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遼陽一片大亂!
大街小巷彌漫著恐慌的氣息,百姓們神色匆匆,眼神中滿是驚惶。
街頭巷尾不再有往日的熱鬨喧囂,取而代之的是緊閉的門窗和不時傳來的衙役的嗬斥聲。
完顏斡魯在聽到那些關於渤海國複國的流言之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遼南半島這塊本就已經開始亂了,怎麼可以再亂上加亂!
於是,他果斷地在第一時間下令,大索全境!
尤其是那些渤海遺民,更是成為了重點關注對象。
一隊隊金兵如狼似虎地穿梭在渤海遺民聚居的區域,挨家挨戶地搜查。
他們砸開房門,翻箱倒櫃,稍有可疑之處,便將人帶走審問。
一時間,哭喊聲、叫罵聲充斥著整個區域。
為了徹底遏製流言的傳播,完顏斡魯甚至興起了南朝的連坐法。
規定一家散布謠言,周圍十戶皆受罰。
這一殘酷的法令,讓整個遼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鄰裡之間相互猜忌,生怕因為旁人的過錯而牽連到自己。
許多無辜的百姓,僅僅因為與散布謠言者居住相近,便被金兵抓去嚴刑拷打,家中財物也被洗劫一空。
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遼陽城內的氣氛愈發壓抑。
渤海遺民們敢怒不敢言,心中對女真的怨恨在不斷地積聚。
而那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原本的遼國百姓,也對女真的統治心生不滿。
這場由流言引發的風波,正不斷地擴大影響,讓女真在遼陽的統治根基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林衝率領的梁山軍在遼南勢如破竹,不斷逼近遼陽。
在遼南戰場局勢風雲變幻之際,許多原本在高永昌麾下,後被打散的渤海遺民聽聞林衝率領的梁山軍勢如破竹,紛紛主動前來投軍,成群結隊地湧向梁山軍的營地。
看著這些滿懷熱忱的渤海遺民,林衝心中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這股力量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壯大了攻略的聲勢;憂的是這些兵卒的實際情況,讓他著實不敢貿然啟用。
若是幾年前,林衝哪裡管的了那麼多,隻要來了就敢用!
可是,學了那麼多兵書戰策的林衝,已經不是吳下阿蒙,戰爭並非簡單的人數堆砌,而是一場涉及到紀律、戰術、協同等多方麵的複雜博弈。
這些渤海遺民,首先是不通號令。
他們之前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指揮訓練,對於梁山軍嚴謹的軍令係統,一時之間很難適應。
在戰場上,軍令如山,稍有差池,便可能導致整個戰局的崩壞。
其次,他們也不知道梁山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