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從心所欲院使告老 裁冗衡鈔尚書履新(3)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14章 從心所欲院使告老 裁冗衡鈔尚書履新(3)

第14章 從心所欲院使告老 裁冗衡鈔尚書履新(3)(1 / 1)

他想起今上即位時對親王弟弟們的賞賜,恨不能把個國庫掏空了以證自己親親之心,但賞賜畢竟有限,章製才是根本。

“假先帝不改,皇上也不改,捉襟而肘見了,陛下的子孫再做這件事時,一句‘祖製不得更改’,豈不是使皇上處於兩難的境地?”

永樂一笑。雖然他當年對鬱新的大減親王祿米之製也不滿,但今天,站在皇帝的視角看,太有必要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享祚綿遠,才有親王的長久受益。他靜下心,繼續聽原吉的探究。

“繼太祖之後,皇上也是建法立製之人,勢不容辭,故臣想多說幾句。陛下即位以來,籌建北京,兩京供應,河海轉運,所需遠遠大於過去;此外,臣之巡視、采訪及治水、治蝗,和州縣官吏接觸不少,深感各衙門人浮於事,積弊甚多,有這麼幾個法子陛下看是否合適。第一就是裁冗員。大明開國數十年來,國力日強,人丁興旺,然各部院及地方衙門都出現了掛名閒差和許多沒有多少事可做的書辦、雜役,任其所為,靡費無算。所以需歸攏事務,裁撤冗員。以每個衙門減十人算,全國一到四品的官衙也有百十個,就會少了上千個吃閒飯的人。以每人每月一石俸米算,朝廷每月就會少支出一千多石,而這一千多石是三十個六口之家半年的糧食,能養活一千個軍士一個月。這一千多人若是去種地,每年增個幾千石不成問題。何況,五品以下的衙門還有不少呢?”

永樂滿意地看著夏原吉,微微頷首。他在北平時,和當地三司的官員接觸不少,但對衙門內部的人和事不甚了了,經夏原吉一提醒,還真覺事不小,官養之碩鼠也!

“第二是嚴鹽法。國初以來,分彆在廣東、海北、四川、雲南等產鹽之地設立了七處鹽課提舉司,專營食鹽,洪武中期歲辦大引鹽三十五萬二千餘引、一億斤左右,至洪武末已不足二十五萬引。原因是權貴之家參與圖利,唆使子弟偷運私鹽,既壞國法,又使國家蒙受巨額損失。臣以為,此事關係國家收入和邊防安危,執法要嚴,無論公侯勳戚,有犯者一律逮治。就像太祖時痛殺駙馬歐陽倫,殺一儆百,毫不留情。”

夏原吉發狠的勁頭永樂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個說話都不高聲的人,說起殺人,說起懲治私鹽販,竟毫不手軟,大出他的意料。他忽然想,假如把夏原吉放到刑部,也一定是個執法必嚴的得力之人。他挪了挪身子繼續聽著。“第三是衡錢鈔。太祖時,初置寶源局於應天府,鑄‘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製錢,洪武七年設寶鈔提舉司,造大明寶鈔,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五貫為一錠,禁民間金銀易貨交易。三十年來,朝廷出鈔太多,收斂無法,至洪武末兩廣之民有以錢一百六十文折鈔一貫,其值約比洪武初少了七八成,臣在治水時已看到小民重錢輕鈔的事實。故臣以為,一則承認寶鈔一貫隻值銅錢百餘文的事實。二則千方百計,大量回收寶鈔。先是準許官民百姓以舊鈔易新鈔;其次是鹽官可納鈔支鹽,百姓軍民納鈔購鹽。天下人民約一千多萬戶,官軍不下二百萬,月食鹽一斤者納鈔一貫,每年可回收寶鈔五千餘萬錠。再次是把官府所存積薪、竹木賣到市上,又可回收大量寶鈔。四則宗室帶頭使用寶鈔。親王以下應與衙門官員一樣,祿米皆改支鈔或米鈔兼半……”

夏原吉一門心思宏發議論,話題又扯到宗室上,生怕皇上生出什麼想法,趕忙打住。見皇帝沒有反應,才又接著說,“五則不能無限造鈔,每年流入官民手中的新鈔不應多於收回的三之一。第四是清倉場。或一時或一事,多年來,朝廷已不知在各地設了多少倉場,或儲糧,或儲木,或儲柴,臣這次也見了幾處,連那千年的巨木都有朽的時候,何況其他。臣以為,這些倉場能用的要用起來,或歸地方或歸衛所,棄之不用的要徹底清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第五是廣屯種。古言,安民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時。農耕、軍屯、商屯一齊上,適時耕種,百姓大安而府庫充盈。此事臣已和兵部尚書金忠達成初識,待思緒完善後,再和陛下共議。第六是平賦役。太祖時所定田賦,官田畝稅五升餘,民田減二升,惟蘇、鬆、嘉、湖四府,因怒其當年為張士誠死守,田賦加倍,畝稅有二三石者,後來雖有減少,但蘇州一府秋稅糧二百七十四萬六千石,幾乎和浙江通省相等。賈誼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臣以為,浙西雖膏腴之地,但連年遭災,皇恩浩蕩,所免逋賦已數百萬石,外加賑濟早過了一千萬石,不如平其賦稅,稍高於彆地即可。至於役法,田一頃出丁一人,農閒時赴京供役三十日,想法好但不實用。路途遙遠者來京一次也要數月,豈不誤了農時。所以,臣以為應就近供役或以鈔代役,供役者超過三十日則免其賦稅或折抵明年勞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大通議論聽得旁人都要煩了,但說者津津樂道,聽著津津有味,末了,還餘興未儘。永樂直了直腰,一臉的興奮,呷了一口茶,離開禦座踱著步說:“你之所議正合朕的心思,回去後寫個條陳,朕再細慮一下後頒布實施。”接著又對門外喊道,“黃儼,傳旨禦膳房,朕要和夏卿共進午膳。”

午膳中,夏原吉也是邊吃邊聊,從周書所雲的“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講到“貨物不流則財源不聚,貨能暢其流則財源裕”,即由農桑基礎、工作建設、商業流通到山澤之利,既鼓勵貨暢其流又建議於津要之地多設稅課司、河泊所,則百姓衣食之源、國家萬世之利。

永樂頻頻點頭,一個令所有臣民都不會想到的想法油然而生,那就是在建設北京時,不僅是動遷富戶和商家,還要在相應地方大建商宅和鋪舍,使流商有所落腳,那時的北京應該比今天的南京更繁華吧!

目送夏原吉出殿,永樂心中仍不免激蕩澎湃。從夏原吉被擢拔為戶部尚書,上條陳,治蘇、鬆水患,再加上河南、山西、山東等地治蝗及方才一番推心置腹的議論,無不感到夏的為人處世方方麵麵從天下大計著眼的大布局,比古之賢臣一點都不遜色,和吏部尚書蹇義配合起來,再加上工部宋禮、兵部金忠等,就已把整個左班文臣儘職王事的好風氣帶了起來。欲創一代盛世,人和及廉能這兩點是占全了,至於天時、地利,承皇祖之鴻膜和開國四十年之基業正逢其時。

想起此前對新附臣子們的疑心實在是有些荒唐。右班武臣中,淇國公丘福雖勇猛善戰但缺少謀略,年歲也大了,居武臣第一但眾將未必心服;平心而論,成國公朱能智勇雙全,堪為帥才;封侯的十幾個將軍中隻李彬、張輔幾人最為出色。想起初起兵時朝廷黑雲壓城的氣勢,而自己麾下僅有的張玉、朱能、丘福等八百將士,物是人非,百感交集。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