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連見趙香雲如此喜上眉梢,也隨聲附和,讚不絕口起來:“這首詩堪稱天下第一,如若想起黃鶴樓,必得想起這首詩。”
子午歎道:“可不是,如此境界,可謂無出其右。”
餘下道:“我最喜歡‘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一句,聽上去很是押韻,還賞心悅目。”
普安道:“不錯,讀了這首詩,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黃靖笑道:“如若‘煙波江上使人愁’這句話裡沒有愁,就好了。”
黃香笑道:“好一個‘黃鶴一去不複返’!崔顥的這首詩,果然氣度不凡。”
黃靖介紹道:“南朝祖衝之在《述異記》中有‘駕鶴之賓’的故事記載。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樓,有一道士路過口渴難忍,辛氏便熱情招待。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道士臨行前在酒樓牆壁上畫了一隻飛鶴,並對辛氏說,這飛鶴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歸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一去不複返。辛氏為答謝這位幫她發家致富的仙翁,便在原地起樓,取名‘黃鶴樓’,自此名揚天下。”
餘下笑道:“既然如此名揚天下,自然有許多遷客騷人至此,會留下許多妙筆生花了,諸位可記得?”
黃香道:“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堪稱黃鶴樓的又一絕唱。”見趙香雲如此吟誦,自然很不服氣,也躍躍欲試,吟誦開來: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儘,唯見長江天際流。
子午道:“不過,我感覺這首詩,卻是為揚州而作。黃鶴樓的名氣並未凸顯多少,反倒是這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後人都心馳神往了。”
餘下點了點頭,笑道:“不錯,‘煙花三月下揚州’這詩仙太白果然妙筆生花,如此一句讓後人都想去揚州走一遭,想去看看三月的江南美景了。這揚州城的黎民百姓自然對詩仙太白要感激不儘,感恩戴德。”
普安曆來喜歡李太白,便笑道:“詩仙太白的詩作曆來都是氣度不凡!雖說黃鶴樓的詩作裡崔顥為第一,可詩仙太白的這首有關黃鶴樓的詩作卻是流傳於世,反而比崔顥的詩更為喜聞樂見。”
武連歎道:“崔顥本也名不見經傳,如若不是這首詩《黃鶴樓》,恐怕他就隱介藏形,無人知曉了。”
黃香道:“自古以來,有些人寫了許多大作,卻難有名揚天下的。可有些人卻隻一篇文章,一首詩,一句話就名揚天下。崔顥的《黃鶴樓》便是一首詩名揚天下!當然詩仙太白卻很是與眾不同,他的詩歌不但多,而且還名聲顯赫。堪稱李唐詩人裡的一座高峰,後人難以攀越。詩的大唐,李太白當拔得頭籌。”
趙香雲聽了這話,便不服氣道:“我看未必!想必後人詩歌數目超越詩仙太白者,也大有人在!”
黃靖捋了捋胡須,笑道:“殿下所言極是,雖說是詩的唐朝,可我大宋的詩歌也不容小覷。王安石、蘇東坡,他們的詩歌就不錯!雖說為數不多,可也精益求精,雅致不減。”
子午道:“王安石的文章不錯,詞作不錯,詩歌的確也不錯。我記得有這樣一首詩,叫做《泊船瓜洲》,很是妙筆生花。”說話間,吟誦道: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餘下喜道:“這首詩果然氣度不凡,堪稱唐詩氣韻有所流傳。其中的一個‘綠’字用的實在妙極!如此生動、鮮活,既有動感美,又具意象美,可謂巧奪天工,出神入化。想必後人在做文章時,也會效仿也未可知。”
普安聽了這話,佩服不已,便點了點頭,道:“所言極是,我倒也想起王安石的另一首詩了,叫做《梅花》,其中的語句很是自然而然,仿若渾然天成,沒一絲穿鑿附會。不經意間,脫口而出。其中韻味令人為之動容。這可是我大宋文人墨客最喜歡的感觸,便是溫文典雅,神遊物外。”說話間,讚不絕口,吟誦道: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武連毫不示弱,馬上迫不及待之際,點評道:“這首詩,最妙的就是兩個字‘暗香’,世人皆知梅花的高潔與孤傲,不過卻不知雪後梅花的與眾不同。王安石這個人可是一個老頑固,做事極度一以貫之,桀驁不馴。這與梅花自然同病相憐!不過在此,後人讀到這首詩,卻無半點哀怨憂傷,反倒是靜靜的觀賞,很是賞心悅目之感了。”
眾人聽了這話,點頭一笑,喜上眉梢,一個個談笑風生,極目遠眺,但見江水滔滔,白浪翻卷。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