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漢國為了應對楚國進攻盤龍城的檔口,其兵鋒直指雲夢澤之際,遙遠的楚國郢都王宮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章華台上,楚國的朝會正陷入一片罕見的混亂與喧囂。與姬長伯乾綱獨斷、令行禁止的漢營相比,這裡更像是一個爭吵不休的集市。
“豈有此理!蠻夷小邦,安敢窺伺我大楚腹地!”一位身著絳紫色繡虎紋朝服的老臣——令尹成得,臣須發皆張,聲如洪鐘,率先發難。
“盤龍城乃我先王所置,鎮守雲夢,屏護郢都,豈容有失?臣請即刻發兵,增援前線,不僅要全殲庸國餘孽,更要將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漢軍,埋葬在雲夢大澤之中!”
他代表的是楚國傳統的強硬軍事貴族,主張以雷霆萬鈞之勢,粉碎一切挑戰,維護楚國在南方的絕對霸權。
“令尹此言差矣!”一位麵容清臒、身著深青色文官袍服的大夫立刻出列反駁,他是司馬鬥椒。
“漢軍來勢洶洶,絕非疥癬之疾。觀其動向,水陸並進,更有北上洛邑尋求大義之名之舉,其所圖非小!如今我國新君初立,國內人心未附,況且我等剛剛參與了庸地之戰,與秦、漢共同瓜分了庸國,國中元氣未複。此時若再與漢國全麵開戰,傾國之力搏殺於雲夢澤,萬一戰事遷延,北方的中原諸侯趁機南下庸地,如之奈何?臣以為,當以撫為主,或可暫緩攻勢,遣使責問漢國,迫其退兵。”
鬥椒代表著較為謹慎的一派,更關注國內穩定和北方中原的潛在威脅,對在南方沼澤地帶與一個新興勢力進行大規模戰爭持保留態度。
“撫?如何撫?漢王姬長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他繼承巴君之位開始,征戰不休,滅充國,滅蜀國,滅褒國,就連他的兄長姬伯安的巴國都被他剿滅,他又豈會因幾句責問就退兵?”另一位武將高聲喝道,“此時示弱,隻會讓天下諸侯以為我大楚可欺!必須迎頭痛擊!”
“迎頭痛擊?糧草從何而來?兵力從何調集?盤龍城下的軍隊久戰疲憊,是否需要輪換?漢軍新銳,以逸待勞,豈是易與之輩?”又一位文官提出質疑。
朝堂之上,主戰派與主和派或更準確說是慎戰派)爭得麵紅耳赤,雙方各執一詞,引經據典,互相攻訐,卻誰也說服不了誰。嘈雜的聲浪幾乎要掀翻宮殿的穹頂。
年輕的楚王熊惲端坐在王座之上,身著的王袍似乎還有些寬大,襯托出他尚未完全長成的身形。
他麵無表情地注視著下方爭吵的眾臣,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玉圭。
這紛亂的場麵,他並不完全陌生。自他通過政變手段取代其兄楚堵敖熊艱上位以來,朝中各種勢力從未真正平息。
這些名義上的臣子,實際上是國中的貴族們有的支持,有的觀望,有的則暗懷心思。他太需要一件事來證明自己,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王位,讓這些吵吵嚷嚷的臣子們真正俯首帖耳。
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無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原本攻略庸國東境,並奪取盤龍城,控製雲夢澤,正是他計劃中彰顯武功、轉移國內矛盾的第一步。眼看成功在即,卻半路殺出個漢國!
他的內心同樣在急劇權衡。令尹成得臣的強硬主張符合他渴望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他何嘗不想像曆代楚先王那樣,開疆拓土,威服四方?但司馬鬥椒等人的話也像一盆冷水,提醒著他國內不穩、北方有虎的現實風險。
朝堂的爭吵,某種程度上也是他內心猶豫的外在表現。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匆匆入內,呈上一份來自前線的最新密報。
楚成王接過,迅速瀏覽,眉頭先是緊鎖,隨即慢慢舒展開,甚至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密報不僅詳細說明了漢軍動向雷勇輕兵突進、姬子越率主力東出),更提到了漢國使團北上洛邑的消息。
“夠了!”
年輕的楚王突然開口,聲音清亮,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瞬間壓過了所有的爭吵。
眾臣一愣,紛紛停下爭論,目光聚焦於王座。
楚成王緩緩站起身,將手中的密報輕輕擲於案上,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令尹成得臣和司馬鬥椒身上。
“諸卿之議,皆有道理。然,漢軍已犯我疆土,欲掠我屬邑指盤龍城),此確鑿之事!若我大楚坐視不理,豈非令天下恥笑?周天子久居洛邑,早已無力約束諸侯,一紙空文,何足道哉?漢國欲借天子之名,行擴張之實,寡人豈能讓他如願?”
他的聲音逐漸提高,帶著屬於年輕人的銳氣和王者逐漸覺醒的威嚴。
“令尹!”
“臣在!”成得臣精神一振,大步出列。
“命你即刻統籌糧草兵甲,征調申、息之師,火速增援盤龍城前線!務必將來犯漢軍,阻於雲夢澤西岸!”
“諾!”成得臣高聲應命。
“司馬!”楚成王又看向鬥椒。
“臣在。”鬥椒躬身。
“你之顧慮,亦是為國。北境防務不可鬆懈。增派斥候,嚴密監視中原各國動向,尤其是鄭、宋等國。同時,遣能言之人,攜重金前往秦、晉等大國,務必使其保持中立,至少不能在我與漢交鋒時趁火打劫。”
“臣,領命!”鬥椒也明白了楚王的決心,不再多言,領命退下。
楚成王的目光再次掃視全場,朗聲道:“漢國自恃勇力,藐視我大楚。彼欲‘會獵於雲夢之野’?好!寡人便成全他!”
“此戰,不僅要擊敗漢軍,更要徹底拿下盤龍城,吞並庸地,將雲夢澤完全納入我大楚版圖!要讓天下人知道,寡人即位,非但不會使楚國衰落,反而將帶領大楚走向更強盛的明天!”
他的話語充滿了自信與野心,瞬間點燃了朝堂上主戰派的激情。
“大王英明!”群臣至少是大部分)齊聲高呼。
年輕的楚成王,終於在這一片混亂的朝議中,做出了他即位以來第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不惜代價,迎擊漢國,奪取盤龍城,以一場輝煌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王權!
楚國的戰爭機器,雖然啟動稍慢,且內部存在分歧,但在年輕君王堅定意誌的驅動下,也開始發出沉悶而巨大的轟鳴,轉向南方雲夢澤方向。
一場決定兩國國運乃至整個南方格局的大戰,已然不可避免。漢楚兩架戰車,正加速衝向彼此,即將在古老的雲夢大澤畔猛烈碰撞。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