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紅葉片片,景色宜人,潺潺流水,叮咚作響,款款瀉下,濺起無數水花。終南山的秋天,彆有一番曠古幽美。這鬱鬱蔥蔥之間,自有一番韻味。遠離了金戈鐵馬的喧囂,遁入了心平氣和的仙境。
張明遠聽了方才扁頭的話,心裡不是滋味。當年乾爹種師道也得到太上皇的賞識,欽宗皇帝也問計於乾爹。可現到如今,趙構登基大寶後,江南的武將才得以褒獎,川陝的武將就遠離了廟堂,自然就得不到趙構的賞識了。想到這裡,眼裡含淚,不知所雲。
費無極也是感同身受,對眾人的話,聽到了心裡,頓時若有所思,素知大宋重文輕武,沒曾料想,如今的大宋,迫不得已起用武將,還要分個三六九等,親疏遠近。
子午時不時偷偷瞄一眼明紅,明紅也如此。二人不覺心有靈犀一點通。
普安看在眼裡,雖說羨慕不已,可也沒什麼大不了。原來普安心裡有了一個念想,不過這念想實乃一廂情願,故而不說也罷。
武連心裡也想起趙香雲,不知如今她可好,目下女真人都打到京兆府家門口了。如若抓住女真人,定要問一問。想到這裡,頓時又驚又喜。
餘下突然也想起一個人,這人罵過自己,如今想一想也感覺可笑。正所謂,打是親,罵是愛。想到這裡,樂個不住。
張明遠見子午四人一路上居然沉默寡言,就感到莫名其妙。素聞子午四人最喜歡遊山玩水,雖說終南山很是熟悉,可終南山的秋天景色宜人,行走江湖如此之久,目下得空可以慢慢走一走,看一看,也是機會難得。想到這裡,就感到明白過來,或許他們是觸景生情,不想多說,隻想欣賞這巧奪天工的終南山之景。
費無極也一言不發,靜靜的看向遠方,欣賞這江山如畫,不由掉下淚來。雖說莫名其妙,可也情理之中。畢竟事過境遷,自己人到中年了,行走江湖許多年,眼睜睜看著大宋日落西山,如何不痛心疾首。
扁頭看上去依然樂天派,其實心裡明白的很,這些年,大宋遭受許多苦難,罄竹難書,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如何不令人肝腸寸斷,傷心難過。
種浩更是觸景生情,想到大好河山陷於金人之手,心中就義憤填膺,痛心疾首。京兆府也淪陷了,多少年來,想都不敢想,可偏偏近在眼前,非夢非空,居然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想到這裡,豆大的淚珠,奪眶而出。
片刻,眾人回廳堂去了,如若不是京兆府淪陷,想必終南山也不會有如此多的人前來。眾人一同遠眺,但見,終南山巍然屹立,巋然不動,令人心生敬意。
明紅與子午相約,一同走在終南山小道上,且走且談。子午低下頭,隻顧走路,不好意思的一言不發。
明紅見狀就笑道:“子午,你為何一言不發。怎麼了?有何難言之隱,但說無妨。”
子午道:“沒什麼,隻是看到終南山的秋天,就感到時光荏苒,時節如流。中秋佳節快到了,團圓之時,可惜大宋許多人家都妻離子散。”抬起頭,微微一笑。明紅欲言又止。
子午道:“我最愛杜工部的那句話,叫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
明紅聽了這話,愣了愣,沒想到子午居然想到了這個,實在不可思議,就歎道:“不錯,所言極是。中秋佳節快到了本是我大宋黎民百姓,父母兄弟團聚之日,可惜眼下我大宋遭受金人的欺淩,戰亂四起,黎民百姓流離失所,這可如何是好。”
聽了這話,子午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動了動嘴唇,一言不發。明紅心裡苦悶,頓時也欲言又止,看向遠方。
子午走到一個小山坡處,找到一個大石塊。撿起幾片紅葉墊在上麵,示意明紅坐下。明紅坐了下來,子午也緊隨其後,一開始離明紅不近不遠。
明紅示意他靠近一些,子午就尷尬一笑,坐在明紅身邊。二人一同看向遠方,但見終南山鬱鬱蔥蔥,鳥雀漸飛漸遠。
明紅道:“還記得在東京時,實在榮華富貴,應有儘有。可惜好景不長,金人來了後,許多人背井離鄉,再也回不到東京去了。”
子午笑道:“可不是,當初你離開家就對了,不然我就生不如死了。”
明紅一怔,不懂子午何意,就看向子午:“你說什麼?”
子午大著膽子,笑道:“我是說如若你被金人抓走了,我該怎麼辦?”
明紅頓時又驚又喜,不過也害羞不已,馬上轉過臉,納悶道:“你又胡說,我若被金人抓走,我哥哥張明遠和張明哲會搭救我,用不著你的。”
子午低下頭去,笑了笑。
明紅道:“放心,我哥哥很厲害的。”
子午聽了這話,自然明白,明紅這話是搪塞之語,就反駁道:“那可不見得。你兩個哥哥搭救你,畢竟是分身乏術的。我們那麼多人搭救趙香雲都一敗塗地,何況你哥哥了。”
明紅破涕一笑:“沒想到金人很厲害,你們這般行走江湖的武林高手都不是對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子午馬上會意,這是冷嘲熱諷自己了,不過也不生氣,就歎道:“不錯,我們是一敗塗地了,武林高手不敢當。如若是武林高手會打不過女真人就奇怪了。”
明紅神情恍惚道:“趙香雲,她還好嗎?”說著看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