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
青州,益都,文廟。
此時的文廟外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前來趕考的讀書人一個個神情緊張,拿著之前年節時候在縣衙中報名給的名帖,有序地站在門前,等著檢查。
名帖之上,寫著保人是誰,考生姓名,年齡,籍貫,祖籍,父祖履曆,個人特征!
他們一個個都是身著長衫,手中緊握著書卷,趁著還有時間,趕緊多看兩眼。
“哎,若是考中,咱們說不得也是梁山元勳,之後也有站在朝堂上的一天!”一位年輕的讀書人小聲地對身旁的同伴說道,眼中閃爍著光芒。
“是啊,梁山那位薑郎君,如今開府之後,廣納賢才,若能高中,得了一官半職,也算是能光宗耀祖了!”
負責檢查的士兵們神情嚴肅,仔細地查驗著每個讀書人的身份和所帶之物。
“把書卷寫上名字,留在外麵,放心,丟不了!包裡的東西要逐一檢查。除了筆墨硯台之外,其餘的一律不許帶進去!”一名士兵大聲說道,目光銳利地掃視著眾人。
讀書人們紛紛配合著檢查。
看那些兵丁把水囊和炊餅都取了出來,其中一位年長的讀書人微微皺眉,滿臉不滿地說道:“怎麼?連我們吃的東西也不許帶進去?”
“一共就兩場考試,上午一場,下午一場,一頓不吃也不成?”那負責查驗的兵丁毫不客氣地回應。
“隻有兩場?這麼草率?”另一位年輕書生也忍不住出聲,眼神中滿是疑惑與擔憂。
有老書生皺眉道:“之前科考都是三場,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第三場,試以五道時務策!這梁山考試隻有兩場,如何能寫的完?”
“一場一個時辰!”那兵丁一指邊上的公告,語氣強硬地說道,“你等難道沒看考試公告?”
“一個時辰?這能考出什麼來?我等做文章,乃是慢工出細活!時間太短!”年長的讀書人依舊不依不饒,臉上的愁容更甚,“如此倉促,隻怕難以將胸中所學儘數施展。”
“如此才能看出你等水平!”兵丁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不要再耽擱時間,“要考就趕緊進去,若是後悔,便趕緊離開,少了你一個,也許彆人就能中榜了!”
“想也彆想!”那人立即激動道,“俺之前苦讀多年,今日終於能考功名,誰也不許攔我!”
讀書人們雖心有不滿,但也不敢違抗,隻能無奈地收起不滿的情緒,依次進入考場。
隻要能考試做官,這些讀書人便是趨之若鶩!
進入考場後,他們看著擺放整齊的考桌,心中的緊張感更甚,許多考生按照自己考號找到座位,一坐好,便立即閉目凝神,回憶自己所學!
“罷了罷了,既來之則安之。且看這題目如何,若能對我胃口,一個時辰或許也能寫出佳作。”年長的讀書人暗自思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其他讀書人也紛紛坐下,等待著主考官宣布開考。
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孔厚麵色古怪的走了進來,他身後是抬著厚厚一箱紙張的兵丁,那些兵丁將卷子取出之後,懷中掏出兩枚印章,合在一起,對著卷子側頁扣上印記。
“試卷完好,可以開考!”
孔厚點了點頭,對著孔夫子的像上了三炷香,一敲手邊銅鑼,“開考!”
文廟頓時封門,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那些書生在拿到試卷之後,頓時愣在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