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近春耕,可離著收成的日子卻還遠的很,百姓自然要尋條活路。
雨村也不打算為了這筆糊塗賬,就將開封的官員上上下下全都給得罪一遍,反正已有溫忠敬這個替罪羊在,到時候自然便都是他做的,自己隻需等日後陛下降下旨意,抄沒其家產便是了。
那時自己不但可以有一筆好處,若是處置得當,還可再賺一個“青天”之名,豈不是兩全其美?
總不至於類似某個小兒輩,分明是攤上一件好差事,卻不知進退,生生鬨出好大的惡名來,以至於不但無功,反倒降爵受罰,實在可惜。
“就隻在洛陽這一處?”
“那倒不是,似洛陽,南陽,幾個州府大城附近聽說都有的。”
賈雨村略一盤算,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又指著路邊隊伍之中,一步履蹣跚,大腹便便,分明身懷六甲的婦人問道:
“難不成那婦人也是要去做工的?若是如此,這得有多少人?如意齋哪裡有那許多糧食,竟能安置的下?”
洛陽尹瞅了一眼,搖了搖頭,也顯得頗為感慨:
“誰知道呢,聽說是如意齋又要開一批分號,正缺人手呢,所以來者不拒,彆說是這般有孕在身的年輕婦人,便是七八十歲的老者,四五歲的孩童,他們也肯要。
至於糧食,似是自海外夷國販運而來,還是王家的船隊幫著轉運至此,也不知是真是假。
但此舉總是一件好事,不然這些沒飯吃的百姓鬨將起來,咱們可也頭疼。他們既然願意,那就叫他們去操這份心也無妨。”
這本就是官場上做事的道理,雨村也不以為意,緩緩頷首,將轎簾放下,再看一眼不遠處綿延近半裡的營帳,眼神裡若有所思。
————————
ps:以下內容不占用正文字數)
昨天又在番茄上找了幾本數據好的紅樓文看,總想著要取取經,其中有與我這本書差不多同期的,也有幾本新出的書。
畢竟數據爛到這種程度,筆者也實無臉麵自認寫的有多好了,然而這些數據頗佳的書,卻也叫我無處去學。
幾乎主角全都是“無雙”類,字麵意思上的力拔山河,氣力千鈞,足可開山裂石,至於單騎衝陣,七進七出,屍橫遍野,那都是順理成章,不值一提的事情。
若說這是一人成軍,那都顯得太過謙虛,甚至還有拉著軍隊一起不做人,連手底下的小卒子都已經人均萬人敵的,基本上來講,就屬於天下存亡,已經是完全係於主角一念之間的。
然後就是打臉,恐懼,驚歎,吹捧,打臉...一輪一輪又一輪...
這總讓我感覺配角很像是npc,不管是高官大臣,皇親國戚,還是下人仆役,智商和手段上都沒什麼差彆,隻需要驚歎恐懼,然後被主角像殺雞一樣捏死,再引來圍觀者一輪新的驚歎恐懼。
主角也不需要考慮太多,隻要無腦橫推,因為反派總會在無數次掉進同一條河裡。
具體的情景不便去說,否則亦難免有“陟罰臧否”之嫌疑。
或許它真的很爽,但反正我是根本沒有辦法想到這類情節,看的時候也隻覺得頭皮發緊,牙根發酸...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書的數據總是我的十倍,乃至數十倍。
然而像這樣的“碾壓”式的爽法,坐在電腦前老半天,我也實在是敲不出來,想想終究也隻能怨自己不爭氣...
——
筆者這本書,倘若隻管推進主線,主角造反當皇帝,然後一道聖旨收儘十二釵,其實以本書這個字數,早就已經可以完結了。
而且這本書的收益實在不高,完結開新書,似乎也並無不可。
然而這樣一來,這些女角色則未免太過臉譜化。
至少到目前為止,其他地方不好說,園子戲的內容,我本人翻來覆去也讀過好些遍,大體上其實還算滿意,多少應該是能看得進去。
就筆者本人而言,園子戲這種“小場麵”的描寫,相比起推進大主線,其實是要更加難寫的。
要在腦子裡麵構思場景,人物的對話要合理,做的事情要符合人物地位身份性情,情節的安排要自然,衝突的點要不顯突兀,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渾然天成。
當然筆者有些地方做的仍不夠好,節奏方麵可能也有問題,畢竟書的數據太差,有時候也不免心急煩惱。
但至少書中的這些女角色,黛玉,鳳姐兒,寶釵,香菱,晴雯,綠衣,迎春,探春......看到這裡,應該來說,或深或淺,或正麵或負麵,多少還是能叫大家有個粗淺印象的...吧。
倘能如此,也足可叫我稍感安慰了,隻獨恨刪減太多,未免有些妨礙了大家的觀感,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另外不要再急著玉佩的事情了,我記著呢......這東西挖出來要不了幾章就真完本了...
最後倘若大家情願的話,煩勞幫忙推推書,多發一發書評,如果能是好評就更好了捏~筆者在此感激不儘。
最後,鄭重感謝一直支撐筆者寫到這裡的讀者大大們。麼麼噠。
今天還是兩章五千字,勉勉強強也算補了一章了吧。撓頭....)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