地。”
張明遠語重心長道:“世人皆知這帶兵打仗,很不容易。如若為將者剛愎自用,不聽勸阻,勢必一敗塗地,這便是驕兵必敗的道理。”
費無極道:“曹孟德在官渡之戰時虛心請教,可赤壁之戰時就狂妄自大,故而一敗塗地,自此不敢南下。”
種浩素知曹孟德的故事,對這人很是佩服,不過曹孟德這人很是不簡單,尋常的眼光看待此人恐怕有所不妥,想到這裡就笑道:“曹孟德這人是英雄人物,要論王侯將相裡何人氣勢磅礴,當推曹孟德。”
張明遠道:“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我大宋黎民百姓最喜歡三國了。”
費無極道:“曾幾何時,東京城裡的《說三分》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次日,密探上報說,西夏增兵蕭關是為了防止金人入侵,讓種浩將軍不必擔憂,不要誤會。可京兆府之人自然心知肚明,黨項人的話,不可輕信。
種浩對諸位將領歎道:“如今的西夏雖說是離開李元昊時代的西夏,但乾順此人比起李諒祚要雄才大略的多,如今我京兆府與西夏可謂共金人一敵,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再者金人西進,西夏加強防守也在情理之中。好啦!潼關實乃我京兆府防守之命脈所在,我將前往督戰,望各位將領好生擔待,京兆府就先由劉將軍掛帥啦!”
劉參軍歎道:“將軍,不必如此,我等儘皆大宋將領,東京失守實乃大宋不幸,然則京兆府實為大宋第二大城池,防守也頗為重要。自然不敢怠慢,定會竭儘全力。”
趙將軍道:“我等定當儘心竭力,將軍大可放心。”
種浩道:“好,明日我便前往潼關,今晚略備薄酒,萬望諸位前來,也算是暫彆辭行。”
劉參軍道:“將軍,我等定當前來。”言畢儘皆退了出去。
傍晚時分,京兆府城中燈火輝煌,不過陣陣風來,顯得絲絲涼意襲上心頭。四月裡,關中本是春意闌珊,鶯歌燕舞,春日踏青佳際,此時卻少有孩童歡笑,原來大人們都說,金人要來了。
在種浩軍營大帳,將領齊聚一堂,圍坐一桌,攀談開來。姚月和種容吩咐丫鬟,好酒好菜,款待諸位,陪了幾杯後,不勝酒力之際,二人被丫鬟扶到馬車上,回到城裡府邸歇息去了。張明遠和費無極等人也陪同吃酒,眾人喜笑顏開,樂此不彼。
種浩道:“諸位!想當年,我從家父手中接過這京兆府防務,時光匆匆離去,真是光陰似箭,難以複返!一晃三五載,大家同甘苦、共戰鬥,辛苦啦!來,我敬你們一杯。”說著站了起來舉著酒杯看著各位將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將一看忙站起來道:“將軍,我等彼此彼此啊!”
趙將軍道:“想起來種老將軍去逝久矣!您繼承父誌,上對得起陛下,下對得起百姓,勞苦功高,我等佩服不已,在您手下與老將軍當年並無差彆。兩個字:爽快!一句話:無怨無悔,不枉此生!”
劉參軍道:“您與李綱將軍可謂大宋兩員虎將,實乃大宋之幸,黎民百姓之福。”
種浩擺擺手,尷尬一笑,忙道:“唉!諸位將軍,過獎!李綱將軍乃是我大宋將領之楷模。如今金賊西進,我等定當繼承李將軍之誌才是。”
劉參軍道:“好,種浩將軍。此去潼關定要多加小心才是,要以大局為重,京兆府黎民百姓盼您早歸!”
種浩深情地望著大家道:“西夏乾順不必擔憂,隻是嵬名安惠詭計多端,橫山一帶朱令陵三番五次犯上作亂均為其所破,因此蕭關一帶必得加強防守才是,潼關方麵我去去便歸,諸位不必擔憂。”
趙將軍道:“那是自然。”
種浩道:“來,諸位舉杯暢飲,一醉方休。”言畢儘皆把酒而飲。
張明遠等人隻是陪同歡顏笑語,並不多插話。可諸將卻對張明遠等人畢恭畢敬,和他們說說笑笑開來。
張明遠笑道:“諸位將軍,你們覺得金兵如何?”
劉參軍不以為然道:“不過如此,隻是郭京裝神弄鬼,如若不然,東京絕不會被攻破。”
趙將軍恨恨的道:“不錯,金軍雖說兵強馬壯,他們的鐵騎從燕山府一路殺來,可潼關易守難攻,金軍必不敢輕舉妄動。”
費無極道:“雖說潼關易守難攻,可關中畢竟一馬平川,很適合鐵騎縱橫馳騁。恐怕於我大宋步兵不利。”眾人聽了麵麵相覷,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