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景王聞言,眼眸中滿是憤恨,垂眸道:“兒臣早就說,蘇雲從那廝不是個東西!少府寺那些匠人,幾乎都已經成為他蘇雲從的私產,朝廷的活乾不了多少,蘇雲從的死活倒是沒少乾!那廝這幾年早已賺的盆滿缽滿,但國家有難時,他就像是個守財奴,一毛不拔!”
蘇雲章轉頭看向蘇禹,問道:“太子,對於此事,你是否有所耳聞?”
蘇禹微微點頭,“兒臣有所耳聞,不過兒臣並未調查此事。”
蘇雲章冷哼,“此事你不用管。”
說著,他看向許閒和景王兩人,“蘇雲從的事情由你們兩人去查,他們不是都反對許小子的想法嗎?那朕就偏偏支持他,朕要跟這群混蛋鬥到底!”
許閒驚訝道:“陛下,您真支持我?”
“那是自然。”
蘇雲章的眼眸中滿是信任,“朕想你方才所言很有道理,此事就像科舉,以寒門庶民子弟崛起,打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現如今士族權貴享有的特權還是太高,以至於子孫後代越來越不接地氣。”
“所以朕感覺國家若是想再進一步的發展,需要打破士農工商的階級限製,讓這些高高在上的權貴明白,他們若是不努力,不接地氣,那今後任何人都可取而代之。”
許閒不由伸出大拇指,讚歎道:“陛下,您若是能這麼想,那真是國家之幸,百姓之幸,您說的沒錯,階級固化、思想固化一定會束縛楚國發展,因為資源被權貴壟斷,百姓們沒有晉升的機會。”
“雖然科舉已經打破士族權貴對選官製度的壟斷,但權貴對農業、工業、商業壟斷依舊存在,所以我們隻有打破他們的壟斷,才能令各行各業的人才,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
“就像今日起重機,其實楚國不是沒有工匠想過這種問題,但他們因為思想禁錮,階級固化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蘇雲章微微點頭,“沒錯,朕相信你的遠見卓識。”
說著,他看向蘇禹,問道:“老大,以如今財政收入,能不能支撐取消匠籍?”
蘇禹義正言辭道:“完全可以支持,國家增加財政收入便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果百姓們連基本的自由都沒有,那楚國能叫強盛嗎?”
蘇雲章已經開始憧憬起楚國的進一步飛躍,“那好,楚國改革之嘗試,就從解除匠籍開始。”
原本他還想等此事穩定穩定再說。
但今日蘇雲章觀還一些老儒生、官吏和士族的嘴臉,心中便已經下定決心改革。
因為他們是楚國的子民,工匠也是楚國子民。
但當許閒提議要解除匠籍,提高工匠地位,進行工業強的時候。
蘇雲章從老儒生、官吏和士族的臉上看到了輕蔑與不屑。
匠人在他們眼中就好像是奴才與奴隸一般入不了眼。
所以蘇雲章決定聽從許閒的意見進行改革。
他與許閒接觸這麼多年,思想早已跟常人有所不同。
蘇雲章現在能深切體會到,這些大儒、官吏和權貴之所以能有今日之地位,不過是運氣比常人好些罷了,不過是投了一個好胎罷了。
如今就連他都已經沒有那種俯視眾生的冷漠,一門心思想要發展楚國,撫恤軍民,讓百姓們的日子過的好一點。
但這些“老爺們”卻依舊是這副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模樣。
蘇雲章現在都開始擔憂自己的後輩子孫不接地氣,又怎麼能放任他們高高在上不管呢?
所以蘇雲章已經痛下決心,利用此次解除匠籍的機會,好好敲打敲打這些人。
階級需要被打破。
權貴們的地位也不能永遠踩在百姓頭上,高高在上。
蘇雲從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即便他皇弟犯罪,他也絕不姑息。
許閒和景王自然非常高興。
他們最喜歡對付這些有錢有勢的權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