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指了指自己的脖子,又把自己的手指頭湊近眾人眼睛跟前:“你們看看!再看看我的手指頭。”
眾人細細看來,果然不再年輕,是五十多歲的樣子。
漢子啼笑皆非:“我今年可與你同歲了。我五十歲!”書生道:“我五十三歲!”漢子與書生,麵麵相覷,樂個不住。
書生為了緩解氣氛,就歎道:“好了,我除了讀書寫字做文章,還喜歡唱歌,這小唱、嘌唱,樣樣精通。心情好,當年在東京,與陳東是故交,陳東離開東京後,我也回到南陽來了。陳東去世後,我去祭奠過他。如今想想看,也感覺不枉此生。在東京我遇到過李師師,向她請教唱歌技藝,她的歌喉堪當一絕,許多人都想拜師學藝。我便是其中的一人,也算頗為走運。我夫人病逝後,我就與女婿女兒在南陽過活了,如今我也沒什麼憂慮。含飴弄孫也好,遊山玩水也罷,日子也算愜意。最可惡的是兀術與劉豫,搞得中原天翻地覆,兵荒馬亂,這日子就難得說了。就盼著嶽飛將軍趕走女真人,我們也受享太平就心滿意足了。”
漢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沒想到,你是李師師的真傳弟子。想必小唱也會?真是不簡單。”
書生笑道:“我就獻醜了,以助雅興。唱一首李煜的詞,叫做《虞美人》。眼下實在沒心情唱比較唯美喜悅婉約的歌,就以李煜詞作唱,自然多一些悲壯之氣。”隨即唱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眾人聽了,婉轉動聽,頗多感慨萬千,其中的抑揚頓挫,娓娓道來,彷如夢回東京,一瞬間漢子也潸然淚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午四人也是眼裡含淚,飽含深情,這人唱的居然比黃香好聽,真是奇怪。
漢子歎道:“歐陽修可是文壇泰鬥。可惜我大宋重文輕武,沒什麼名將!”
餘下如數家珍,掰著手指頭,娓娓道來:“除了我太祖皇帝之外,我大宋靖康恥之前的名將比比皆是,石守信、高懷德、曹彬、李繼隆、楊業、潘美、狄青、曹瑋、種師道、種師中、張叔夜、李綱、宗澤。”
書生笑道:“許多人都說,我大宋南渡以前無將,皆是一派胡言。種師道、種師中、張叔夜、李綱、宗澤,他們哪個不是可以抗敵的。隻是朝廷不用而已!都說南渡以來,抗金名將雨後春筍般勃勃生機。這也是異想天開!有人說我大宋,以東京為京城時有相無將,如今以臨安為行在時有將無相,此乃謬論也。這文武雙全者比比皆是,範文正、張叔夜、李綱、宗澤,便是如此,他們文武雙全,又何嘗不是大將風度,可惜奸臣當道,禍國殃民,如之奈何?不過這宰相,在南渡前的確很多,有名的更多,比如:範質、趙普、呂端、寇準、晏幾道、韓琦、王安石、司馬光、章淳、蔡京、張商英、王黼、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這其中並非都是正人君子,隻是說他們名揚天下。範質與趙普可謂輔佐太祖與太宗,功不可沒。寇準的鼎鼎大名自不必多說,一個‘澶淵之盟’就夠了。晏幾道、韓琦也是兩個文人墨客。王安石與司馬光可謂我大宋最久負盛名的宰相,堪當我大宋最有名的宰相。章淳的嘴巴太過分,讓端王坐了皇帝。蔡京這個宰相有些本事,還做了太師,雖說時起時落,可也算是名揚天下,可惜臭名昭著。王黼這個宰相是溜須拍馬得來的。李邦彥這個宰相就是浪子一場而已。白時中就是蔡京父子的傀儡。張邦昌嘛,我們的老朋友了,他這個人活著膽小怕事,死的實在委屈。”
武連歎道:“如此看來,劉光世與張俊之輩就不足為道了,倒是王彥、劉錡、吳玠、韓世忠、嶽飛,才更略高一籌。如若說我大宋中興抗金十將,排序理當如此:李綱、宗澤、王彥、劉錡、韓世忠、吳玠、嶽飛、吳璘、劉光世、張俊!”
漢子點頭道:“不錯,你們都是讀書人,知道的真多。”
書生道:“文武雙全實乃當務之急,我看李綱、宗澤、韓世忠、嶽飛,便是如此。”
子午突發奇想,馬上追問:“儒將到底好也不好?”餘下看向普安:“普安,你有何見教?”
普安笑道:“武連,你但說無妨?”武連看向漢子:“這位大哥,還望賜教?”
漢子擺了擺手,笑道:“還是這位員外說說看的好,咱是粗人,不懂。”又看向書生。
書生環顧四周,看向眾人:“儒將當然好,足智多謀實為俊傑。如若有勇無謀,或是有謀無勇,都不是儒將風範。”
子午道:“先生所言極是,我受益匪淺。”普安笑道:“今晚得遇二位,三生有幸。”
餘下道:“不錯,素聞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諸葛亮都喜歡這裡,可見南陽人傑地靈。”
武連卻提出質疑道:“諸葛亮還在襄陽隆中住過,不知何時從南陽到的襄陽。我們此番恰恰相反,是從襄陽到南陽。聽說嶽飛將軍在襄陽,等我們趕到襄陽,卻得知他在郾城了,還是晚來一步。”
書生卻神情肅穆,馬上糾正道:“你們是想讓後人為此爭論不休麼?什麼襄陽、南陽的。諸葛亮所在的隆中處在襄陽與南陽交界處,故而說南陽也可以,說襄陽也可以。不必爭風吃醋,隻要有一個共識即可。那便是都懷念諸葛亮見對了。這山東琅琊、成都、襄陽、南陽,四地的黎民百姓都懷念諸葛孔明。嶽飛將軍更是懷念諸葛孔明,此番我與嶽飛將軍徹夜長談過一番他告訴我,在黃靖大人陪同下,他去過隆中,站在諸葛亮的故居麵前曾潸然淚下。”
眾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夜深人靜,書生與漢子辭彆子午四人,離開客棧,走了出去。
子午四人送到門口,見書生、漢子二人不見蹤跡,才轉身進屋。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