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如今再聽他說這話,心裡直犯突突,趕忙截斷道:
“行了,彆光說這些好話,你的差使我已替你尋了,可著實叫我費了...好些功夫,這會兒既有了正經去處,再敢跟那些個不三不四的東西胡混,以後也彆來登我的門,你可記著我的話。
我這會兒也有些乏了,先進去歇著,你吃完了也早點回去歇著,明兒記得趕著些。”
潘又安連連賠笑點頭,見司棋果真麵有疲態,也不敢強留,陪潘氏吃了頓飯,便也回家去了。
...
時日漸過,轉眼又過半月。
又至汛期,黃淮地區又泛濫了一回,京師附近便又開始出現災民,但總歸今年的年景還好,來的人並不算多,至少是沒有到叫軍隊把守城門,阻攔災民進城的地步。如此瞧著,便也算是太平盛世了。
隻要不鬨出什麼大災來,攪的社稷不寧,些許流民,多死幾個少死幾個,朝堂諸公大多也都已經看習慣了。
“三哥兒,你說侯堂主打發咱們哥幾個跑到京裡來乾什麼,這地方可是錦衣軍的老巢。”
幾個中年漢子混在這碼頭繁忙的人流裡,衣衫破舊,麵色灰黃,半點也不起眼,領頭的漢子反倒略瘦削些,神情沉悶麻木,眼神如一潭死水,腰後彆著一把鏽蝕的柴刀,聽得手下人問起,便開口道:
“我也不知道,堂主怎麼吩咐,咱們怎麼做就是了,瞧瞧接頭的人來了沒有?”
話說是遲緩,便顯出幾分木訥,但幾個手下卻不敢再多問什麼,四下打量一圈,方才回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哥兒,咱們來的早了,估計還得等會兒。”
領頭的“三哥兒”便點點頭,領著幾個手下就在碼頭附近尋了個茶棚,要了一壺最便宜的冷茶,順道聽聽那棚子裡的說書先生講的故事。
“勞駕,這說的是什麼故事?”
一旁被他打攪的力夫扭頭過來,虎著臉不滿道:
“你自己聽就是了,外地來的吧?這故事在這說了不少回了,講的是個大地主。今兒怕是沒什麼新鮮故事聽了。”
“三哥兒”被人凶了,也沒什麼脾氣,既聽說講的地主的事,便隻“哦”了一聲,又與被自己打攪的力夫道了惱,也坐在那裡隨意聽著。
然而越往底下聽,這“三哥兒”竟慢慢愣在那裡,聽著那黃地主橫征暴斂,聽著那姓楊的佃戶低聲下氣,無可奈何,直到聽見喜兒被人搶走,這“三哥兒”忽然竟流下眼淚來,喉頭滾動了幾下,神情現出幾分茫然。
幾個手下卻沒他這般“多愁善感”,瞧著外頭好一陣熱鬨:
“三哥快瞧,謔,也不知道這又是哪個大官進京來了,看這派頭,不知道貪了多少銀子。”
“三哥兒”趕忙抬手擦乾淨眼淚,跟著扭頭望去,依舊用那副木訥的語氣對底下人說道:
“看那牌子上寫的,來的是金陵知府,行了,這不乾咱們的事,彆多看。”
“嘖嘖,三哥兒讀過書,就是有見識,喲,三哥,跟咱們接頭的人來了!”
“三哥兒”抬眼一瞧,就見一個穿著綢衣,頗為富態的中年人正立在約好的地方,竟有些官氣,“三哥兒”便連忙帶著人過去,小聲道:
“小的是李三,按著咱們堂主的吩咐......”
那中年人點了點頭,從袖子裡掏出個牌子,叫幾人看了一眼,便領著幾人進城......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