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無極回憶往事,歎道:“不錯,明紅所言極是。唐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的‘太清境’更高。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來此朝拜,在常道觀再興天師道脈。張繼先,何許人也?想必你們早有耳聞,也是為師的師叔了,可惜,他於靖康恥之前早已羽化登仙。”
月兒聽了這樣多,自然明白了許多,馬上笑道:“此番前來青城山,居然受益匪淺。”
明浩也喜出望外,笑道:“對終南山聽的多了,沒什麼奇怪的。可青城山卻不了解,眼下可算知道了。”
怡樂介紹道:“我也去過終南山,可感覺不如青城山。”
子午驚道:“怡樂,何出此言?”
怡樂認真道:“終南山的人都想功名利祿,飛黃騰達,世人稱之為終南捷徑。而青城山卻與世無爭,真正是清靜無為了。”
眾人深以為然,讚不絕口。
子午道:“不知青城山可有名揚天下之物,還望賜教?”看向普安。
普安介紹道:“‘洞天貢茶’,唐時蜀州味江便是七大產茶區之一。眼下青城‘紫背龍芽’、‘白背龍芽’已被列為貢品。‘洞天乳酒’,酒味濃而不烈,甜而不膩。”
武連素知明紅喜歡美食,就介紹道:“自三國蜀漢後,範長生在此建範氏莊園,修煉長生久視之術,采山之精、水之靈、珍林香草之花寶,巧妙烹飪,食之本色、本味,得享天年,壽齊彭祖。之後,大唐藥王孫思邈居青城,又將川芎、山藥等做成藥膳以滋補元氣。唐安史之亂,明皇避亂蜀中,駐輦長生宮,使道家飲食得以進一步豐富,便有了美食長生宴。今日的青城山長生宴,早已名揚天下。”
明紅讚不絕口:“這青城山的長生宴,聽上去自然是返璞歸真,道法自然了。”
月兒也歎道:“我看這美食也要自然才好,天然才好。物我合一實乃妙不可言。”
明浩聽了這話,笑了笑,張了張嘴,急道:“長生宴,好吃麼?”
怡樂笑道:“好吃,我們時常吃的。”嘴上這樣說可心下偷著樂,長生宴哪裡能時常吃,自然是可遇不可求了。
費無極又對青城山的名稱做了介紹:“青城山古名天倉山。唐開元十八年更為青城山。相傳軒轅黃帝遍曆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峰環繞,狀若城廓。故為‘青城’山。另一種是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上古神話說‘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時佛教異軍突起,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發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因此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你們可以看看去。”這番話居然與阿長方才所言有些不同,不過都與軒轅黃帝有關。
阿長歎道:“大唐杜工部有詩寫道:‘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又雲‘丈人祠西佳氣濃,綠雲擬住最高峰。’可見李唐以來,世人就對青城山早有耳聞了。”
子午心悅誠服,笑道:“沒想到,萬萬沒想到,青城山這般美輪美奐。”
餘下感慨萬千:“與我終南山相比,青城山更是世外桃源。”
費無極捋了捋胡須,笑道:“青城洞天乳酒乃青城四絕之一,以‘果王’獼猴桃為根本,配以青城山特有礦泉水,根據道家傳統方略精製釀造,色如碧玉,濃似乳汁,果香濃鬱,酒香優雅,鮮美醇和,這果、酸、甜、酒、香五味俱佳,如此醫食同療,味宿自然安寧。‘酒聖’杜工部賦詩頌揚‘乳酒’道:‘山瓶乳酒下青城,氣味濃香幸見分。’我道家教派曆來重視服食養生,貧道認為‘物以土為本,人以胃為先’,養生以飲食為重,實為世間大道。”
明浩看向怡樂,追問道:“獼猴桃是什麼果子?好吃嗎?”
阿長點了點頭:“李唐詩人岑參的《宿太白東溪李老舍寄弟侄》詩中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的句子。獼猴桃當然好吃,不僅好吃,還當作藥物來用,由來已久。唐代的《本草拾遺》中就將它作為一種藥物記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費無極介紹道:“還記得我大宋《開寶本草》記載獼猴桃說:‘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獼猴梨。生山穀,藤生,著樹,葉圓有毛,其形似雞卵大,其皮褐色,經霜始甘美可食。’,《本草衍義》也記載:‘獼猴桃,今永興軍終南山甚多,食之解實熱,到十月爛熟,色淡綠,生則極酸,子繁細,其色如芥子,枝條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淺山傍道則有存者,深山則多為猴所食。’至於藥效,《開寶本草》認為有:‘止暴渴,解煩熱’等功效。”明紅也看過有關獼猴桃的典籍,故而記得清清楚楚。“明紅真是才思敏捷,令人佩服。我可知杜工部有一首詩叫做《謝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就是寫這洞天乳酒,其文頗有見地。”頓時感慨萬千,馬上吟誦開來:
山瓶乳酒下青城,
氣味濃香幸見分。
鳴鞭走送憐漁父,
洗盞開嘗對馬軍。
明浩聽了這話,驚道:“原來終南山上有獼猴桃,還騙我說,青城山有。我以為終南山沒有。真是豈有此理?”眾人都笑。
阿長見眾人說說笑笑,對青城山不再陌生,就歎道:“青城山雖說名揚天下,可說到道家第一福地,當屬終南山樓觀台。”
月兒道:“聽說天下第一福地是終南山。”
明浩搖搖頭,笑道:“福地是何意?”
怡樂笑道:“笨蛋,福地在我道家看來就是神仙居住之地,在世人看來就是有福氣的地方,你可明白了?”
費無極道:“看,怡樂在青城山知道的就是多。”頓時讚不絕口。
阿長見明浩悶悶不樂,就笑道:“聽說明浩會唐詩宋詞?看來也不錯。”
子午誇讚道:“可不是,明浩當年朕東京汴河邊,倒背如流。”
餘下也安慰明浩:“可不,很厲害了。”
普安見明浩一臉不悅,就歎道:“明浩,你不高興麼?何必如此,你看怡樂多開心。”
明浩翻個白眼,輕輕的哼了一聲,依然悶悶不樂。
武連看向明紅:“小家夥怎麼了?”
明紅看向月兒:“給明浩說說看,讓他明白。”
月兒就對明浩笑道:“明浩,你彆這樣,初次見麵,怡樂對你很好了。你就彆悶悶不樂,笑一笑多可愛。”
明浩馬上咯咯作響,笑的可愛極了。
怡樂也哈哈大笑,前仰後合,與明浩追逐打鬨,跑遠了。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