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采取留去自由原則,願留者接受思想改造,不願留者則發放路費禮送回籍。
既避免了強行罷免引發的反彈,又為新鮮血液的注入騰出了空間。
與舊官員調出同步推進的,是大乾講武堂學生的進駐。
這些年輕的教導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優秀底層軍官,不僅軍政素質過硬,更懂得如何與士兵共情。他們摒棄了居高臨下的說教,轉而用拉家常、幫士兵縫補衣物等實際行動拉近距離,將大乾官兵平等善待百姓的建軍宗旨融入日常。
這種“騰籠換鳥”的漸進式改造,如同春雨潤物般滲透進西夏部隊的肌理,為後續的深度改編奠定了基礎。
薑齊和關勝都很清楚,征服土地易,征服人心難,唯有讓西夏士兵真正認同大乾的理念,改編才能真正成功。
王猛便是首批進駐的教導員之一,他所接管的西夏西涼府改編旅,堪稱抵製浪潮中的“硬骨頭”。
剛到旅部時,西夏舊官員們笑臉相迎,擺開豐盛的接風宴,可酒過三巡,王猛便察覺到了異樣。
軍官們對大乾的建軍原則教育避而不談,士兵們則眼神躲閃,顯然受到了嚴密控製。
最初的幾天,王猛與宣傳員們隻能對著空蕩的帳篷講課,士兵們被舊貴族以訓練繁忙為由強行調走,教育工作陷入停滯。
更詭異的事情接踵而至。
兩名負責聯絡士兵的宣傳員接連失蹤,四處打聽都毫無音訊。
旅部的舊軍官們卻輕描淡寫地解釋或許是逃兵。
王猛絲毫沒有驚慌,他明白這是舊貴族在暗中施壓,試圖逼走他們。
為了找到突破口,王猛將目光投向了給西夏貴族做飯的一名年輕士兵,這名士兵總是默默做事,眼神中卻藏著一絲不甘。
王猛沒有急於問話,而是時常幫他劈柴挑水,在他被貴族嗬斥時主動解圍,甚至把自己的口糧分給他一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真誠的善意終於融化了堅冰。
一天深夜,那名士兵偷偷摸到王猛的帳篷,顫抖著說出了真相:“失蹤的宣傳員,被舊官活埋在營外的沙坑了,他們說這是‘不聽話的下場’!”
那士兵還透露,以旅部指揮使為首的十九名舊貴族親信,早已暗中串聯,準備在三天後發動兵變,奪回兵權。
得知真相的王猛瞬間繃緊了神經,他一麵火速派人向關勝與樊瑞彙報,一麵裝作毫不知情,繼續與舊貴族虛與委蛇。
樊瑞接到消息後,立即抽調兩百名精銳埋伏在旅部附近的莊稼地裡,形成隱蔽包圍圈。
第二天清晨,全旅按慣例在校場會操,王猛突然登上高台,以興慶府召開軍事學習班為由,宣布所有指揮使以上將官即刻前往報到。
舊貴族們頓時臉色煞白,剛要反抗,埋伏的大乾士兵已從莊稼地裡衝出,將校場團團圍住。
王猛厲聲喝道:“十九名叛亂同謀,證據確鑿,還不束手就擒!”
在絕對的武力震懾下,舊貴族們無力回天,隻能乖乖放下武器。
接管旅部後,王猛立即釋放了被關押的士兵,公開處決了主謀的指揮使,又帶著宣傳員深入各營,講述舊貴族的罪行與大乾的政策。
這場由王猛主導的攻堅之戰,成為西夏改編的轉折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講武堂學生打開局麵,舊貴族的抵製徹底瓦解,西夏各部逐漸融入大乾的治理體係。
當關勝把捋順西夏的消息傳至薑齊的龍書案上時,寶光如來鄧元覺已經帶著方邵氏來到了洛陽城下。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