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湛離開的那晚,李雪菲失眠了。
不是因為情緒波動,也不是因為懷舊。
而是因為,她知道,某個階段的自己,終於徹底結束了。
過去那個總是被拎出來談論“成分”、“出身”、“靠誰起家”的李雪菲,已經被新的她——
一個能獨立命名自己人生的她,替代了。
第二天上午,《她人物》欄目組臨時改訪,主題從“育兒女性榜樣”改成了:“如何定義你自己。”
現場導演問她:
“您怎麼回應外界那些評價?比如‘她走得快,是因為嫁得好’、‘她轉型太順,肯定有男人兜底’這類話?”
“甚至,最近林湛回國,還有人揣測你是不是舊情難斷?”
現場頓時安靜下來。
所有人屏息,等著她回應。
李雪菲卻沒有急著開口。
她隻是將手邊那杯溫水放下,緩緩開口:
“你知道什麼最可怕嗎?”
“不是這些聲音。”
“是你差點就信了。”
她看著鏡頭,眼神冷靜又明亮:
“我確實不是最好的起點。”
“我也確實愛過人,栽過跟頭,做過衝動的選擇。”
“但我每一次往前走,不是靠幸運。”
“是我自己撐著走的。”
她停了一下,輕輕一笑:
“所以彆人說我不配。”
“我會告訴他們——我配。”
“不是因為誰愛我,誰寵我,誰給了我舞台。”
“而是因為我走過低穀,熬過孤獨,穿過風浪。”
“我贏了,就該站在這裡。”
她看向主持人,語氣沉穩:
“如果有人再說我太順、靠關係、運氣好——”
“那我隻會說一句。”
“我值得。”
那三個字,像一記響亮的自證錘音,落在所有質疑與嘲諷的上方。
節目播出當天,“李雪菲:我值得”衝上熱搜第一。
評論區刷屏:
【她說我值得的時候,我真的淚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