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恃驕寵紀綱暗稱孤 傳諜報黃儼假邀月(1)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66章 恃驕寵紀綱暗稱孤 傳諜報黃儼假邀月(1)

第66章 恃驕寵紀綱暗稱孤 傳諜報黃儼假邀月(1)(1 / 1)

頭破血流的楊士奇雖未入獄,但也未能動搖永樂懲治太子的決心。楊士奇出去後,皇帝隨即下旨給已回南京的兵部尚書、詹事府詹事、來北京迎駕的金忠,要他秘密審查太子的所作所為,接著又命人去找押解楊士奇等人來北京的錦衣衛使紀綱繼續詢問南京所發生的事情。

乍一聽皇上單獨召見,瘦猴子紀綱灰白的小臉立時變得煞白,原來的習以為常,因今日的做賊心虛而驟然緊張,和傳旨小太監海壽聊了幾句後,才知皇上要問南京的事,遂放下心來,邊走邊思忖著如何回複。

趁著皇上兩次北巡,倚仗和漢王的特殊關係,紀綱這幾年玩得有些大。除了自己的爪牙惹是生非、無所顧忌外,挾了他的勢頭,一心要報複甚至推翻大明王朝的沈文度折騰起來,更是無所顧忌了。

十年來,沈文度販賣私鹽達四百餘萬引,私茶一百五十餘萬斤,國家的茶馬貿易幾近崩潰。還有大的土木工程,北京的皇陵,武當的道觀建設,隻要有油水,打著紀綱的招牌,幾乎沒有他沈文度不染指的。當然,紀綱需要的,沈文度比誰都清楚。這些年,洪武寶鈔貶值得厲害,所以,送往紀府的真金白銀也要走上一個車隊了;而送進紀府裡出出進進的美人也有近百個了。一方麵是買,各大妓院有名的頭牌,隻要他看上了,不惜重金買下,這些久經“沙場”的女人最解風情,讓紀綱這個天下第一色魔神魂顛倒、雲裡霧裡就達目的了。一方麵是打著錦衣衛的旗號,為皇宮選送宮女。遇上唯唯諾諾的知縣一任他擺布;遇上強勢的、不好惹的知縣就繞開,儘量不讓事情鬨大。

得了財寶要存放,得了美人要安置,紀綱的宅邸一擴再擴,連接成片,成為京城皇宮之外最大的府第。籍沒罪孽很重的大臣家產時,隻要他垂涎,遂製造事端,或謊稱罪臣家屬縱火或指使一群無賴直接破壞,使罪臣之府廢棄不用,之後,悄悄修葺,遂據為己有。這樣,除紀府本府外,紀綱外麵的宅子還有三處,分處東西南三城,想去會那個城的美人了,就要走上幾道街,招搖過市,不大方便。

他的屬下、鎮撫司鎮撫龐瑛也和他一樣是個善於揣摩主子心思的人物。紀綱點頭後,他軟硬兼施把紀府周圍一些官員的府第換到了東西南城,再把他們的宅子和紀府連接起來,安置美人居住,分彆稱作東宮、南宮、北宮、西宮,紀綱大感方便,犒賞了龐瑛。幾十個美人,宮女、太監,長隨、答應、膳夫、灑掃一應傭人又是一百多個,再加上他原有的眷屬,約二三百人的紀府熙熙攘攘,鐘鳴鼎食,好不熱鬨。紀綱日進鬥金,廣廈千間,使喚著一群群恭順的家奴,玩賞著一個個漂亮的女人,他感覺著,比朱家的哪一個王爺都自在,不,也不完全是,自己所缺的是三個護衛。轉念一想,也不缺,錦衣衛不就等於自己的私家護衛嗎!錦衣衛的規製一點也不遜於王府的護衛,隻要他紀綱一句話,錦衣衛從指揮同知、僉事到千戶、百戶,哪一個不鷹一樣往前撲?比王府的護衛氣勢多了。除了大管家紀虎,紀府闔府上下大多數人也都知趣,不稱紀綱為“老爺”,而稱他“千歲”,和王爺的稱謂一樣,捧得他腳底發輕,飄乎乎像坐了金鑾殿。

那年皇上下旨逮解縉入獄,他欣喜若狂,想著漢王的陰謀,想著必會牽進的一大批人,想著無數的金銀財寶又將隨著滾滾的車輪流入紀府,他簡直是心花怒放了。管他冤枉不冤枉呢,隻要自己得錢,抓誰都行啊!他心下高興,連晚間散班回府,都覺得馬蹄輕快。

回府之後,馬上在他巨大的花廳裡擺上酒席,小太監伺候著,自己居高坐了,將府裡所有的美人都叫來陪酒,在優童們一陣陣悠揚的樂聲中,數十個美人鶯歌燕語,輪番把盞,他雖隻是象征性地抿一點,一圈下來,也有了七八分醉意,把管家紀虎叫到跟前時,舌根便有些發硬,話也語無倫次:“把那年、籍沒建文二弟吳王的冠服和器物取來,他早就廢為庶人了,這王爺本該就是我的。”借著幾分酒勁,紀綱儼然是天下第二了。

紀虎麵有難色,勸道:“這怕不合適,萬一有人告老爺僭越,就是死罪啊!”“你稱我什麼?混賬!孤是千歲,千千歲,還不跪下說話。”紀虎就是一愣,這是紀綱第一次這樣罵他,看他那醉醺醺的樣子,也隻好忍了,跪了下來。收藏王爺冠服本身就是僭越,若穿在身上,豈不是罪上加罪?紀虎帶著哭腔順著紀綱繼續勸:“千歲爺,一個廢黜的王爺冠服,穿上不吉利;再說,庫房裡堆放了那麼久,落滿塵垢,真怕汙了千歲的身子!”

直勸不成,紀虎就拐了個彎,想用“不吉”阻止住紀綱。“放屁,我紀綱哪會有‘不吉’?大吉大利洶湧而來,你不知道嗎?皇上誰的話都不信,就信我紀綱、信我錦衣衛的,我就穿戴王爺冠服,誰又能奈我何?快快取來!”在幾個侍女的服侍下,紀綱全不計斯文與否,就現場當著那麼多人脫下便服,從頭到腳穿戴起來,那衣服顯然是瘦小得有些滑稽,就像把個紀綱箍在了王爺的冠服裡,與食案上光芒四射的金杯、金盞並不相稱,倒有了幾分草寇占山的古怪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紀綱卻像稱王了一樣,正襟危坐,雖然頜下無須,卻也故做手捋長髯狀,五彩冕旒下一張因酒所致的漲紅的瘦臉,硬是擠出了一點難得的神采飛揚。美人月兒最會來事,率先看在眼裡,仗著幾分酒勁和紀綱的寵幸,也不管什麼禮法,搖著三寸金蓮,第一個跪到紀綱跟前:“臣妾給‘萬歲’敬酒了。”粉潤透紅的小臉蛋煞是好看。

紀綱雖然醉了,乍聽到“萬歲”二字,還是一驚,忙左右找找,確認這個“萬歲”就是眼前的女人對自己的稱呼時,心頭掠過一絲快感。他又定睛看看,除了紀虎遠遠地低頭不語、不飲外,美人們依然如故,風吹楊柳,百媚風生;小太監們照樣上酒上菜,忙忙碌碌。他這才踏實了些。

紀虎說了,穿個冠服已是僭越,一聲“萬歲”更大逆不道了?哼!得即高歌失即休,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碰了碰可人的月兒的杯,滿杯飲下。

豈能讓一個狐媚的小妖精搶了風頭?釧兒、雲兒及滿座的美人們坐不住了,紛紛舉著酒杯,齊刷刷跪在紀綱麵前,給“萬歲”敬酒。美酒如漿,美人如雲,美言如歌,美酒、美人、美言,紀綱陶醉在如醉如癡的仙境裡,雲霧中,他已超越了皇帝,成了無所不能的玉皇大帝。

他慢慢站起,在眾仙女的捧和中款款走下無極寶座,走進美人堆,接過一個個仙女們奉上的美酒,輕輕一啜,那巨大的恩賜就降給了那些期盼雨露的美人了。在高一聲、低一聲嬌滴滴的謝恩聲中,紀綱的酒越喝越多,動作越來越遲緩,酒量卻越來越大,竟從開始的一啜到後來的滿杯飲下。喝著喝著,酒杯已找不到嘴巴,有時竟順著下巴往冕服裡灌,弄得滿身上下都是酒。

商女不知亡國恨。紀虎心裡罵著妖女們,為主人揪著心,生怕大醉後的紀綱做出更出格的舉動。想勸,一個爛醉的人又如何勸法!喝到最後一個,紀綱竟茫然無措,東瞧西看找敬酒的美人。

紀虎趕忙跑上去扶住,悄聲道:“醉了,散席吧!”“不,沒、沒醉。”紀綱抓了紀虎的胳膊,似乎是抓住了橋上的扶欄,有了十足的依靠,眼前也清楚了許多,轉身慢慢回到座位,又像是坐在了玉皇的寶座上。“眾美人聽宣,孤家今日要封賞。”他揮揮手,示意大家安靜,爛醉中,自己到底是皇帝還是王爺都不清楚了。“孤要封雲兒為雲妃,月兒為月妃,釧兒為靜妃,夏兒為夏妃、玉兒……都有封號,都有封號。”他側頭對身邊的紀虎道,“都記下來,孤說不全的,你去擬旨,都要有,都要有。每人還要賞玉印一顆,要大,寫上某妃之印,比那皇妃之印還好,還有……”

“萬歲、萬萬歲!”一片嘈雜而嬌媚的聲音滾過花廳。紀綱聽著、笑著,竟歪在座椅上睡著了。紀虎輕輕叫了兩聲“老爺”,見紀綱沒了動靜,大手一揮讓眾人散了,他有這個威勢。接著又一個手勢,十幾個小太監麻利地開始收拾食案,又上來七八個人,直接連座椅一起把紀綱抬到寢室。擔心他醒來還折騰,紀虎便把紀綱最寵的三個女人雲兒、月兒、釧兒叫來侍奉,一切安排妥當,紀虎仍不敢離開,在紀綱的寢室外和衣而臥,以備主人醒來突然的傳喚。

紀綱醒來的時候已是次日的五更天了,借著窗外的月光,見三個女人和衣睡在身旁,感到蹊蹺,發了一陣呆,看到不遠處親王的冠服,昨晚的一幕才漸漸呈現出來。這事要讓皇上知道了,處死都是輕的,弄不好就要受那千刀萬剮的淩遲酷刑。

他的頭很重,昏昏沉沉,尚未走遠的酒精又強迫他閉上了眼睛,這一閉非同小可,他馬上看到了受極刑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看到了建文許多朝臣的受刑。那些因劇痛而扭曲的麵容,那些撕心裂肺的喊叫突然變成呐喊,形成一股聲浪朝他襲來,他打了個寒戰,驀然驚出一身冷汗,酒立時醒了,睜大了眼睛,好半天才平靜下來。

這件事雖然過去幾年了,但還是隱隱約約輾轉到了皇帝的耳朵裡。永樂曾旁敲側擊地問過,紀綱多年來練就的如簧巧舌,遮掩些舊日的是非易如反掌。他說多年來,為樹朝廷綱紀得罪了太多的人,那些人日日都在編排著整死他,說不定日後皇上還會得到更新奇的段子呢。

永樂本也就懷疑,紀綱的話也不無道理,事兒也就過去了。但永樂總覺得,隻依靠一個錦衣衛已不足以儘知官民隱情,若在錦衣衛之外還有一個什麼衙門,和錦衣衛相互監督、相互牽製,乃至監督錦衣衛,不信你錦衣衛不說實話。

陳瑛死後,紀綱嗅到了兔死狗烹、鳥儘弓藏的氣味,伴君如伴虎,還是少留一些把柄吧。於是,他微微地收斂了一些,開始懷疑皇上之外的靠山——漢王是否還靠得住。

他是一個善於揣摩的人,但皇上於儲君的心思讓他百思不得其解,著實把他難住了。一方麵,皇太子雖一直處於守勢,表麵上一再謙恭退讓,但因有蹇義、金忠、楊士奇等人的忠心輔佐,時時都在以退為攻,見招拆招,化險為夷。兩次監國,皇上雖不滿,但群臣感覺,已深孚眾望,根基在一天天堅固。另一方麵,漢王爭位之舉太過愚蠢,沒有讓人信服的作為,在朝臣中一點威望也沒有。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書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輔大腿 腰軟嬌雌超好孕,被大佬們瘋搶了 綜影視:蘇顏 奶貓開播爆紅,大佬團在線求rua崽 白色冰鞋 終極係列:綁定係統後對象送上門 一個麵板闖綜漫 四合院:暴秦淮如,東旭青幽幽 有情有義逍遙七皇子 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