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那是李兆吉,當今港島最富有的華人之一。
就連他自己都捉襟見肘。
吳耀祖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在資金實力上勝過李兆吉?
這是楊自雲的想法。
因此,楊自雲並未堅持太久,隨即報價:
“我持有美麗華酒店28.6的股份,我要複牌後市場的最高漲幅價!”
“這絕對不行!”吳耀祖立刻拒絕,“這太不公平了!”
“美麗華酒店停牌時的價格是4.1,一旦複牌,可能漲到六七塊。”
“那時將超過每股淨資產,市場就是這樣。”
今年全港房價暴跌,美麗華股價低迷,楊生,我誠意而來,願出高價收購你的股份,但絕非無底線付出。
“我的報價會比李兆吉的最終出價高出10,這是合理交易,再高便無法商議。”
“你目前持有多少股份?”楊自雲並未爭論,轉而問起吳耀祖的持股比例。
“16.7。”吳耀祖答道。
當年他離港時,耀祖的投資尚顯單薄,因此行事格外謹慎。
“我們兩家合計持有的美麗華股份為45.3,還未達到50的控股標準,李兆基仍有成功收購的機會。”
楊自雲示意妻子拿來股東名冊,遞給吳耀祖查看:
“這十幾位是我的老友,他們持有美麗華超過5的股份,我有信心說服他們將股份轉讓給你,希望你能重新考慮報價。”
吳耀祖暗想,這老頭確實棘手,若能買下這十幾人的股份,就能完全掌控這家公司,誘惑實在不小。
“比最終報價高出13!”吳耀祖隨口說道。
“這根本不算誠意……”
經過多次談判,吳耀祖與楊自雲最終確定了成交價格,比原報價高出17,僅針對楊自雲手中的股份,其餘十幾人所持的5股份則維持原價。
楊自雲做出妥協,原因在於……
“我希望在我收購美麗華酒店後,你的妻子還能繼續留在美麗華酒店董事會擔任董事,即便沒有投票權,隻要能保留這一職位即可。”
美麗華酒店正是楊自雲發家致富、躋身頂級富豪行列的關鍵企業。
他對這家酒店集團懷有深厚情感。
然而,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再多的情感也無濟於事。
他希望能留下某種印記,證明自己曾與美麗華息息相關。
於是提出讓妻子繼續擔任董事會董事,向外界表明楊家並未徹底脫離美麗華。
這不過是一位老人的小小心願罷了。
“行!”吳耀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個請求,但他也懷有其他目的,“楊先生,我可以同意,不過我有個條件。我知道你持有亞視6的股權,希望一並轉給我。”
楊自雲愣了一下,轉頭問妻子:“小恩,我們投資過亞視嗎?”
楊夫人接手公司不到兩年,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在照顧丈夫和處理家族紛爭。對於公司的投資狀況,她並不熟悉,於是特意查看了相關文件後回答:“阿雲,我們確實有6的亞視股權,不過去年已經抵押給銀行,貸款了九百萬港幣。”
這是一種常見的操作,大多數富豪都會用這種方式管理資金。
他們習慣將自有資金用於消費,而將投資所得的資金借入銀行。
...
楊自雲攤手說:“吳先生,我很願意將亞視的股權送給你,但債務問題我無法負責。”
“我們可以簽訂一份質押合同轉讓協議,債務由我承擔。”吳耀祖直接表態。
“還有什麼彆的要求嗎?”楊自雲看他如此爽快,便知道他一定有所圖謀。
“楊先生在港島的老一輩富豪圈子裡德高望重,我希望您能出麵,讓楊老太太收購市麵上儘可能多的亞視股份。”吳耀祖微笑著說道。
“你這麼渴望亞視的股份?你是打算親自經營這家電視台嗎?聽說邱得艮辦電視台幾年就虧了近一個億。”楊自雲好奇地問道。
無線電視在香港的地位太穩固了,過去的麗的電視和現在的亞洲電視都無法與其抗衡。因此,幾乎沒有人真正對亞視本身感興趣。人們關注亞視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其社會影響力。
至於盈利能力,就算有一百個tvb也抵不上一個恒基兆業。
更何況亞視的盈利更弱。
大多數香港富豪會購買一些亞視或無線的股份,以此保持對這兩家電視台的影響力。
但他們絕不會想要成為電視台的實際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