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先是對他做事風格的讚同,現在聽到他要談自己的看法,才明白過來,實現團結就是要達到一致對敵。
“敵人的力量遠高於新軍事件中的敵人,但是敵人是不是不可戰勝呢,我們有沒有辦法呢?普度眾生,人民是支持我們的,我們也有的是辦法可以一舉戰勝敵人。”
“對啊,大家能在葡萄山聚會,而且附近的老鄉送來了糧食,還主動在外麵觀察敵人,這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寇師長道。
“第一,敵人都是怕死的,這沒有區彆。第二,他們的組合是拉郎配,硬拚起來的,各有各的算盤。例如,萊東的大小三十六司令,參加圍剿我們的,也不過才二十一個吧,還有十五個沒有參加嘛,這說明還是有人反對他們的,所以,敵人的強大是表麵的,他們是不團結的。”
“對,這是事實。”大家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那就是還是有力量堅持抗擊東倭的。
“第三,我們沒有這個那個人的利益,大家都是為了萊東人民的利益來的。大家看,是不是啊?”
“對,為了普度眾生,我們寧願犧牲自己。”
“這是放屁。你自己犧牲了,家人和戰友都痛苦,隻有敵人高興,還有誰高興?要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戰果,戰士有了無謂的犧牲,也要追究領導的責任。這是我們應該也必須確定下來的紀律!記錄員,你記下來,以後作為紀律觀察下去!”
“是!”
“記錄好了嗎?給大家念一遍。”廣朋趁大家聽記錄員念紀律的時候,端起茶水喝了一大口,又點上煙袋猛地吸了一口。
他明白,大家都在思想得到真正的統一以後,下一步就是進行工作安排了,而自己是真正的主角。
“麵對強大的敵人,要想談判讓他們撤退或者手下留情,是不可能的。這一點,沒有異議吧?”
“沒有呀。”
“好,讓戰士們死打硬拚,突出重圍,有沒有勝算?”
“也沒有啊。”
有了言司令果斷銷毀前麵的會議記錄,大家都非常敢說話了。
“所以,我們就要立足於打,打,才可以勝利,打,才有話語權,打,才可以讓受到東倭鬼子和二鬼子壓榨下的群眾解脫出來,打,才是唯一的出路!”
聽完廣朋的話會場上一片掌聲,再也沒有人對他“打”的觀點提出任何質疑。
“”凡有不軌之心者,無不精於內鬥,而精於內鬥必然疏於外戰,凡具有這個特點的部隊,在戰場上一定乏善可陳,隻有被消滅。彆看現在鮑原,康司令這夥人跳的老高,其實他們每個人隊伍的自己內部也在為了名利而鬥,這也就說明了他們必然被消滅的下場。”廣朋真正開口的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點開了我們必然勝利的前提。
“現在,有人看我帶來的部隊人少,不放心,但是他們精,他們都是馬司令帶出來的部隊,是真正的百煉成鋼的部隊,是打出來的。
“在公布明確的作戰方案前我看可以明確想大家說,太平我不來,我來不太平,我來到萊東就是來打仗的,打敗二鬼子,打出萊東的新天地。就是要打,要堅決徹底的打,打得他們再也不敢在萊東興風作浪!”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聲喊:
“有沒有信心?”
“有!”
廣朋的意誌力,與決勝的信心,感染來大家,一股英雄氣在彌漫!
“寇師長,郝執委留下,其他人趕緊休息,現在已經天亮了,大約五個小時左右,就很可能要出發了,不要浪費時間。”
送走大家,廣朋對留下的兩位指揮員說:
“打的格局已經確定,你們看第一步怎麼進行?”
“從東向西打,東線我軍還有一定戰鬥力,可以迅速突擊敵人,占據優勢地位。”寇師長說。
“集中於東線有一定難度,因為後方的作戰支援力量不好動,鮑原的主力也在東線,不好施展,還是在西線比較合適。”郝執委說。
“各有各的難度。我看,我們的突破點應該選在中線的鋸齒山。原因是,中間突破鋸齒山,就是占領了萊東地區的脊梁,也就是在控製鋸齒山之後,完全可以可以東西進攻自如,西麵的葡萄山與東麵的全真山也就非常容易控製了。更重要的是,鋸齒山是敵人兵力最多、戰鬥力最差的康司令部隊所在,對於兵力不占任何優勢的我軍來說,是振奮人心的第一階段戰役。你們看怎麼樣?”
“確實,還是占領鋸齒山的優勢更大,我們同意。”
“好,就這麼定了。把方針定一下,讓參謀們馬上擬定作戰方案,我們到村裡走一下吧。”
三人走出煙霧籠罩的屋子,在已經天亮了的村裡走著,感受一下冬日早晨清新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