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從林如海手中各自接過對方的婚書,這婚書以灑金朱紅絹帛為底,邊緣飾以描金纏枝蓮花紋,用的是姑蘇當地的雙麵嵌絲工藝,正反麵皆織就龍鳳呈祥圖案。
封麵皆有泥金纂書,黛玉手中聘書上寫“赤繩永締”,並有滿漢合璧朱印。林思衡手中允書則寫“丹書係臂”,並配葫蘆形印。
中間俱為籍貫姓名等物,略去不提,再往下則有聘書盟誓言: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承桃夭之華,繼麟趾之慶。
琴瑟在禦,永綏福履。
並有允書德言曰:
桃李雖豔,何如鬆柏之貞。
鳳凰於飛,且效梁孟之舉。
黛玉將聘書緊緊攥在手中,接過這件東西,自己就算是真正許了良人了。
兩位姨娘各自捧著一個銀鎏金錯絲同心連環鎖匣,並有一把銅匙,墜有五色絲絛,鐫刻“永結同心”陰文。
兩人各自將婚書入匣封了,林如海似也了了一樁心事,輕輕歎了口氣,略頓了頓,便道:
“既已締結婚書,至於婚期......”
黛玉已羞得不行,低著頭盯著腳尖的繡鞋上的花紋,林思衡倒十分自然,自己商議起自己的婚期來,略作思量便答道:
“弟子雖早盼著迎師妹過門,隻是師父與師妹經年未見,倘若師父有意暫敘天倫,稍晚一二年,倒也無妨。”
說著又趕緊找補一句道:
“雖這般說,也不好耽擱太久,卻又叫弟子焦心了。”
兩位姨娘聽著這話,竊笑不已,湊趣道:
“我瞧著若不是得挑個吉日,伯爺隻怕明天就能將花轎抬來,老爺您可當心著,彆將姑娘留得太久,反倒要結了仇了。”
黛玉羞紅著臉,聽他說著這般“不要臉”的話,嗔他一眼,望著父親微微期盼的眼神,心裡一酸,終究還是舍不得就此離了父親,低聲道:
“孩兒還是想先陪陪父親,願在父親跟前儘孝。”
林思衡見黛玉已有主意,便也附和道:
“如此也好,女兒家在閨閣裡的日子,最是無憂無慮,千金不換。”
說罷又故意歎氣幾聲,一副十分不情願的樣子,叫黛玉竟生出些愧疚之情來,以為師兄果真急於要娶,卻仍是願意由著自己的性子,心下十分感動,滿懷歉意得瞧了師兄一眼,心裡琢磨著該如何補償才好:
不然...不然等下次他再來占便宜,擰他輕些也就是了!
林如海也老懷大慰:
“既如此,婚期就暫定在後年,叫玉兒還能再陪陪我這老頭子。”
將這最要緊的事情定下,剩下嫁妝聘禮等事,自然不拿到台麵上來說,林思衡雙手捧著匣子返回屋裡,幾位丫鬟一眼便知這是何物,無不神情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