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看向遠方,馬上笑道:“世人都說江南好,不知江南有何好。”
餘下目不轉睛看向黃香,自然對這話心不在焉,當子午拿手指頭在他眼前晃了晃,這家夥才緩過神來,馬上歎道:“江南的好,恐怕隻有遷客騷人才可感同身受。尤其這鄂州的黃鶴樓,便是古往今來,迎來送往許多被貶謫之人的必經之地。”
普安笑道:“哎呀呀,餘下,你心不在焉想什麼?”
餘下愣了愣,樂道:“想什麼,當然在想江南好了。江南的風景秀麗,江南的人傑地靈,江南的美人如玉,江南的錦繡文章。江南實乃天上人間,豈不聞蘇杭繁華,名揚天下。”
趙香雲饒有興趣之際,問道:“江南是錦繡文章之鄉,這話可是曹孟德所言?曹孟德總愛口出狂言,世人早已司空見慣。”
武連笑道:“不錯,曹孟德當年征討江南,派張遼在逍遙津大戰孫仲謀。形勢危急,可東吳戰將周泰、甘寧等人奮力廝殺,護佑孫仲謀逃離險境。此番張遼雖威震逍遙津,可惜沒能活捉孫仲謀。事後曹孟德麵對大江東去,仰天長歎的說:‘老夫一統塞北,蕩平四方,可謂天下無敵。可惜江南未平,此為一大憾事。如今眼看逍遙津要活捉孫仲謀了,難料江南錦繡文章之鄉,也有如此虎將。看來欲要踏平江東,須待時日。’”
黃香伸手一指,笑道:“曹孟德這個糟老頭子真有意思,如何想踏平江東。”
子午若有所思道:“他想稱王稱霸麼?可是他已做到了,不過曹孟德想做秦皇漢武,他不想做割據一方之主,我想這也是曹孟德不稱帝的緣由。”
餘下笑了笑,自言自語道:“我想也是,可見曹孟德與眾不同。他的大氣魄非常人可比!雖說曹孟德不是皇帝,這也隻是名義上的空缺,可浩浩青史之中,如何沒有曹孟德?想必曹孟德也可與秦皇漢武並列。”
武連為了在趙香雲跟前顯擺,就笑道:“我倒想起一首詩來,這首詩可不簡單。你們聽聽看!”說話間,吟誦開來: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黃靖大驚失色,讚不絕口之際,歎道:“果然頭頭是道,飽讀詩書。這杜牧的《題烏江亭》居然也記得。這首詩是大唐杜牧為懷念楚霸王所作,對楚霸王的所作所為不敢苟同,譏諷之意,躍然紙上。倒是與太史公司馬遷所言有些相似意味了,正道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子午又想起李清照的詩,就歎道:“李清照夫人卻對楚霸王的英雄氣概很以為然。這首詩,我們此番說過很多回了,早已爛熟於心,兄弟們,一起來。”說話間,普安、武連、餘下三人同子午一同齊聲吟誦開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普安笑道:“對楚霸王烏江自刎之事,曆來爭論不休。有人說楚霸王不該過江東,比如李清照夫人。有人認為楚霸王應該過江東,比如大唐的杜牧。你們說說看,這楚霸王該不該過江東?”
餘下笑了笑,應聲道:“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本來楚霸王穩操勝券,得天時地利人和。但楚霸王卻一敗塗地。不得不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可細細想來,不難看出,楚霸王的一敗塗地,乃是他咎由自取。鴻門宴上的婦人之仁,便為垓下之戰的烏江自刎埋下了伏筆。這是楚霸王個人的悲哀,不可怨天尤人。”
趙香雲聽了這話,馬上想到九哥趙構,心裡難過起來,不覺尋思開來:“九哥當然不如楚霸王了,李清照夫人的話分明是冷嘲熱諷九哥,九哥他如若聽了自然也羞愧難耐。不過細細想來,如若九哥也不肯過江東,恐怕眼下大宋就名存實亡了。如何會有眼下江南的安居樂業!不過南渡畢竟並非光彩之事,如若不能出師北伐,還於舊都。九哥這皇帝豈不是偏安一隅的小皇帝了!畢竟江南的皇帝隻能稱之為國主,北方的皇帝才是皇帝。秦皇漢武以來,曆朝曆代皆是北方一統山河,從未有過從南方可一統北方之事。不管世人如何看九哥,做妹妹的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就想有生之年見到九哥,告訴他,要出師北伐,還於舊都。這是太祖皇帝的遺願,也是我大宋世世代代黎民百姓的心願。至於九哥聽不聽我這個南歸妹妹的話,就聽天由命了。”想到這裡,心如刀絞。
黃靖看氣氛又有些沉悶了,就笑道:“你們就不必說這些了,今日帶你們出來走一走,就是散散心。郾城大捷,黎民百姓喜出望外。這天下太平也就指日可待!江南的錦繡江山與江南的錦繡文章一樣,都是不可勝數。”
黃香馬上會意爹爹的話,頓時笑了笑,道:“江南多才子佳人,如今更是不可勝數。有一首詩叫做《黃鶴樓》,我感覺江南的書生意氣,便更上一層樓了。眼下南渡以來,這般氣息便更加濃厚。”
黃靖介紹道:“說起黃鶴樓,不得不說這黃鶴樓的傳說,頗具神仙境界。呂洞賓的道場便在黃鶴樓,如今依然是道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連讚不絕口道:“黃鶴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靖介紹道:“三國時東吳黃武二年,該樓隻是夏口城一角了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便失去了邊防之用,隨著江夏城地繁盛,自此黃鶴樓成為官商行旅遊宴玩樂的觀賞樓。”
趙香雲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堪稱黃鶴樓的絕唱!想必後人也望塵莫及,當以崔顥的《黃鶴樓》為天下第一。”說話間,情不自禁,吟誦開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