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的就是皇上,既寵著漢王,又似乎是對他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南京之亂,孝陵亂淫,遣使誤期,皆漢趙所為,他錦衣衛偵伺得一清二楚,可他能說嗎?皇上逮一群東宮輔臣,意在敲山震虎,虎雖受驚,卻毫發未損。還是作壁上觀更好,到了金蟬脫殼、遠離是非的時候了。紀綱的心思已然悄悄發生著變化,麵上他敷衍漢王,不能也不敢得罪,卻不再真心實意拋頭露麵為他賣命;於皇太子的令旨也比過去順從了。由此,遮遮掩掩,用做老好人的心態理事,為皇上提供的密報就失去了分量,皇上也不滿意。這一次,押解東宮幾個輔臣北來,他又多了個心眼,不再像以前那樣刻毒了,而是悄悄予以關照,果然半路上皇上就赦免了蹇義,接著又寬宥了楊士奇。要不,又會多兩個死敵的。
皇上先見的楊士奇,他會在皇上那兒說什麼,召見自己又要問什麼,密旨給金忠做什麼,去皇宮不長的路上,他煞費苦心地揣摩、猜度,雖冥思苦索,搜腸刮肚,終不得要領,最後還是抱定了見機行事、忠謹與敷衍並行的心理。
“臣錦衣衛使紀綱參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萬歲!”說著,“嘣、嘣、嘣”就是三個響頭。永樂看著眼前這個曾被他嗔罵為肚裡蛔蟲的寵臣:一身繡著雄獅的二品武官大紅官袍,竟寬大得不太合身,襯著他那灰白的有些發青的臉色,怎麼就有了青黃不接的尷尬,君臣間過去的那點莫逆幾乎是蕩然無存了。
永樂似是聽黃儼說起過紀綱優養了上百個姬妾的笑事,他也隻是一笑。一個二品的官員,每月六七十石的祿米,有時還是鈔米兼半,養那麼多女人,又怎麼可能呢!但紀綱那明顯酒色過度的疲塌憔悴的樣子,令人頓生厭倦之感。傳言是真的?那麼,他又靠什麼養活著闔府老小和這幾十個女人,還傳言他和江南富商沈文度打得火熱,難道?永樂心頭轟隆隆滾過一陣雷聲,麵色突然變得陰冷,橫眉倒豎,使勁壓住火氣,他要通過紀綱的回答判斷這個寵臣今天的忠實程度。
“紀綱,南京年來發生的幾件怪事你都清楚?”“回陛下,臣已一一具狀上奏,皇上親征辛勞,怕是尚未暇顧。”“住嘴!”永樂使勁一拍禦案,“儘是些無關痛癢的狗屁話,看了又有什麼用?朕且問你,為什麼朕不在南京,南京就凶案迭發,竊案猛增,七月份連燒了十幾家的縱火案是怎麼回事?刑部一個統計,京師今年上半年居然比去年全年的案子還多;孝陵裡出了那麼大的案子,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卻隻給朕報了一個十幾個軍士被殺的無頭案;還不如個五城兵馬司,不如應天府!朕倚之為腹心的錦衣衛,連某個大臣晚間和老婆說了什麼話都能知道,卻對幾個天大的怪案一無所知,幾千號人吃白飯不成,是不是都和你一樣,每天都紮女人懷裡去了?不錯啊,朕在大漠沙場征戰,出生入死,朕的臣子們都醉死在溫柔鄉裡了……”
“臣該死!臣該死!”紀綱磕頭如搗蒜,身心俱虛,豆大的汗珠滾落到地上,因用力過猛和身體虛弱,頭觸地的同時竟天昏地暗,幾乎昏厥,最後乾脆伏在地上,半真半假渾身打顫。這樣看來,該殺的五城兵馬司和應天府已握住了實據,且已稟報皇上,錦衣衛雖也偵知了細節,又怎能把漢王抖出去,先扛著,看看天威再說。
“臣一個山野諸生,窮困無依,似做夢一樣,得遇皇上,”他想以敘舊打動皇帝,念舊日之情,模糊今日之事。
“蒙皇上獎擢為二品大員,儘想著天下太平,心也就懶散了。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庶務荒廢,屍位素餐,未能儘職如陛下所望,請皇上降罪,臣萬死不足以報陛下陽光雨露之恩。”
“朕現在還不要你死,”永樂壓低聲音,帶著狠勁,“是誰讓笪橋垮塌,讓南京城雞犬不寧,是……”他本想說是不是皇太子在擾亂聖心,以試紀綱,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這——”紀綱還是敏感地顫抖了一下,稍一猶豫,還是秉了進宮時的思緒,“皇上,臣沒抓到一個人,手裡沒有任何憑據,是臣失職,無顏麵對皇上。”
“看來,錦衣衛已不是朕的錦衣衛,是你紀綱的錦衣衛了。”永樂橫眉立目,語氣中有說不儘的失望和哀傷。
和皇上離心離德,那還有好嗎?紀綱真的害怕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磕頭,他狠命地以頭觸地,一聲接一聲的響震撼著殿堂,嘴裡還不住地咕噥著。
“皇上這樣說,臣隻有一死以謝陛下了!”若是皇上抓他下獄,來個請君入甕,讓他也去嘗嘗錦衣衛那些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刑具,夾棍、辣椒水,老虎凳、滾頂板,就他這個被掏虛了的身子哪裡受得住?與其那樣,倒不如死在這裡乾淨。由於用力過猛,加之身體本來虛弱,隻五六下紀綱就昏死過去。心緒煩亂的永樂怒不可遏,再不知如何發泄,抬手連同禦案上的奏章和文房四寶一下摜到地上,弄得倒地的紀綱渾身上肮臟不堪。
永樂拂袖而去,黃儼忙找了馬雲、海壽等幾個太監和一旁侍奉的宮女,抬人的抬人,收拾的收拾,工夫不大,已整潔如初。看著便殿裡血墨模糊、依然昏迷的紀綱,黃儼恨不能讓他立馬去見閻王,但皇上沒讓紀綱死,他又如何敢造次,隻得放到一旁,打發喬來喜去請太醫。
說起黃儼和紀綱的結怨,那還是永樂七年夏天在北京的舊事。那一年,本雅失裡態度強硬,大明與韃靼的關係驟然緊張。阿魯台遣親信伯蘭達來到北京,就是想得到朝廷的最高軍事秘密。伯蘭達約見了黃儼,送上一千兩黃金。黃儼本就是個愛財如命的主兒,金光閃閃的千兩黃金以及絡繹不絕的金銀玉帛和通番罪相比,他更相信前者的魅力。
這一次算是趕上了,紀綱奉旨到北京公乾,黃儼出宮的舉動沒有逃出錦衣衛鎮撫龐瑛的眼睛,就在黃儼於桃源酒肆靠門的座位落座並把什麼東西交給一個走來的人時,西瓜燈一挑,紀綱叫了聲“黃公公”,竟從裡間走了出來,驚得黃儼目瞪口呆。
“接信人”發覺不妙,一個箭步躥出酒肆,借著酒肆的西瓜燈,見四五個短打扮的黑衣人已堵在街門口,他迅速回身,三五下上了房頂,一縱身跳到街上不見了,黑衣人分兩路追了上去。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