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剿匪和河北兩路的合村遷徙並列而行。
剿匪,對梁山的兵丁來說是手到擒來。
不管是連弩,還是轟天雷,對於這些躲在河北群山裡的綠林漢子來說,都是大殺器!
梁山軍隊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那些盤踞在河北群山之中的土匪,聽聞梁山的威名以及他們所擁有的厲害武器,早已經嚇破了膽。
看著梁山軍隊高舉的赤紅旗幟,不少山寨的頭領深知抵抗無用,為了避免山寨眾人遭受滅頂之災,紛紛選擇自縛出降。
在一處山寨前,山寨頭領帶著一眾嘍囉,跪在地上,等待著梁山軍隊的處置。
獨臂頭陀廣惠策馬而來,看著眼前投降的眾人,高聲說道:“你們這些漢子,平日裡占山為王,打家劫舍,危害百姓。今日選擇投降,也算是明智之舉。但梁山有梁山的規矩,你們需聽從安排,若再敢為非作歹,定不輕饒!”
那山寨頭領戰戰兢兢地說道:“爺爺放心,我等也是被逼無奈,求活而已,如今降了梁山,自當改過自新,聽從梁山差遣。”
廣惠點點頭,隨後安排士兵將這些投降的土匪妥善安置,並非是全部收容到軍中,梁山軍隊也並非垃圾桶。
廣惠讓周圍村子的百姓上前辨認,若是罪過輕的,則編入勞役隊中,統一做些修橋補路,開荒打掃的活計,若是犯了大罪的,便直接套上枷鎖,先遊街,後公審,最後發配海外,命大的話,還能活著到那些海外島上活著,運氣不好,死在海上,也不過一個數字而已。
與此同時,合村遷徙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梁山的官吏們深入各個村落,耐心地向百姓們解釋合村的好處。
雖然大部分百姓對離開故土仍有不舍,但在官吏們的悉心勸說下,再加上看到梁山給予的優厚條件,不少百姓開始動搖。
在一個小村莊裡,一位老者皺著眉頭對前來勸說的官吏說道:“我們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這祖祖輩輩的房子和田地都在這裡,讓我們搬走,實在是舍不得啊。”
官吏微笑著說道:“老丈,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您想想,合村之後,咱們村子就會擴大,能請更好的先生來教書,孩子們都能有出息。而且,以後看病也方便,村子裡會有醫館。再說了,梁山給大家分配的新田地都是肥沃的好地,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也就是你們梁山這麼說,換個人上門,俺都讓你走不出村子!”老者笑著說道,隻是說完,看著外麵的田地,“俺也知道梁山這是好事,可是,俺們祖墳都在這裡啊!”
官吏點點頭,說道:“老丈,您放心,我們請了風水先生,安排了好風水!”
“真是好風水?”
“絕對!說不定你們村子裡還能出個秀才舉人什麼的!”
“要是真能出個秀才,老夫敲鑼打鼓給你送匾!”
經過一番商量,這個小村莊的百姓們最終同意了合村的安排。梁山的官吏們立刻組織人手,幫助百姓們搬遷,同時按照規劃,在新的聚居點開始建設房屋、學堂、醫館等設施。
水泥的廣泛應用使得房屋建造更加堅固高效,磚窯穩定的產出保證了建築材料的充足供應。
那些收編的山賊好漢們,在這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他們憑借著自身的體力和在山林中練就的本領,積極投入到建設工作中。
隻見新聚居點內,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整齊排列。
學堂的地基已經打好,工人們正忙碌地搭建著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