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彆說,宋玉瑩這番關於“公司發展需全員發力”的觀點,倒真是戳中了絕大多數老板的心思。哪家企業想做大做強,單靠領頭人一個人的智慧肯定不夠,終究得靠整個團隊擰成一股繩,所有人都拿出十二分的勁頭埋頭乾,才能在市場裡拚出一條路來。不過,這話裡說的“有理想有抱負的老板”,指的大抵是那些憋著勁想衝擊世界首富、一心要把事業做到行業頂尖的狠角色,而我,打從骨子裡就不是這類人。
我從來都覺得自己是個沒什麼大誌向的小人物——既沒想過要把公司做到上市敲鐘,也沒盼著哪天能在財富榜上留個名。像我這樣的人,在這偌大的世界裡,簡直多如牛毛,隨便往人群裡一紮,轉眼就能被淹沒。當然,這世上胸懷大誌的人也不少,可最後真能站上金字塔尖、成為世界首富的,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所以“小富即安”這四個字,早就成了我做人的根本原則,從讀書那會兒起,就沒怎麼變過。
記得上學的時候,“考全班第一”幾乎是所有同學藏在心裡的目標。雖說班級第一永遠隻有一個,就算偶爾出個並列,也撐死了兩個人,可每個人還是卯著勁往前衝,好像不往那個位置奔一奔,就不算認真讀過書似的。那時候,幾乎人手一本筆記本,扉頁上都抄著“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筆一畫寫得格外認真,仿佛把這句話寫下來,自己就能真的變成不服輸的強者。
可我那時候不知道是青春期叛逆在作祟,還是天生就少了點“爭強好勝”的基因,私下裡總跟彆人想的不一樣。我總覺得,班級第一就那麼一個位置,大家都擠破頭去搶,反而透著股不真實的勁兒——就像一群人圍著一顆糖搶,最後隻有一個人能嘗到甜,剩下的人難免落得失望。所以整個學生時代,我始終穩穩地待在班級中上遊,既沒往前衝過“第一梯隊”,也沒往後掉過“尾巴陣營”,就這麼不緊不慢地跟著,直到高考結束。
印象最深的是高考前幾個月,班主任還專門把我叫到辦公室談話。具體說了些什麼,我現在已經記不清了,可他話裡的核心意思,我到現在都沒忘——他希望我再努努力,把北大、清華當成衝刺的目標,說以我的潛力,再逼自己一把,說不定就能“衝一衝”。我當時嘴上連連點頭,說“一定努力”,心裡卻在暗自嘀咕:北大清華每年在咱們省才招幾個人啊?就我這成績,就算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擠出來學習,恐怕離錄取線還是差著十萬八千裡,與其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夢,不如踏踏實實保持現狀,彆到最後“衝”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本的水平都給弄丟了。
大概是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太根深蒂固,即便班主任找我談過話,我的學習狀態也沒什麼變化——該上課上課,該休息休息,沒給自己額外加過一次班,也沒多刷過一套題。好在高考出成績那天,結果還算遂了我的心意:既沒比平時考得差,也沒突然“超常發揮”給我驚喜,完完全全是正常水平。後來填誌願的時候,我選了一所離家不算太遠的普通一本,專業也是自己喜歡的,沒什麼遺憾,也沒什麼不甘。
所以你看,我打小就是這麼個“不上進”的性格,又怎麼可能像宋玉瑩說的那樣,為了事業拚得頭破血流呢?再說了,一個連自己都不願意為事業“拚命”的老板,又有什麼資格要求手下的員工拚儘全力?這話要是直白說出來,難免顯得我這個老板太“佛係”,甚至有點“不思進取”,說不定還會澆滅宋玉瑩、馬和平他們年輕人的乾勁。
有些時候,說話也是門藝術——同樣的意思,換種說法,聽的人感受可能就天差地彆。我當時就是這麼琢磨著,把自己的想法繞了個彎說出來:“年輕人,你們知道嗎?武功講究‘一張一弛’,不能一直緊繃著,否則容易走火入魔。工作其實也是一個道理,該努力的時候當然要全力以赴,但如果眼裡隻有工作,把生活都給弄丟了,等回頭再看,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過得寡淡無味,一點意思都沒有。說到底,人生不止有工作,除了上班掙錢,還有很多值得去追求的東西,比如朋友、愛好,還有那些能讓自己心裡覺得暖的小事。”
宋玉瑩聽完我的話,眉頭輕輕皺著,像是在慢慢琢磨其中的道理;可一旁的馬和平卻沒那麼多心思細想,我話音剛落,他就沒頭沒腦地開口問:“達哥,比方說呢?”
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愣了一下,不解地反問:“比方說什麼?什麼比方說?”
馬和平被我問得也懵了,撓了撓頭,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解釋:“我是說……你剛才說工作以外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能不能舉幾個例子?我想不出來具體是啥。”
我忍不住笑了——這小子分明是明知故問。工作以外有什麼?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啊。有人喜歡下班回家泡杯茶看本書,有人喜歡周末約朋友去打球,還有人願意花時間陪家人逛菜市場……這些怎麼能一概而論呢?我沒直接回答他,反而反問:“那你先說說,你現在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你以後找工作,是為了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和平聽完,傻乎乎地摸了摸後腦勺,眼神飄了飄,猶豫了好半天才說:“我現在還在上學呢,隻知道學習是為了以後能找份好工作——工資高、活兒不累的那種。至於工作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認真想過。”
就在這時,宋玉瑩像是突然想通了什麼,眼睛一亮,語氣裡帶著點雀躍:“達哥,我好像有點懂你的意思了!其實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能跟著彆人的腳步跑。人生就像爬山,有人能爬上喜馬拉雅山的山頂,看到世界屋脊的風景,但不是所有人都得把‘登珠峰’當成目標。就算我們一輩子都沒去過珠峰,也沒什麼好遺憾的——咱們身邊還有很多小山丘、小山峰,登上那些山頂,同樣能看到好看的風景,同樣能感受到‘登頂’的快樂。”
宋玉瑩這番話,說得還真有點哲理,連我都覺得心裡像是被“點撥”了一下,忍不住點頭。可馬和平明顯還沒跟上我們的節奏,宋玉瑩的話剛說完,他就迫不及待地轉頭看向她,追問:“玉瑩,那你現在在靜吧工作,是為了什麼啊?”
宋玉瑩本來還在回味自己剛才那番“感悟”,臉上帶著點小得意,被馬和平這麼突兀地一問,頓時愣了一下。不過她反應快,很快就回過神來,稍微想了想,就慢慢說起了自己的心思:“其實我現在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吧?畢竟我還是學生,主要任務還是上課、寫作業和通過考試。每天來靜吧幫忙,也就是抽點課餘時間——最開始來,其實是因為興趣,還有點‘不服氣’。當時不是看到和平你在幫達哥做事嘛,我就琢磨著:我哪兒比你差了?你能幫達哥打理靜吧,我怎麼就不能?所以後來靜吧招人的時候,我就跟著你一起報名了。”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至於後來嘛,在靜吧待的時間久了,就越來越有‘主人翁’的感覺——看到客人喜歡我們泡的茶、喜歡這裡的氛圍,看到靜吧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心裡就特彆有成就感。慢慢的,來靜吧幫忙就成了一種習慣,就算有時候累點,也不覺得煩。真要說最開始有什麼‘目的’,其實還真沒有……”
“一開始沒有,那後來是不是就有了?”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劉雪婷突然插嘴,語氣裡帶著點好奇,“那你現在的目的是什麼啊?”
宋玉瑩笑著點頭,眼裡閃著光:“還真讓你說對了,後來我的目的就越來越明確了——特彆是最近幾個月,達哥每周末都去錦城,靜吧的事大多靠我和和平打理的時候。”
她這話剛說完,馬和平就趕緊追問:“玉瑩,你到底有什麼目的啊?快說說!”
要是我或者劉雪婷問這話,宋玉瑩肯定不會覺得奇怪,可問話的是馬和平,她當場就翻了個白眼——要知道,他們倆每天在靜吧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平時聊天的時候,宋玉瑩肯定或多或少跟他提過自己的想法,現在馬和平還這麼“明知故問”,難免讓她覺得這小子沒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可馬和平偏偏沒察覺宋玉瑩的“不滿”,還一臉茫然地看著她,撓著頭問:“玉瑩,你翻什麼白眼啊?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唄,彆讓我猜啊。”
宋玉瑩深吸一口氣,看樣子是忍住了沒吐槽,耐著性子解釋:“馬和平,你平時跟我聊天的時候,是不是都沒走心?你忘了前段時間,達哥去錦城的時候,我們倆在靜吧搞的‘競爭’了?”
馬和平一聽,趕緊點頭:“怎麼會忘啊!當時我還以為你就是一時好勝,想跟我比一比誰的銷售業績好,我想著反正也沒事,就陪你玩玩,給日子添點樂子。可誰知道,這一比就沒停下來,還成了咱們倆每天的‘固定任務’了。”
馬和平說這話的時候,語氣裡帶著點委屈——他一開始來靜吧幫我,根本就不是為了掙錢,純粹是覺得“好玩”:能跟朋友一起待著,還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客人,比待在宿舍裡打遊戲有意思多了。可自從跟宋玉瑩開始“比業績”,他就覺得變味了——每天一到靜吧,就得琢磨怎麼推銷酒水、怎麼吸引客人,把原本的“愛好”變成了“任務”,就像有人本來喜歡打遊戲,結果成了遊戲代練,每天盯著屏幕刷任務,曾經的快樂早就沒影了。
更讓他無奈的是,他還沒法主動終止這場“競爭”——畢竟是宋玉瑩先提出來的,而宋玉瑩又是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哪怕心裡再不情願,也隻能咬牙堅持。現在宋玉瑩當著我和劉雪婷的麵提起這事,他更是不知道該怎麼接話,隻能低著頭,有點不好意思地摳了摳手指。
劉雪婷倒是覺得這事挺有意思——其實早在他們倆剛開始“比拚”的時候,我就跟她提過一嘴,隻是沒說後來的結果。她看著宋玉瑩,眼裡滿是好奇:“玉瑩,那最後你們倆誰贏了啊?是你業績一直比和平好,還是他比你厲害?”
宋玉瑩眨了眨眼睛,笑著說:“其實也談不上誰贏誰輸吧,我們倆每天都是‘輪流坐莊’——今天我賣得多一點,明天他就能超過我,有時候差距也就幾十塊錢,誰也沒真正‘壓’過誰。不過有個意外收獲,自從我們倆開始競爭,靜吧每天的營業額倒是漲了不少,差不多比以前翻了一倍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說得一點都不誇張,甚至還有點“保守”——那段時間我每次周末從錦城回來盤賬,看到賬本上的數字,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雖說我一直自詡“小富即安”,可誰會嫌錢少啊?看著營業額一天比一天高,心裡還是忍不住偷著樂。
宋玉瑩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裡帶著明顯的自豪,這倒也無可厚非——靜吧能有這樣的成績,她確實功不可沒。她頓了頓,又接著說:“其實我現在留在靜吧工作,主要是想把自己腦子裡那些‘商業想法’放到實際裡試試水。以前在課本上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也自己琢磨過一些營銷點子,可都是憑空想的,沒經過實踐檢驗,心裡也沒底。我總覺得,以後大學畢業真去上班了,未必能遇到像達哥這麼好的老板——願意給我機會,讓我不用怕犯錯,放心大膽地把想法用到經營裡。所以真要說目的,那就是趁現在多積累點經驗,就算以後走了彎路,現在也能及時調整,總比以後到了職場上再踩坑強。”
她這話一說完,我忍不住點頭——這姑娘確實比同齡人想得遠,知道把“實踐”和“學習”結合起來,這份心思,比馬和平那小子可細膩多了。劉雪婷也笑著說:“你這想法挺好的,既幫達哥把靜吧打理好了,自己也能學到東西,一舉兩得。”
馬和平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原來你是為了這個啊……早知道我就不跟你‘瞎比’了,應該多幫你想想點子才對。”
宋玉瑩看著他,忍不住笑了:“現在知道也不晚啊,以後咱們可以不‘競爭’了,改成‘合作’——你腦子靈活,擅長跟客人打交道,我來琢磨營銷方案,咱們倆一起把靜吧做得更好,不是更有意思嗎?”
馬和平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趕緊點頭:“好啊好啊!這樣比每天比來比去有意思多了!”
看著他們倆你一言我一語的樣子,我和劉雪婷對視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其實經營一家小店,不就是這樣嗎?不用追求什麼“大富大貴”,能看著身邊的年輕人慢慢成長,能把日子過得熱熱鬨鬨、有滋有味,就已經很好了。至於未來會怎麼樣,誰又說得準呢?隻要當下踏實、開心,就足夠了。
喜歡我在西山埋葬了愛情請大家收藏:()我在西山埋葬了愛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