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憑借《初吻:2》中的精彩表現,她榮獲高盧國凱撒獎最佳新人獎。該獎項在高盧電影界的地位,相當於北美奧斯卡、香江金像獎以及華人地區金馬獎的重要性。
能夠在如此年輕的年紀獲此殊榮,足以證明蘇菲瑪索的演技不俗。
平行時空裡,1984年的今天……
1984年初,18歲的蘇菲·瑪索正在高盧國為電影《狂野的愛》拍攝時,與該片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相識並相戀。
兩人開始了長達11年的愛情旅程,最終於1995年步入婚姻殿堂,並育有一子。
然而,這位導演當時已有44歲,與18歲的蘇菲·瑪索年紀差距懸殊,這被許多人視為“老牛吃嫩草”。
此段感情令不少蘇菲·瑪索的粉絲感到不滿甚至憤怒。
但此刻的吳耀祖心中略感寬慰,因為根據心電感應,此時的蘇菲·瑪索還未遇見那位導演。
故事仍停留在1984年年初,她尚未開始參與那部電影。
在2萬英尺高空的一次偶遇,使吳耀祖萌生了珍藏法蘭西之花的願望。
在當時的歐洲女明星中,蘇菲·瑪索無疑是不可錯失的一位。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球花”。
在此之前,吳耀祖對《福布斯》如何報導自己頗為在意。
這時秦安才發現,這份《福布斯》並非由蘇菲·瑪索或其經紀人攜帶而來。
而是在飛機上僅限頭等艙提供的讀物,專為vip乘客消遣準備。
每位頭等艙旅客都能獲得一本此類雜誌以及幾份英文或法文報紙。
如有需要,隻需呼叫空乘人員即可獲取近期全球重要報刊。
畢竟這是頭等艙,這裡的每一位顧客都有著這類需求。
尤其商業客戶對這些雜誌和報紙尤為渴求。
吳耀祖隨意翻閱雜誌,看到一份平行時空裡1987年才出現的全球富豪榜。
在這個時間點,《福布斯》提前發布了這一榜單。
具體排名則要等到11月之後才會正式公布。
現在的雜誌排行榜有些籠統,覆蓋了全球各大洲的富豪名單。
各地區的榜單並非一次性全部公開,而是逐步發布。
《福布斯》的做法相當精明,每期刊物僅公布一個區域的富豪排名,以此來提升銷量。
首期登出的是北美地區的富豪榜,第二期輪到歐洲chad)地區,而吳耀祖手中的這本是第三期,聚焦亞洲地區的富豪。
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名字位居亞洲富豪榜前列,甚至位列第一。
榜單中大多為日本國籍的名字和國旗。
看著報紙上的消息,吳耀祖感到哭笑不得:你們搞富豪榜,為什麼封麵用我的照片?
他眉頭緊鎖,思考這是否涉及肖像權問題,畢竟他從未被聯係過。
他決定找多米妮·赫斯特質問此事,未經許可便將他的照片授權給他刊,令他十分不滿。
本期《福布斯》對每位上榜的亞洲富豪均有簡要介紹,但對身為榜首的吳耀祖描述尤為詳儘,這也是蘇菲瑪索及其經紀人為何震驚的原因。
半年內獲利20億,不到一年便成亞洲首富,如此增速讓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會震驚。
快速瀏覽後,吳耀祖發現並無異常之處,隨後將雜誌遞給身後的蘇菲·瑪索,並用法語道謝。
不得不承認,18歲的蘇菲瑪索確實配得上“法蘭西之吻”的美譽。
她美麗動人,顯然想與吳耀祖交談。
畢竟,一個亞洲麵孔能說一口流利的圖盧茲法語,實在罕見。
這確實很容易引起一位高盧文藝女青年的興趣與好感。
吳耀祖深知欲擒故縱的道理,因此表現得頗為冷淡、禮貌,鮮少主動交談。
這讓蘇菲瑪索對自己的魅力產生了一絲疑慮——
通常男人見到她的容貌不是都會儘力討好嗎?
為何這位能講標準圖盧茲法語的亞洲男子卻毫無特彆反應?
難道是因為亞洲人的審美不同於歐美?
更奇怪的是,蘇菲瑪索總覺得吳耀祖似曾相識,仿佛在哪見過……
頭等艙內氣氛安靜下來。
身為保鏢隊長的嚴軍自然也在頭等艙,位置在吳耀祖左後側靠窗處。
平時不愛讀書的嚴軍,剛才見老板與人聊了幾句後,便拿起一本雜誌翻閱。
儘管英語水平一般,口語也僅夠日常交流,但在漫長的飛行中,總得找些事做。
於是他隨手抓起一張全英文報紙,雖內容難懂,但圖片尚可辨認。
報紙上的主角正是老板!
待老板閉目休息後,嚴軍揮手叫來空乘,用簡單的單詞指著照片詢問:“這……啥……叫?”
優雅的空乘微笑著解釋並翻譯。
聽完後,嚴軍的目光不自覺轉向老板。
而空乘也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