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立高崗閣臣抒良策 治會通尚書踏鐵鞋(3)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43章 立高崗閣臣抒良策 治會通尚書踏鐵鞋(3)

第43章 立高崗閣臣抒良策 治會通尚書踏鐵鞋(3)(1 / 1)

永樂輕蔑地掃了他一眼,感慨萬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道貌凜然者有之,外強中乾者有之,搬弄是非者有之,阿諛奉承者有之。人君高高在上,日理萬機,有心思去分辨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嗎?倘若分辨不清,小人得勢,又怎能治理好國家?轉念一想,話既說到這兒,也是個機會,心中那麼多想說的,何不向大臣們袒露出來,也讓大家明了一直折磨他內心的苦痛是什麼!“朕在北平的情勢,你們是知道的。大兵壓境,燕府被圍,裡三層外三層,生命旦夕就沒了,朕不得不舉兵,不得不清君側以正視聽。朕那時沒想當皇帝,就願效周公輔成王之製,輔建文成為一代明君。建文不知朕的拳拳之心,竟自焚死,置朕於鼎鑊之上。朕不願落一個天下惡名,還是不想當這個皇帝,禁不住大臣們三番五次勸進,做了皇帝,千古罵名就落下了。落下就落下吧,朕要儘畢生之力為大明江山再添一幅美景,能不能抹去這個罵名就不得而知了。朕還要表白的是,食人之祿,忠人之事。侍奉建文而忠於建文無錯。時當國家危難之際,親近侍臣一言不發,何其為臣?朕並非厭惡儘心於建文的人,痛恨的隻是那些誘導建文壞亂祖宗之法、離經亂政之人。當然,今日為朕做事,就該忠誠於朕。”

十幾個文武大臣齊齊跪下,心存感激:“皇上心胸可比天地,臣等粉身碎骨不足以報陛下於萬一。”

“起來吧!解縉、胡廣等幾位閣臣仔細清理一下,有關社稷民生之奏章留下,供朕慢慢細覽,其餘有關‘乾犯’的全部燒掉。”

眾人又一齊跪下七嘴八舌讚頌皇上胸懷寬廣,襟懷坦白。永樂擺擺手,大家才止住,慢慢從地上爬起來。

馬麟內心早沒事了,麵子上卻下不了台,永樂一說完,他馬上接話道:“皇上,臣一腔熱血,赤膽忠心,兢兢業業,全在庶務上。任職刑科以來,觀察了好一陣子,各都司、甚至都督府的奏章裡都常有錯字丟字的,這是對皇上的不敬。”

“你已經講過三次,朕也答過三次了。”永樂有些不耐煩,“諸位都要記住,錯字改過來,丟字補上去,不要因一字之誤喋喋不休,瑣碎甚矣!武臣之長在衝鋒陷陣,為國儘忠,能寫奏章已是不錯,此類瑣事以後不許再提。”

“可、皇上,奏章中有不稱‘臣’的,是不是大不敬?”馬麟仍依依不饒。“朕今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或因一時疏忽,補上就是了。”後來還是陳瑛替他說了句話,誇他忠心耿耿,才算圓了場。永樂看他年紀也不小了,又嫌他在身邊絮叨,就打發他來山東做了一個無關輕重的右布政使。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馬麟依然那樣,對給皇上的奏章依然是挑毛病、調歪正,儲誕煩透了他,卻毫無辦法。宋禮哪有吃宴席的心思?他偷眼看看眼前的幾十號人,想著這一頓酒宴不知會花出多少寶鈔,實在心疼,為難道:“山東的美意就心領了,皇上一再降旨,詢問治運方略,我等心下著急啊!待竣工之時再宴不遲。今日就按方才宋某所言,該回衙的回衙,該隨行的隨行。時光尚早,這午膳趕到哪兒就在哪兒用,諸位,請了!”宋禮言畢,掃了一眼金純和藺芳,縱身上馬,眾隨從也都紛紛上馬。見左布政使儲誕也上馬了,馬麟的精心安排就這樣被否決,心頭的大火就要由內而外把自己點燃了。“宋大人,山東境內的汶水、泗水都是從東岸入運,我們還是走西岸便捷些。”潘叔正提醒。“到了你的一畝三分地,就聽你的差遣,走西岸。”宋禮看了潘叔正一眼,很佩服他的眼光。這個蘇州人在濟寧一乾就是近十年,原作為一個知府同知,考評起來自然就不如史誠祖、貝秉彝那樣優秀,但他關於會通河治理的奏疏,切切實實給皇帝出了一道高策。永樂初年升北平為北京後,皇帝要陸續建設,許多建築用材特彆是千年古木要靠陸路抵北京,其耗費和艱難難以想象,隻有水路才是糧餉、建材以及官員、商人來往的捷徑。

宋禮目視前方,無語行路,大堤上,有節奏的馬蹄聲掩飾著人們內心的翻湧。潘叔正想著自己的奏章得到了皇帝的重視並付諸實施,實在高興,運河裡檣帆林立之時,他若還在濟寧,南來北往,瞬息間真要一帆遠影了。儲誕雖剛從山西調任不久,思忖著治理成功,自己借佐治之功順利回朝,升職最好。宋禮的心思則全在大運河上,兩千年了,人世間滄海桑田,河流改道不計其數;曆朝曆代國都不同,國家各有重心,大運河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啊!他心裡琢磨著,便把曆史上運河的大致情勢勾勒出來。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倚仗國力強盛,準備北上爭霸,逐鹿中原,這慣於戲水的人自然要在水上打主意,遂築邗城,也就是今天的揚州,由此開鑿了南起邗城北至淮安的邗溝古運河,連接起兩地間的諸多天然湖泊,溝通了長江和淮水兩大水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隋煬帝雖說是個暴君,也不管他當時的目的是什麼,連接中國南北大運河的修建卻讓他在中華的曆史上風風光光地輝煌了一筆。他先是修了連接黃河與淮河的、長達千餘裡的通濟渠,用黃河之便,把他的京師長安和淮安、揚州連接起來,所以才有了後人所敘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接著便是在漢末舊河基礎上,溝通了黃河和沽河,修了連接洛陽和涿郡也就是北京)長約兩千裡的永濟渠;最後就是重浚邗溝並南拓,溝通長江、錢塘江和太湖諸水係,建起連接鎮江和杭州長約八百餘裡的江南河。自此,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成扇形展布的大運河全線開通,隋煬帝終於實現了他樞紐天下、臨製四海的意圖。

隋以後各朝因水源、政治意圖雖對運河屢有修浚,大致也沒有脫了原有的模子。到了元代,因在北京建都,自淮安轉道洛陽、由洛陽拐到山東的大運河就有些蹩腳,再加上黃河的千百次泛濫,連接黃河與淮河的通濟渠淤塞得不成樣子,元世祖再修時,便把運河基本調直,不再拐向洛陽,而是由淮安直上山東,在臨清與舊運河相接,就是這段會通河。

“宋大人對運河的掌故如數家珍,在下敬佩之至。”潘叔正道,“我這個人守在運河邊上快十年了,眼之所見,心之所想,睜眼閉眼都是會通河,卻從未對整個運河的曆史有過這麼深的了解,長見識!”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嘛!”宋禮繼續,“皇上讓我去采木,我就得思慮哪兒的大木最好又容易運出來;身膺工部尚書,就得裝著天下的山川河利,沒有全局之瞰,焉能有局部之思?”

“宋大人好思慮,”藺芳插話,“我也是個對河流山川地勢有興致的人。在江西吉安作知府時,竟有人詣闕上書,引經據典,說吉安有銀礦。我去了幾年了,每個縣都到過,看了贛江,進了羅霄山,也翻看了不少古籍,要說林木,那是天下一流的,說有銀礦純屬無稽之談。”

他的這段事情曾登在邸報上,所以宋禮是知道的。皇上聽說吉安有銀礦,大讚江西人傑地靈,就要派人來勘察。藺芳訊問了上書者,有確鑿證據證明是小人道聽途說,惑亂視聽。雖審了,全府的人卻沒人敢和他一起在審訊案卷上署名,因為,那是皇上肯定並矚目的銀礦啊!然而,待卷宗上達,今上很滿意,也就沒有派人來。一件小事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若無他去糾正,千百人進山開礦,數年之後什麼也沒有,那將是多大的損失和欺君之罪啊!

“宋大人所薦,任了都水主事,這些日子在下又仔細研讀了有關運河的書籍,發現一個定律,但凡和黃河交彙處的運河最易淤塞。什麼原因?一則是黃河的泥沙含量太大,衝到哪兒淤到哪兒,無所幸免;再就是黃河桀驁不馴,經常泛濫成災並在中下遊的河南、山東多處決口。唐以前黃河由天津入海,之後或由山東或合淮水入海,不要說人工的運河,就是許多天然河流也都被它淤得改道算了事。”

幾個人一起笑起來。“僅洪武年間,黃河決口就有八、九次之多,”宋禮像翻看著太祖實錄,信手拈來,“最嚴重的那次是洪武二十四年,我那時剛到戶部不久。才四月間,河水就開始暴溢,在河南原武縣黑洋山決口,一路經陳州、項城、太和、潁州、潁上、壽州等六州縣入淮;一路由曹州、鄆城兩河口漫東平、安山,淤了會通河。第二年又在陽武決口,陳州、中牟、封丘、祥符、蘭陽、陳留、通許、太康、扶溝、杞等十一州縣受災;永樂以來又有兩次決口。”

“正如大人所言,河道治理要通盤考慮,”潘叔正說,“在下疏治會通河之議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小方子,要根治運河淤塞之頑症,非有大動作不成,可疏浚黃河那將是個多大的工程啊!”

“多大也得做!”宋禮語氣堅定,不容置疑,一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架勢,“俗語講,一勞永逸。本官的心思雖不敢說永逸,幾年乃至十幾年應該沒有大問題。可不治黃河,它發一聲威,一夏一秋之巨水,我們所有的工程就可能白費了。”

宋禮目視前方,忽然停住,這就是往年黃河決堤的痕跡了。大片大片的潦水連連綿綿,深深淺淺的水麵四處縱橫,像剛剛退潮的江灘,有的還凍著一層薄冰,看不到儘頭;蒹葭蒼蒼,滿眼荒涼,乾枯的蘆葦在寒風中搖曳,連遠處稀稀落落的村落都毫無生氣。寒風中,不時飄來往年葦根腐爛的腥味。待看到長勢不甚了了的麥田時,雖說是東一塊,西一塊,不成氣候,宋禮兩道緊蹙的濃眉才開始放開。

“宋公是讓我等先學大禹治水,然後再步隋煬帝修河之後塵了?”為打破這沉悶的氣氛,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金純突然把兩個帝君抬出來,大家臉上才有了暖意。

宋禮道:“蜀先主劉玄德嘗言,勿以善小而不為,煬帝之長該學也要學。諸位邊走邊思慮這會通河的疏治,儲大人、馬大人的心思也彆閒著,我們現在是一股繩。上要為皇上分憂,下要為百姓解難,運河一通那將是無窮的功利,最起碼這人拉肩扛的苦差就免去了。所以,我等絕不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今日通了明天堵的蠢事,我雖不敢說畢其功於一治,但經我等整治後,不會讓後人說三道四,更不會戳我們的脊梁骨。大家儘可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探求疏治良方,宋某於此百聽不厭。”

邊走邊看邊議,三天多的光景宋禮等走完了會通河濟寧到臨清段的全程,臨清知府苪鯰迎入府衙內。因協助夏原吉治理太湖之功,九年考滿,如今,苪鮎已由昆山知縣升任臨清知府,依然是那股子乾瘦勁,乾練而不媚上。都督周長也由浙江趕到,在臨清府等候。寒暄之後,大家簡單用過午膳,就府中開始協商治運方略。隨行的工部辦事官員因對會通河每一段高低起伏、水勢狀況、淤塞情況都做了詳細記錄,此時便把一張圖示放在居中而坐的宋禮麵前。屋裡雖擺了炭火,大家仍感到寒意,把手捂在裝滿熱茶的瓷杯上。

“諸位鞍馬勞頓,本該歇息一番,”宋禮首先說話,“我是個急性子,不做完差事不踏實,諸位請將就一些。皇上令我等早來,實是想在枯水之際、夏汛之前動手。就是這個思路,列位儘可暢所欲言,不必拘泥官職尊卑。”

他這話實是說給潘叔正、藺芳一幫人聽的,就擔心他們在一品都督、二品尚書、從二品的侍郎、布政使等官員麵前放不開。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混跡娛樂圈之我是巨星 順應天擇 下輩子換我先說喜歡你 超神:工業克蘇魯不相信外星人 生命體的世界 靖難攻略 主播單手壓ak,震驚了全網 撕夜 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 咬夏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