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迅速傳了下去,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大臣們對於遷都一事反應各異,有的麵露憂慮,有的則暗暗鬆了口氣。
畢竟東京如今的局勢,確實讓許多人膽戰心驚。
那些反對遷都的大臣,雖然心中不滿,但聖意已決,也隻能無奈接受。
而支持遷都的大臣,則開始忙碌起來,著手安排遷都的各項事宜。
雖然趙佶旨意上說的是“西狩”,可明眼人誰不知道這是一層趙佶的遮羞布!
消息傳到民間,百姓們更是人心惶惶。
東京城中一片混亂,商人們忙著收拾財物,準備跟隨朝廷一同西遷,普通百姓則拖家帶口,不知所措。
有些人害怕路途艱辛,不願離開故土,而有些人則擔心留在東京會遭遇戰亂,隻能被迫踏上遷徙之路。
蔡京接到旨意後,立刻開始有條不紊地組織遷都事宜。
他一方麵安排官員統計需要隨行的人員、物資,另一方麵派人快馬加鞭前往京兆府,通知當地官員準備行宮和各項接待事宜。
在準備遷都的這段時間裡,趙佶也沒有閒著。
他召集了幾位心腹大臣,商討西狩後的應對策略。
“諸位愛卿,如今朕決定西狩京兆府,這開封依舊是國都,依舊是大宋東京!”趙佶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堅定地看著大臣們。
鄭居中率先站出來,說道:“陛下,西狩之後,當務之急是加強京兆府的防禦。我們要調集重兵,修繕城防,確保陛下和朝廷的安全。同時,也要整頓各地軍隊,廂軍,要麼裁撤,要麼擇優入選禁軍!”
趙佶微微點頭,說道:“鄭愛卿所言極是。還有其他方麵,諸位愛卿也不可忽視。比如安撫民心,穩定朝堂,恢複經濟等等,都需要我們妥善安排。”
這時,蔡京站出來說道:“陛下,重振軍威,不離錢糧二字!臣請重啟方田!”
趙佶聽了蔡京的提議,神色微微一動,沉思片刻後說道:“蔡愛卿,方田法此前推行時,便多有波折,爭議不斷。如今重提,需謹慎行事,切不可再引發諸多弊端,致使民怨沸騰。”
蔡京趕忙躬身說道:“陛下明鑒。此次重啟方田,臣定會吸取前車之鑒,完善舉措。如今我大宋內憂外患,財政吃緊,若不增加賦稅收入,恐難支撐軍事與各項事務開支。方田之法,旨在清查土地,使賦稅征收更為公平合理,如此一來,朝廷錢糧充足,方能重振軍威,應對各方危機。”
鄭居中皺了皺眉頭,說道:“蔡相,話雖如此,但方田法涉及麵極廣,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今局勢動蕩,百姓本就人心惶惶,此時推行,隻怕會引起更多不安。還需從長計議,製定周全之策,確保萬無一失。”
蔡京不以為然地說道:“鄭樞密,如今局勢危急,時不我待。若不儘快解決錢糧問題,談何加強防禦、整頓軍隊?”
趙佶看著二人爭論,心中也頗為糾結。
他深知錢糧對於如今的大宋至關重要,但也擔心方田法再次推行會引發新的問題。
思索良久後,他緩緩說道:“二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方田法一事,容朕再仔細考量。另,傳旨與朱勔,朕欲西狩,令其……陪駕左右!”
“陛下!三思!”蔡京急急攔道,“錢糧一事,還需正道!”
“並非如此,江南糜爛!”趙佶雙眼微眯,“全因花石綱而起,朱勔主管應奉局,難辭其咎,若是被方臘逆賊將其擒獲,借他性命,傳首江南,豈不拿捏民心?”
隨後,趙佶又說道:“遷都之事迫在眉睫,各項準備工作務必加緊進行。朕希望在遷都途中,能看到諸位愛卿各司其職,確保朝廷上下秩序井然,百姓安穩。”
“臣等遵旨!”大臣們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